相關經文

使徒行傳 1 : 8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

使徒行傳 2 : 6-10,21

這聲音一響,眾人都來聚集,各人聽見門徒用眾人的鄉談說話,就甚納悶;

使徒行傳 8 : 1-4

從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

202200925講題:上帝在地極宣教的工作~分散、搖動、覺醒 講員:余亞萍傳道

202200925講題:上帝在地極宣教的工作~分散、搖動、覺醒 講員:余亞萍傳道 金句: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

今天的主題其實是從去年華神跟韓國的大地教會合辦的「他山之石」的神學講座中提到,三天當中有提到的一個概念。當我在預備這週的信息時,我終於明白這個概念,在難民群體中是如何發生的。
上帝在地極的宣教:分散。
徒8:1-4 1從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馬利亞各處。2有虔誠的人把司提反埋葬了,為他捶胸大哭。3掃羅卻殘害教會,進各人的家,拉著男女下在監裡。4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
過去一週我在臺東完成3+4的防疫,就經歷了非常大的地震,第一天晚上是6.4在關山;第二天下午 發生所謂的主震 6.8時在池上,主震那天其實非常的恐慌,因為所有在防疫旅館的人全部都打開門,可是我們已經要逃難了,卻還記得我們正在防疫,所以我們不能出去,但我們還是開著門,也乖乖的戴著口罩。所以在9/18主震那天真的晃太久了,尤其是在臺東,我當場是在防疫旅館跪下跟神禱告, 我說:「神啊!你好不容易把我帶回臺灣了,難道我們要因為這個地震而滅亡嗎?」我這樣禱告就表示說地震真的很大,我相信你們在臺北應該也感受到這樣的地震。也就在那刻,我甚至覺得神也震醒了昏睡的我,因為我剛回來要調時差等等,我也盡量不去想過去所發生的所有事情,但上帝震醒了我, 祂要我記得在中東北非所經歷的一切事,不要忘記要回應神的計劃,過去七到八月的期間,團隊每天的晨更都是以使徒行傳為主,團員從星期一到星期五輪流帶晨更的時間,老實說這是我一生中好好研讀完使徒行傳。感謝神創造時間,但祂不被時間限制,就在二千多年前保羅跟門徒所到之處,神穿越 時空,仍真實的對我們說話,我們被祂的話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的經歷光照,或哭或感謝,感謝有神的話語時時刻刻陪伴著我們,剛剛在帶敬拜的時候我很想哭,因為這是我將近三個月以來,第一次可以如此釋放的敬拜讚美神,過去我們所在的地方是無法如此大方的讚美神,我們只能在團隊所租的房間內讚美神,還要控制音量不能太大聲,所以當我到的第一、二週時,覺得我跟神的關聯好像失去了,因為我覺得我無法讚美祂,跟神的關聯好像無法得著釋放,後來慢慢的,透過團隊每日的晨更有敬拜,我們就開始進入到,無論何種處境都要來讚美神,剛剛的敬拜讚美,我真是很感謝神,我們可以如此公開,就算想要舉手或跪下、哭…等任何方式敬拜讚美。鼓勵弟兄姊妹,我們真的要好好把握每次聚會的敬拜讚美的時間,那是個很釋放的事情,我們再次將耶穌基督的寶座放在我們生命中的正確的位置。
還記得耶穌要求使徒在聖靈降臨前不要離開耶路撒冷,使徒們就一直不離開耶路撒冷,但今天經文,這時五旬節聖靈降臨已過,他們仍在耶路撒冷,直到教會開始受逼迫。V1.「從這日起」就是指司提反被石頭打死殉道的這日。神透過司提反的殉道,迫使門徒四散各地傳揚福音,其中腓立向撒馬利亞傳道,由此福音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直到撒馬利亞。也因為當時猶太人與外邦人很大的隔閡,神為了進一步打破種族上的藩籬,賜給使徒彼得有異象,就是帶著外邦人哥尼流信主。由此打開外邦人信主,鋪平了外邦人的福音道路。五旬節聖靈降臨已過,初代教會的生活雖然繼續遭逼迫,但是大家還在耶路撒冷一起生活,凡物公用,並且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擘餅,交通與恆切禱告。他們越是如此生活,跟隨基督耶穌者就越來越多,多到他們發飯食的工作已經忽略到外邦基督徒的寡婦,於是他們選了七個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管理飯食,這七人第一位就是司提反,也因為如此的分工,神的道就興旺起來。但是,因為會堂的幾個人和司提反辯論關於會堂,於是就被陷害到猶太公會審判,最後因著猶太群眾的憤怒,就活活將司提反用石頭打死。這大事件之後,讓耶路撒冷的教會遭受逼迫,也導致教會使命不得不踏上最重要的一大步-離開耶路撒冷。

