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8章1-22節
撒母耳記上8章1-22節: 講義(徐興緯弟兄)
棄絕耶和華
8:1 撒母耳年紀老邁、就立他兒子作以色列的士師。
8:2 長子名叫約珥、次子名叫亞比亞.他們在別是巴作士師。
8:3 他兒子不行他的道、貪圖財利、收受賄賂、屈枉正直。
8:4 以色列的長老都聚集、來到拉瑪見撒母耳、
8:5 對他說、你年紀老邁了、你兒子不行你的道.現在求你為我們立一個王治理我們、像列國一樣。
8:6 撒母耳不喜悅他們說、立一個王治理我們.他就禱告耶和華。
8:7 耶和華對撒母耳說、百姓向你說的一切話、你只管依從、因為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
8:8 自從我領他們出埃及到如今、他們常常離棄我、事奉別神、現在他們向你所行的、是照他們素來所行的。
8:9 故此你要依從他們的話、只是當警戒他們、告訴他們將來那王怎樣管轄他們。
8:10 撒母耳將耶和華的話、都傳給求他立王的百姓、說、
8:11 管轄你們的王必這樣行.他必派你們的兒子為他趕車、跟馬、奔走在車前.
8:12 又派他們作千夫長、五十夫長、為他耕種田地、收割莊稼.打造軍器和車上的器械。
8:13 必取你們的女兒為他製造香膏、作飯烤餅。
8:14 也必取你們最好的田地、葡萄園、橄欖園、賜給他的臣僕。
8:15 你們的糧食、和葡萄園所出的、他必取十分之一、給他的太監和臣僕。
8:16 又必取你們的僕人婢女、健壯的少年人、和你們的驢、供他的差役。
8:17 你們的羊群他必取十分之一、你們也必作他的僕人。
8:18 那時你們必因所選的王哀求耶和華、耶和華卻不應允你們。
8:19 百姓竟不肯聽撒母耳的話、說、不然、我們定要一個王治理我們、
8:20 使我們像列國一樣.有王治理我們、統領我們、為我們爭戰。
8:21 撒母耳聽見百姓這一切話、就將這話陳明在耶和華面前。
8:22 耶和華對撒母耳說、你只管依從他們的話、為他們立王.撒母耳對以色列人說、你們各歸各城去罷。
一. 前言
1. 第7章中所記載的事件與第8章中的事件之間相隔約二十或二十五年,撒母耳現在是一個老年人,即將從故事中消失,而在以色列中出現了新的一代,有其新的領導人。他們有新的想法 。 生活繼續進行,而狀況發生了變化,神的子民必須以智慧來適應新的挑戰,同時不放棄舊的信念。
2. 就像一些偉大的領袖一樣,撒母耳在他的晚年時也面臨一些痛苦的情況,不得不做出一些艱難的決定。 當事情結束時,他深信他被他曾經忠實服侍的人棄絕了。 撒母耳順服耶和華,但他卻是一個心碎的人。
3. 神曾揀選摩西帶領以色列人,並且揀選約書亞去繼承他(申31:1-15),卻沒有吩咐約書亞立他的繼承者。 他離世時留下了他訓練過來服侍神的長老們。但當他們也離世時,新的一代離開了耶和華,轉向當地的偶像(士2:10-15)。 祭司的職位是自動繼承的,但耶和華仍然可以在需要時呼召先知。但誰會帶領人民,並確定人民遵守律法呢? 在士師時期,神隨時隨地興起領袖,並使他們得勝,但沒有一個統管整個民族的領袖。 “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個人任意而行”(士21:25; 17:6; 18:1;19:1)。 以色列民族是一個主權鬆散的支派同盟,神期待每個支派順服神,並遵守祂的旨意。
4. 從第8 章開始了撒母耳記的一個新的單元,一直到第12 章結束。這5 章經文敘述了以色列王朝的興起。這單元包括了古時以色列對王的觀念,以及正負面的態度。
二. 以色列人要求立王(8:1-9)
8:1 撒母耳年紀老邁、就立他兒子作以色列的士師。
8:2 長子名叫約珥、次子名叫亞比亞.他們在別是巴作士師。
8:3 他兒子不行他的道、貪圖財利、收受賄賂、屈枉正直。
8:4 以色列的長老都聚集、來到拉瑪見撒母耳、
8:5 對他說、你年紀老邁了、你兒子不行你的道.現在求你為我們立一個王治理我們、像列國一樣。
8:6 撒母耳不喜悅他們說、立一個王治理我們.他就禱告耶和華。
8:7 耶和華對撒母耳說、百姓向你說的一切話、你只管依從、因為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
8:8 自從我領他們出埃及到如今、他們常常離棄我、事奉別神、現在他們向你所行的、是照他們素來所行的。
8:9 故此你要依從他們的話、只是當警戒他們、告訴他們將來那王怎樣管轄他們。
1. 前言
1) 【撒母耳年紀老邁】。長老們知道以色列需要一個更強大的中央政府,因此,向撒母耳提出他們的要求,並以一些論點來支持。 前兩個論點是最令撒母耳傷感的。
2) 首先,撒母耳現在已經老了,並且他還沒有立繼承人,而他的兩個兒子卻都是不敬虔,不成器的人,接受賄賂(8:3)。
3) 以利和撒母耳有一個共同處,都有不虔敬的兒子。這是多麼不幸。以利任憑他的兒子,尊重他的兒子過於尊重耶和華,任他兒子將以色列人所獻的祭物肥己(2:29)。撒母耳卻是太忙了,也許需要常常離家到各城市去施政。他立他的兒子在別示巴作士師,距離他很遠,以至於他無法監督他們的事奉。但是既然長老們知道他們的罪行,身為父親的撒母耳更應該知道。
4) 當長老們要求撒母耳立一個王 【像列國一樣】(8:5, 20)時,他們忘記了以色列能夠強大正是因為他們不同於其它民族。 以色列人是神與之立約之民,耶和華就是他們的王。 神的榮耀住在他們中間,神的律法是他們的智慧(出19:3-6;33:15-16; 利18:30; 20:26; 民23:9)。但長老們所擔心的是民族的安全和保護,使他們不遭受周圍敵人的攻擊。 非利士人在當時是一個強大的民族,並且鄰近的亞捫人也是他們的威脅(12:12)。 以色列沒有正規的軍隊,也沒有一個王去領導她。 長老們忘記了耶和華是以色列的王,並且祂賦予以色列軍隊擊敗敵人的能力。
5) 撒母耳是一個有屬靈洞察力的人,他知道要求立王是屬靈領袖衰落的證明。 他們不是厭棄撒母耳,實際上,他們厭棄了耶和華,不要祂作他們的王。這使撒母耳的心憂傷。他就禱告,向神求智慧。 這不是第一次以色列人棄絕他們的主。 在西奈山,他們曾要求摩西 “為我們作神像” (出32:1),當他們在加低斯巴尼亞屈辱失敗之後,他們說:“我們不如立一個首領,回埃及去吧”(民14:4)。每當教會的領袖在屬靈上腐敗,教會就變得更像世界(【像列國一樣】),並用世界的方法和資源來做神的工。 撒母耳時代的猶太人領袖不相信神可以擊敗他們的敵人,並保護祂的子民,因此他們選擇靠自己立王(靠肉體)。
6) 神永遠不會對祂子民的所作所為感到驚訝,也不會因自己應該做什麼而困惑。“耶和華使列國的籌算歸於無有,使眾民的思念無有功效。耶和華的籌算永遠立定,他心中的思念萬代長存”(詩33:10-11 )。 記載在摩西五經中每一個證據都指出有一天以色列會有一個王。 神應許亞伯拉罕,撒拉,和雅各,“國度從你而立,君王從你而出”,“必有百姓的君王從他而出”,“又有君王從你而出”(創17:6, 16; 35:11)。雅各也預言君王將從猶大支派出來(創49:9-10)。摩西在準備進入應許之地時,告訴新的一代,以色列將有一位王(申17:14-20)。
7) 以色列人最大的罪不是要求立王,而是他們堅持要求神“立刻”給他們一個王。在耶和華的心目中已經有一人選,就是耶西的兒子大衛,但時機還沒有成熟。 因此,耶和華為了滿足他們的要求,就先立掃羅為以色列的王。祂藉著掃羅來管教以色列民族,並為立祂所揀選的人大衛為王做好準備。 掃羅來自便雅憫支派,而不是猶大支派的事實足以證明他從來沒有被期望在以色列建立王朝。 “我在怒氣中將王賜你,又在烈怒中將王廢去”(何13:11)。 神給我們的最大審判可以是任憑我們隨己意而行。 “他將他們所求的賜給他們,卻使他們的心靈軟弱”(詩106:15)。 然而,神希望祂的子民睜開眼睛進入這一新的境況,所以祂吩咐撒母耳告訴他們立王的代價是什麼。