有時候我們會想分散是很不好的, 8/26在伊斯坦堡機場要跟我的團員分開時,我心裡面很難過,甚至有一度懷疑自己要不要去埃及,其實那時還蠻想回來臺灣的,但在心裡面想:「不行!我還有這段訪宣的路要走。」所以也是很難過的跟他們離開。

我們現在讀使徒行傳,可以很清楚的說,因為有了逼迫,他們才能實踐徒1:8的命令: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做我的見證。雖然使徒當時留在耶路撒冷,但有很多門徒也從耶路撒冷教會分散到猶太各地、撒馬利亞及更遠的地方,門徒於是終於被「分散」,現在看起來當然我們會說:「受逼迫而分散的結果卻是好的。」但面對現在正在分散的難民群體而言,可能並不會覺得這是好的。聖經中最特別使人「分散」的就是巴別塔事件,因為當時的人類想要與神同等,神用語言打散他們,使他們講不同的話,所以人無法一起合作,以色列在埃及為奴400多年後出埃及到曠野,也是集體的分散,甚至到了初代教會,在五旬節因著聖靈降臨,信徒也分散回到自己的家鄉傳福音後,更是因著司提反殉道,這種很大的集體分散,看似是因為逼迫和苦難造成,但現在讀聖經時,已經很清楚知道這是神的介入和動工,否則根本不會有如此大的變動。
還記得在6/19的主日我分享信息的隔日剛好就是「難民紀念日」,此日是設立在二戰後每年6/20,希望透過國家的彼此幫助,來幫助難民。但想不到,短短70年,難民是每年快速增加,尤其戰爭之下的難民,更是使全球的人有著很大的移動與「分散」。然而我們要問的是,基督的新婦:教會,面對無法想像的龐大的分散難民,有沒有像過去2000年的門徒「無論如何都要傳福音」的心志?且為耶穌基督復活作見證?過去的教會因為逼迫被分散,我們現在來看台灣或其他國家,到處都是教會林立的國家,但我們的教會是否進入到被「分散」的未得之民之處傳福音?

這次因為簽證到期,團隊有出境到地中海上的北塞浦路斯。我自己很興奮,因為那地在初代教會時期稱為居比路,也就是巴拿巴的家鄉,他與其他門徒也曾在塞浦路斯傳福音、建立教會。但當我們在那裡四天三夜後,會發現就像在台灣有個現象:每500公尺就有全家或7-11便利商店,然而塞浦路斯是「教堂建築」。如此多的建築大半都是斷垣殘壁,甚至有一晚,我們是在教堂建築內的酒吧吃晚餐。那幾天我和其中隊員選擇一個殘缺的宏大建築,在那裡我們想像這教堂過去為何被建立?又為何被拆毀?體會神從來不眷戀建築帶給神的榮耀,而神看重基督徒群體生命的見證,因為硬體會被拆毀,但是基督徒群體生命可以一代又一代的被延續。我們常說「教會要警醒」,絕不是口號,更要知道神的心意,雖然教會中的群體聚在一起仍有許多服事之間、相處上的問題,甚至神學觀點不同,但神仍看重群體生命被朔造的過程,完全順服在主基督耶穌的權柄之下。感謝神!臺灣眾教會目前還未斷垣殘壁、沒有被其他宗教取代、被變賣成為酒吧,這是臺灣的機會、差遣教會進入到「被分散的未得之民」當中傳福音的機會,是神對教會的呼召,更是神放在基督徒心中的使命與熱情!

上帝在地極的宣教:搖動。
徒22:6-10 6我將到大馬士革,正走的時候,約在晌午,忽然從天上發大光,四面照著我。7我就仆倒在地,聽見有聲音對我說:「掃羅!掃羅!你為甚麼逼迫我?」8我回答說:「主啊,你是誰?」他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拿撒勒人耶穌。」9與我同行的人看見了那光,卻沒有聽明那位對我說話的聲音。10我說:「主啊,我當做甚麼?」主說:「起來,進大馬士革去,在那裡,要將所派你做的一切事告訴你。」當我們讀到使徒行傳22章時,這段話其實是保羅正對著猶太人說,他曾在大馬色的路上遇見拿撒勒人耶穌的經歷。當時保羅分訴的對象是耶路撒冷的猶太人與千夫長,他結束第三次宣教後回到耶路撒冷開始一連串的被捆鎖,他對著憤怒的猶太人清楚的說著他是誰?過去如何?現在又是如何?保羅原是一個追求律法之人,在經歷耶穌的救恩後,心中開始有掙扎與搖動,若保羅沒有遇見耶穌,他對於司提反的死前的榮光是無法覺醒的。大馬色路上的保羅其實心中已有了搖動。正如宣教士長期在穆斯林的宗教轄制下一起生活,宣教士發掘了神長久以來在難民群體的作為,當我們有機會進入難民群體時,會看到某些事務,其實都反映了神手中的工作。用基督的愛來跟他們一起經歷他們所經歷的生活、參與他們的困難時,也就容易使伊斯蘭有確認身份的突破,就像保羅經歷了身份的突破!我自己是否有在這次土耳其難民服務隊及埃及訪宣中被搖動?我要說:「有的!」在難民群體中再次被神邀請,也許可以說是神在我生命中「再次的呼召」,願神親自向我及教會更多顯明祂的計畫,我相信每一位團員都被神所搖動,我們都在尋求神,而下一步呢?
我看著這麼多個年輕人一起,這麼年輕就懂得要回應神的呼召,也願意參與在難民的服事,他們都是來自不同的教會,其實我看這些年輕人就覺得臺灣有希望了,我也相信他們也在尋找下一步,甚至已經在進行了。