2. 撒母耳立兒子作以色列的士師 (8:1-3)
8:1 撒母耳年紀老邁、就立他兒子作以色列的士師。
8:2 長子名叫約珥、次子名叫亞比亞.他們在別是巴作士師。
8:3 他兒子不行他的道、貪圖財利、收受賄賂、屈枉正直。
1) 撒母耳是聖經中最虔誠的人之一。但他在此處的作為可以說是一個他所犯的罪。【士師】被人所立,或士師的職位由父傳子,都是沒有先例的。撒母耳【立他兒子做以色列的士師】是不恰當的。
2) 【他兒子不行他的道】:這就是為什麼撒母耳【立他兒子作以色列的士師】是一個錯誤。撒母耳可能無法客觀地檢驗他的兒子。他對他們的惡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卻嚴厲地處置有同樣惡行的其他人。
3. 以色列長老要求撒母耳立王(8:4-5)
8:4 以色列的長老都聚集、來到拉瑪見撒母耳、
8:5 對他說、你年紀老邁了、你兒子不行你的道.現在求你為我們立一個王治理我們、像列國一樣。
1) 【以色列的長老都聚集】:以色列的長老如此行是滿有智慧的。他們不能接受明顯不虔誠,不適任的領袖。
2) 【現在求你為我們立一個王治理我們,像列國一樣】:雖然以色列的長老拒絕接受撒母耳的兒子為領袖是很有智慧的,但他們所說的理由是不正確的。
➢ 單單要求一個王並沒有錯。神知道有一天以色列將會有一位王。四百年前,神指示以色列有關於將來的王(申17:14-20)。神的計劃中已經包括了一位以色列的王。
➢ 然而,以色列要求立王的理由是錯誤的。【像列國一樣】不是一個理由。我們常常陷入困境中就是因為我們要像世界一樣,反而,我們應該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羅12:1-2),被塑造成耶穌基督的模樣。
3) 【為我們立一個王】:王和士師是不同的。一位士師是神興起的一個領袖,通常是為了應對在危險時刻的一個需要。當這個危機過去了,通常這士師回到他原先的崗位上。然而,一位王永遠坐在他的王位上,直到他死為止,然後,他將他的王位傳給他的子孫。
➢ 士師並不能組成一個政府。他們只是在危機中滿足了一個特別的需要。王建立一個長期不變的政府,包括一個官僚系統。對人民而言,這可以是一個祝福或是一個詛咒。
➢ 在士師記第8章中,基甸被授予以色列的王位。他拒絕了,說,“我不管理你們、我的兒子也不管理你們.惟有耶和華管理你們”(士8:23)。這就是所有士師的實質,也就是為何以色列在應許之地400年沒有王。
4) 從長老們在第5節中所說的,以色列人要求立王的動機是越來越清楚了。【現在求你為我們立一個王治理我們,像列國一樣】。他們用了【王】這個字,毫無疑問,是指君王。在士師時代,王被認為是討厭的,卻是必要的(士8:22-28; 9:7-15中約坦的傳說; 17:6; 18:1; 19:1; 21:25)。當長老們要求撒母耳立王來【治理】(原意是審判)他們,很清楚的,他們心裡所想的不只是換一個領袖。他們所要的是一個制度的改變;他們要求的是一個國家體制的根本改變。
5) 簡單地說,這種要求的動機,可以用希伯來語中兩個字表達:【像列國一樣】(另見8:20)。 這一令人震驚的聲明,表明他們非常不滿作為以色列人的身份。 他們根據在西乃山的約成為神的子民,按照摩西五經的指示,並受到神命定的士師的領導和保護。 現在,他們開始懷疑這種身份。 他們要與新的鄰居迦南人有平等的地位。 他們生活在迦南人中間至少有兩個世紀,現在他們想變得像他們一樣。 他們對自己的獨特變得厭煩。 他們尋求相似性和安全性。 但是,正如這段經文所表明的,他們所掌握的是自己無法理解的事情,並且他們將失去他們以為藉著立王可以得到的東西。