上帝在地極的宣教:覺醒。
當司提反被石頭打死時,掃羅是站在旁邊歡喜的。神卻使用保羅,一個逼迫基督徒的法利賽人、有羅馬身份的猶太人,精通希伯來文、通用希臘文的雙語人才,鑽研猶太經典,又有希臘思想的知識份子,同時,他有城市背景、跨文化生活經驗的城市精英。從他向祭司長要求文書,要到大馬士革捉拿基督徒的事件來看,保羅具有熱情堅毅的性格,這樣的一個大反派如何被神使用呢?是耶穌基督親自光照他、打開他的心眼,並在得救之初就宣告保羅的命定,也就是成為外邦人的使徒。徒22:21 主向我說:「你去吧!我要差你遠遠地往外邦人那裡去。」這也是保羅的生命的「覺醒」。
戴德生1854去到了中國,年僅21歲,坐船做了163天,竟用了半年才到達中國。現今在24小時之內就可以到了世界任一地方,也許過去的宣教士很羨慕現在的科技與交通,但另一方面也會生氣為何很多人都還不去宣教!中國那時人口是四億人左右,戴德生看到這群人,就好像是一群奔向沒有基督的永恆,他心裡很急,他鼓勵英國教會是否派宣教士去中國,但沒有人願意,因為英國沒有人差派宣教士,所以神在他心中感動要成立一個「差會」,但要成立差會是如此的困難,他想到很多問題,在他的日記上寫著:「那天在海灘旁,神制服了他的不信。」
當我們要回應他呼召時,我們心裡總是會有掙扎、疑問、小信、擔心…。明明我已經歷過神無數次的拯救與幫助,為何面對呼召中再更多的呼召時,仍經歷掙扎、困惑與痛苦?但我們看到神在海灘上制服了戴德生宣教士的不信,這是戴德生在呼召中的「覺醒」。8/28-9/2與埃及的六位宣教士團隊到紅海舉行退休會,有一早我坐在紅海邊享受涼風,試著沉澱在土耳其難民服務隊所經歷的一切,也就在那時候想到戴德生宣教士的經歷,想不到在紅海邊,神也制服我內心的各種不信與掙扎。「覺醒」的確會帶來生命一波波新的看見、更高的信心,所以戴德生宣教士大膽向神求24位的工人。果真,隔年他帶了24位宣教士前往中國。我們有無什麼禱告,是可以大膽跟神求的?
透過聖經我們看見神使祂的百姓「分散」,也讓神要用的僕人保羅身份「搖動」,並他自己的生命有「覺醒」,以致於他以及教會都走在「上帝在地極的宣教計畫」當中!
然而,我們過去兩個半月經歷了如此多的狀況,到底神是如何推動祂在地極的宣教呢?在出國前,我說:「這是耶穌親自的邀請,祂說:『來看我的工作。』」兩個半月去了土耳其、北塞浦路斯、埃及,我終於知道神在難民服務隊要我看到上帝在地極的「宣教計畫」工作:難民群體身份的轉換、苦難使人回轉向神、上帝的供應、神的同在、在愛中代代相傳。
上帝在地極的宣教計畫:土敘邊境難民營。感謝神在土耳其的最後一天(8/24)的傍晚,神果真應許我們團隊進入到用帳篷生活的難民營,短短一小時,原本我很興奮,帶著醫療包應該可以做很多事情,但當我們的車子一到那邊時,我整個人是驚呆在那其中的,一群用聽不懂的阿拉伯語,不斷地告訴我們:他們肚子餓、要錢買帳篷,有很多的聲音、很多人拉著我們手說:「你可以來我的家(帳篷)看一下嗎?」我當下內心是波濤洶湧,其實我們是做不了任何事,我很想哭但我無法哭,可是我很想逃,因為我不敢想我們能做什麼,可是面對這些難民卻想逃,因為我害怕神會放棄他們、害怕他們一輩子聽不見福音、害怕他們所期待的我們不能滿足,所以我想逃,突然我在心中問神說:「請問這是地極嗎?」如此不堪的處境,我們要如何見證福音?更別說傳福音。這問題一直到我在紅海邊時,我似乎看見上帝在地極的宣教的工作。

基督徒在中東北非上空的腳蹤:我想到我在六月預備土耳其的難民服務隊時,我記得有跟弟兄姊妹分享我的不安與想要放棄,然而神最後用「我邀請妳來看我的工作」,直到現在我終於降服神的工作,祂讓我們飛在北邊的伊斯坦堡機場到南邊的哈泰省機場來回飛了兩趟,也從哈泰省機場來回飛塞浦路斯一趟,更讓我再從伊斯坦堡飛埃及開羅來回一趟。我的腳雖不是腳踏這些土地,但也足夠飛遍這地,就像小基督在天上飛來飛去,劃破千年被撒但所轄制的天空,讓聖靈大大澆灌這地,這是福音回傳的運動和異象,神的工作沒有歇息,神依然在全球各地預備舞台、揀選百姓,而基督徒與教會是否能用信心的眼睛來看神工作的季節?而我們是否願意蒙召成為神合用器皿?

上帝在地極的「宣教計畫」-難民群體身份的轉換:過去71天,因為到土耳其、賽普路斯、埃及,必需帶著護照表明自己的身份,但難民是完全沒有國籍身份的,甚至也拿不到逃難國的公民身份。難民逃出來了,卻也更大的被限制在不屬於他們的國家苟活,然而難民朋友看著我們可以因為護照到處飛來飛去,甚至在危難時,可以立刻打包行李飛出去,而難民卻只能生不如死的苟活在土耳其或埃及。在開羅時來到一間服事難民的教會,我真的很感動,他們有一個空間是對外販賣難民朋友的手工品,當我看到這本護照皮套時,神回應了我關於「身份」困惑的出路,雖然我知道地上的身份很重要,但該如何看待天上公民的身份呢?是否更期待天上國民身份可以帶著我到地極見證主基督耶穌,而難民身份是否也可經歷身份的搖動與覺醒?
上帝在地極的「宣教計畫」:賽58:10-11 10你心若向飢餓的人發憐憫,使困苦的人得滿足,你的光就必在黑暗中發現;你的幽暗必變如正午。11耶和華也必時常引導你,在乾旱之地使你心滿意足,骨頭強壯。你必像澆灌的園子,又像水流不絕的泉源。經文上文主要是說,以色列人在外表上謹守敬拜、獻祭、慶祝宗教節日、禁食,但為何神不喜悅?因為神對於以色列沒有照顧窮人與受壓迫的人而震怒。我們更積極的說:「神要祂的百姓向飢餓的人發憐憫,使困苦人得滿足。」當然個人的敬虔與禮儀上的敬拜對基督徒生活相當重要,但這些必須帶出行公義、好憐憫,與神同行的生活的見證。我們所去的地方的確是黑暗的,但耶穌基督的「光」是真理、生命、能力、盼望、愛,但這些在黑暗中生活的人的心中卻是充滿恨及傷害。這次接觸許多的敘利亞受創傷的大人、小孩,每當提到關於土耳其人時,他們心中的恨卻是很大的。基督徒的我們領受神的光,我們的光也將臨到難民朋友,因著我們而使別人祝福,我們相信神會一代代的興起祂的工作,面對久已荒廢的地方,神會補破口。
21世紀全球出現了「分散、搖動與覺醒」的宣教模式,以敘利亞或蘇丹難民為例,若他們仍在原本政教合一的國家,國家的思想就是他們的思想,所以宣教士是不可能或非常困難的進入到敘利亞或蘇丹。但在難民潮之後,他們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園到別國,而敘利亞國家對人民的主權與信仰是無法行使於敘利亞難民的,也就是敘利亞國家無法對在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有國家的限制。因此,敘利亞難民有更大的機會接觸到宣教士,而有自由信耶穌基督,這就是難民的「分散、搖動與覺醒」的過程。
在埃及團隊見到宣教士們分享透過長期的英文教育,直接或間接的帶領蘇丹難民從伊斯蘭世界觀進入到基督教的世界觀的變化與決志歸信基督,甚至有次拜訪歸主的蘇丹難民朋友一家,他們每週一都在家中敬拜、帶查經禱告,男主人還送我一本英文與阿拉伯的新譯本聖經,也看到宣教士所開立的英文中心,一開學就有二百位蘇丹難民學生報名,這豐碩的果子若不是長期參與在難民群體中,不然是很難看到的景象,也是很令人興奮且感動的事!