4. 撒母耳為這要求祈禱,而神回應了(8:6-8)
8:6 撒母耳不喜悅他們說、立一個王治理我們.他就禱告耶和華。
8:7 耶和華對撒母耳說、百姓向你說的一切話、你只管依從、因為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
8:8 自從我領他們出埃及到如今、他們常常離棄我、事奉別神、現在他們向你所行的、是照他們素來所行的。
1) 【撒母耳不喜悅他們說,立一個王治理我們】:毫無疑問,撒母耳知道以色列人要立王,意思就是不願接受他兩個兒子為士師。更重要的,撒母耳看到了他們要求立王背後的不虔誠動機。
2) 難怪以色列的長老不贊同撒母耳的兒子繼承他成為以色列民族在屬靈上的是非觀念。撒母耳所指定的繼承者約珥和亞比亞是不義和不公正的。“他兒子不行他的道,貪圖財利,收受賄賂,曲枉正直”(8:3)。士師和祭司的職位繼承並不常見(士9:1-57; 撒上2:12-17)。為什麼下一任的領袖必須出自撒母耳家族?或許另有更合適的人選。
3) 以色列人有理由為他們的將來打算,我們也不能認為他們來見撒母耳,詢問有關他死後的安排是錯誤的。但他們立王的建議(其實是一個要求)在本質上產生了問題。這問題在8-12章中將得以解決。事實上,這比餘下撒母耳記上的記載更為顯著。我們在8:5看見,以色列人要求立王在動機上是罪惡和不虔敬的,在時機上是自私的,在屬靈上是膽怯的。
4) 【他就禱告耶和華】:每當我們【不喜悅】的時候,我們就應當向神【禱告】。我們永遠不要背負這種難處。反而,我們應當像撒母耳一樣,【禱告耶和華】。
➢ 有一位聖經學者說,“這正是我們生活中的錯誤,我們承擔著重擔,而不是將它交託出去給神; 我們擔心卻沒有信心;事實上, 我們很少祈禱”。
5) 【百姓向你說的一切話,你只管依從】:神吩咐撒母耳順著百姓的要求。並不是說他們所要求的是好的或者是對的,而是因為神將藉著這件事來教導以色列人。有時候,當我們堅持向神求對我們不好的東西,神就會把它給我們,然後藉此教導我們一個功課。
➢ 無論如何,立不立王,這只不過是時機的問題。神知道以色列人將來會有一個王,但祂要在祂認為恰當的時間給他們。因為以色列人要求一個王是出於不好和帶有私慾的動機,神就給他們一個不好和充滿私慾的王。以色列人將得到他們所要求的,但也將因此而痛苦。
➢ 【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直到此時,神故意不給以色列人一個王是有祂的目的。因為祂不想他們以不虔敬的態度,將信心建立在王身上,而不是建立在主耶和華身上。現在,以色列人棄絕神的計劃,言下之意,就是他們不要主耶和華【作他們的王】。
➢ 在【他們不是厭棄你】這些字中,我們可以感覺出神對撒母耳的安慰。神好像在說,“撒母耳,不要將這事放在心裡。 他們不是厭棄你,而是我”。
6) 【自從我領他們出埃及到如今】:耶和華列舉了自從出埃及以來,以色列人長期犯罪的方式和悖逆證明了他們將堅持立王的要求。實際上,他們的要求與以色列人在歷史上的其它叛逆事件是相似的。祂很痛苦地知道,即使警告他們立王的害處,以色列人也不會讓步。
7) 【他們常常離棄我…….現在他們向你所行的,是照他們素來所行的】:事實上,以色列人想藉著要求一位王來離棄神。當以色列人的長老要求立王時,他們以為更好的政府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其實,若他們對他們在天上的君王忠心,他們就不需要一個在地上的王。
➢ 這令我們感到這對神是不公平的。難道神沒有彰顯出自己是一個配得的君王?難道祂沒有在帶領以色列民族時表現出祂的大能,並且一次又一次地表現出來?