上帝在地極的宣教計畫:敘利亞難民年輕女生畫家、蘇丹難民年輕女生畫家。這兩張圖分別是敘利亞與蘇丹年輕女孩難民所畫的圖,我有機會得到這貴重的禮物,我會繼續在禱告中記念這兩群體歸主的運動。聯合國預估2023年,全球難民會達到一億人,這是不斷擴張的人數與身份,難民的需要無窮無盡,以人道來看,這確實是全人類的危機,但基督徒的我們,是否看到這「美好的危機」?不將難民視為危機,而是神所賜與的推動力,宣教的策略也將變得很有挑戰,雖是如此,也將看見神作新事,因為這是神自己的宣教計畫,宣教要擴大對難民的人道救援,包括法律上的地位、職業教育、公共衛生(瘟疫的災難)、工作等公領域的推動,教會不僅僅是社會救濟項目,教會更應該成為流離失所難民的「生命避難所」。

上帝在地極的「宣教計畫」:難民群體身份的轉換
公民身份的變化:原祖國身份→難民身份→世界公民身份→神國公民身份。很明顯的,難民的宣教面對的就是在第二個到第三個之間,我們想要努力的帶領他們走入神國公民的身份,所以基督徒應長期在他們當中傳遞的救恩,讓他們更有機會成為神國的公民與百姓,因為只要他們信主,不用我們跑到敘利亞或蘇丹,他們就會自己跑到自己的國家,回到他們的家族傳福音。


上帝在地極的「宣教計畫」:苦難使人回轉向神。有一次跟宣教士的探訪,我們在敘利亞一家,我記得那是在他們家陽台,面對著土耳其和敘利亞邊境,我們喝著茶與咖啡,在夕陽時聽著他們逃亡的經歷。我當時為了想緩解哀傷的情境,我說:「你們家前面中了一大片的橄欖樹、無花果樹及紅石榴樹都是很好的水果,在台灣只有有錢人才能吃喝橄欖油及買這些水果,因為台灣人都愛養身,希望生命能延長。」想不到這位27歲敘利亞年輕人的問題:「為何要長壽?」我在絕望中,活在如同地獄般的強烈感受『為何要長壽?』。我驚覺自己的回應實在很不敏銳,我之後的反省是,他的感受其實是在極大痛苦中,就只差那麼一步,若有基督徒帶領他從苦難中尋找人生終極的意義-尋找真正的盼望,也就是耶穌基督。我告訴他:「下次容我好好跟他談,也鼓勵他可以去思考這問題。」但很可惜!離開前都沒有機會再遇到他。末後的日子,這對宣教來說會加速收割,瘟疫是不分國籍的,同樣的,難民宣教士超越國家主權與國界,是神預備的精兵可以幫助難民轉換身份的機會,不管宣教的方式、形式如何改變,但都必須在一切的可能性上,都要跟福音的本質與傳福音行動連結起來。

上帝在地極的「宣教計畫」:上帝持續的供應。上帝在所羅門建聖殿預備了建殿所需,神是信實的,祂會供應我們。華神戴繼宗院長60歲時被華神邀請參與華神院長的職位,他覺得他都很老了不可能,但禱告尋求後,神的意念超過他的意念。前年任職華神後,有個基督教報社訪問,使他很深刻,記者問:「你如何看華神在財務上的赤字?(當時還有1.6億的貸款)」他回答:「用神的方法,做神的工作,神的供應斷然不會缺乏。」我們在團隊中也有說:「其實世界上最容易走的路就是行走在神的旨意。」