➢ 在某種意義上,他們棄絕神為他們的君王是曾被預言的。當耶穌站在彼拉多前面時,猶太暴民宣告,“除了該撒,我們沒有王”(約19:15)。耶穌是一個被棄絕的王。
5. 神吩咐撒母耳去警戒以色列民(8:9)
8:9 故此你要依從他們的話、只是當警戒他們、告訴他們將來那王怎樣管轄他們。
1) 【只是當警戒他們】:意思就是,以色列人不會改變他們的主意,因此撒母耳所能作的只是預先警告以色列人。若以色列人作出這樣的決定,神希望他們先知道立王的後果,然後再做出最後的決定。因此,耶和華對撒母耳說,【告訴他們將來那王怎樣管轄他們】。
2) 【警戒他們】:一個人對他在知情之下所做的決定必須負責任。撒母耳將事實告訴他們,不只是讓他們可以在知情之下作出選擇,也加增了他們對自己的選擇必須負擔的責任;免得他們說,“我們不知道”。
3) 要求【王】來【治理】等於是拒絕撒母耳士師的職分和傳達神話語的事工。
三. 立王必須付出的代價(8:10-22)
8:10 撒母耳將耶和華的話、都傳給求他立王的百姓、說、
8:11 管轄你們的王必這樣行.他必派你們的兒子為他趕車、跟馬、奔走在車前.
8:12 又派他們作千夫長、五十夫長、為他耕種田地、收割莊稼.打造軍器和車上的器械。
8:13 必取你們的女兒為他製造香膏、作飯烤餅。
8:14 也必取你們最好的田地、葡萄園、橄欖園、賜給他的臣僕。
8:15 你們的糧食、和葡萄園所出的、他必取十分之一、給他的太監和臣僕。
8:16 又必取你們的僕人婢女、健壯的少年人、和你們的驢、供他的差役。
8:17 你們的羊群他必取十分之一、你們也必作他的僕人。
8:18 那時你們必因所選的王哀求耶和華、耶和華卻不應允你們。
8:19 百姓竟不肯聽撒母耳的話、說、不然、我們定要一個王治理我們、
8:20 使我們像列國一樣.有王治理我們、統領我們、為我們爭戰。
8:21 撒母耳聽見百姓這一切話、就將這話陳明在耶和華面前。
8:22 耶和華對撒母耳說、你只管依從他們的話、為他們立王.撒母耳對以色列人說、你們各歸各城去罷。
1. 前言
1) 有一件事,對個人來說是真實的,照樣的,對一個民族來說也是真實的;那就是你必須為自己在生活中想要的東西付出代價。在耶和華神的王權下,只要以色列民族順服祂,他們就有安全和滿足,而且祂的要求並非不合理的。遵守神的約,就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因為主賜給他們所需要的一切,或許更多。但在撒母耳所說的話中的關鍵詞是【取】而不是“給”。王和他的政府必須得到民眾的支持,因此他將【取】他們的兒子和女兒,他們的財產,收成,與他們的羊群。他們選擇的年輕人將在軍隊以及王的田野中服役。他們的女兒將會為王做飯並烘烤。王將【取】他們的財產和一部分的收成,來餵飽政府的官員和僕人。儘管在掃羅和大衛之下,這些事情並不明顯,但在所羅門(王上4:7-28)之下是顯而易見的。到了那天,人們將哭泣,希望能從所羅門為了維持他王國的榮耀而加在他們身上的重軛下得以紓解(王上12:1-4; 耶22:13-17)。
2) 儘管聽到這些警告,民眾仍然要求耶和華給他們一個王。 討耶和華的喜悅並不是他們心裡最重要的事情。 他們想要的是保證他們受保護,不被敵人攻擊。 他們希望有人領導他們,並為他們打仗,是一個他們可以看得見而可以跟隨的人。 他們覺得要求他們信靠看不見的神,並順服祂奇妙的誡命實在太過份了。 儘管耶和華為他們所作的一切,從亞伯拉罕的蒙召到征服應許之地,他們還是把全能的神拒之門外,並選擇由一個脆弱的人來統治他們。
2. 撒母耳警告以色列人立王的後患(8:10-18)
8:10 撒母耳將耶和華的話、都傳給求他立王的百姓、說、
8:11 管轄你們的王必這樣行.他必派你們的兒子為他趕車、跟馬、奔走在車前.