上帝在地極的「宣教計畫」:上帝的同在。最近這五、六年「人道救援」是一門顯學,大家都想要投入人道救援、做志工。這次我在土耳其遇到一位台灣女志工,她不是基督徒,她也是特別在英國完成「人道救援」的研究碩士,她曾待在義大利南端的難民營當志工半年,現在又跑到土耳其的難民當志工,當我說她很棒時,她卻說她已經對難民的事物感到麻痺,因為在難民的處境中,有太多的不公平與絕望,她自己已快被她所熱情的使命走向懷疑與憂鬱。我自己在兩個月當中,也同樣感受到難民的各種極大的困難、痛苦處境時,我雖有很大的驚嚇,但我始終思考的不只是「人道救援」,而我想到的是「神道救援」,到底這些難民帶著極大傷害與恐懼,要如何繼續的在異國承受被歧視、生活被限制,甚至被當為第二國家的談判籌碼之下的身份活著?我想到的是,耶穌會怎麼做?我們要如何傳福音?要如何陪伴他們?如何參與他們?好讓他們的身份有機會可以搖動,信念可以得到覺醒?雖然很多人本著人的基本良心投入「人道救援」,卻也容易讓有熱情投入人道救援的人喪失熱情,因為難民的問題,是政治問題,當中有許多黑暗腐敗的深淵,但「神道救援」最重要是將眼光對準賜下救恩的基督耶穌,我們也更需要神同在,若沒有祂同在,許多事工與熱情終究會走向滅亡。神同在帶來拯救的引導,在黑暗中帶下祂的光會有出路的。

上帝在地極的「宣教計畫」:在愛中代代相傳
申31:1-3,7-8 1摩西去告訴以色列眾人、2說、我現在一百二十歲了、不能照常出入、耶和華也曾對我說、你必不得過這約但河。3耶和華你們的 神必引導你們過去、將這些國民在你們面前滅絕、你們就得他們的地.約書亞必引導你們過去、正如耶和華所說的。7摩西召了約書亞來、在以色列眾人眼前對他說、你當剛強壯膽、因為你要和這百姓、一同進入耶和華向他們列祖起誓應許所賜之地、你也要使他們承受那地為業。8耶和華必在你前面行、他必與你同在、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神直接說「約書亞必引導你們過去」,是神繼續帶領以色列的方式,一代又一代的將棒傳承。神告訴約書亞「你當剛強壯膽」,摩西雖知道他無法進入迦南地的結果,但他仍教導以色列民以及鼓勵約書亞這位新領袖。摩西預備約書亞也準備這位接班者40年,摩西的結束是約書亞的開始,約書亞→士師→王國→亡國,時代一直在往前走,但我們更深盼的是「代」與「代」之間的連結要有愛,是聖靈可以做的,聖靈讓人跟神、人、自己、和其他受造物間破碎的關係復和、和好。我們享受的屬靈環境,不就是上一代的祝福嗎?所以,我們是否也該祝褔下一代?若不是聖靈,我們無法享受群體的呼召。為了明日而建造的教會:就像挪威差會60年前的愛,現在內湖思恩堂現在有了基督群體呼召的教會了,我們可以在這裡敬拜、讚美、悔改、重新我們的生命,這就是一個在台灣到處可見的宣教士傳福音建立教會的腳蹤。所以盼望我們教會的弟兄姊妹能夠更多的想神到底對我們個人、教會有何種心意?

神是自己宣教的推動者:
「分散」祂創造的人類:難民;「搖動」祂揀選的百姓:基督徒;「覺醒」祂所愛的新婦:教會。
神宣教的工作:難民群體身份的轉換、苦難使人回轉向神、上帝的供應、神的同在、在愛中代代相傳。
無論從保羅的覺醒,直到現在教會實踐大使命的回應,神在分散這難民,並且神透過基督徒在攪動人的心,神也讓苦難群體的生命有覺醒,所以難民身份有了極大的改變,從地上國身份到天國身份。面對如此龐大的難民群體都願神親自邀請差派更多工人,一代接一代、一棒接一棒,使祂救恩臨到地極直到耶穌再來。
這是我在埃及開羅的一間基督教會參與主日時,有一位埃及的姐妹送的,是一句阿拉伯語意思是「All together for the Christ」也剛好是他們教會今年的目標,使所有人為了基督的緣故聚在一起敬拜榮耀祂。我很興奮陽道諾牧師10月又再來台灣,耶穌藉著祂的僕人一次次的傳遞神對台灣教會的心意,此次的特會主題是「烈焰永燃」,注重在合一接棒、普世宣教、迎主再來,也願這目標成為我們教會的目標。回應詩歌:不要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