8:12 又派他們作千夫長、五十夫長、為他耕種田地、收割莊稼.打造軍器和車上的器械。
8:13 必取你們的女兒為他製造香膏、作飯烤餅。
8:14 也必取你們最好的田地、葡萄園、橄欖園、賜給他的臣僕。
8:15 你們的糧食、和葡萄園所出的、他必取十分之一、給他的太監和臣僕。
8:16 又必取你們的僕人婢女、健壯的少年人、和你們的驢、供他的差役。
8:17 你們的羊群他必取十分之一、你們也必作他的僕人。
8:18 那時你們必因所選的王哀求耶和華、耶和華卻不應允你們。
1) 【管轄你們的王必這樣行】:神要以色列人知道立王會引起的問題。在以色列人的眼中,立王將解決他們現有的問題。即使這些問題可以得以解決,神要他們知道立王也將帶來其它的問題。他們必須謹慎考慮益處,和隨之而來的問題。
2) 【他必派……又派……必取……也必取……他必取,又必取……他必取……你們也必做他的僕人】:耶和華給他們平心而論的警戒。多數的君王是收取者,不是賜予者,並且他們是被人服侍的,而不是服侍人的。若以色列人要一個王,他們必須預先知道他將是一個收取者,不是一個賜予者,而且他們【必作他的僕人】。 ➢ 不見得每一個王都是“收取”的王。萬王之王就是一個【賜予】的王。耶穌論到祂自己,“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太20:28)。
3) 【那時你們必因所選的王哀求耶和華】:以色列人將在以後【哀求】,因為他們要求立王是為了不屬靈和不虔敬的原因。因此,耶和華就稱那王為【你們的王】,並清楚告訴他們,他們求來的王是【你們所選的王】。若以色列人可以耐心等候耶和華的王,他們就不至於【哀求】了。
4) 在耶和華的指示下,撒母耳詳細說明了以色列立王的後果。 在這一點上,有人可能會提出異議,認為在以色列民族開始之前,王權早就在耶和華的計劃裡(創17:6, 16; 49:10; 出19:6; 民24:17-19; 申17:14–20)。 神在此處對王權的警告似乎是偶發的。
5) 的確,耶和華不反對以色列有王。 祂反對的是以色列人在現在這個時候要求立王。他們想要一個像周圍列國的君王制度,這將帶給他們權力和政治影響力。
6) 的確,撒母耳所描述的王權概念似乎是對在他之前和他的時期中存在的半封建迦南政治結構的真實描述。他反對是因為“像列國一樣”的王不合乎耶和華的心意。 這樣毫無監督的人的機構將成為軍國主義化,以色列人(甚至是女人)應徵入伍,財產被沒收,並最終導致奴役(8:11-17)。
7) 在撒母耳對王權的警告中,主題詞是【取】和【差役】。 古老近東的王權是“寄生的而不是給予”。亞哈奪取拿伯的葡萄園(當然有耶洗別的參與),這件事正好說明了這一警告(王上21:7)。另一個例子就是大衛奪取了拔示巴(撒下11:2-5)。似乎沒有什麼王不能掌握的,無論是兒女,個人財產,還是一個人的自由。王不斷收取,當一切都沒有了時,他們強迫你服侍。 最終的憤怒是“你們也必作他的僕人(奴隸)”(8:17b)。以色列人所要求的王權沒有救贖的內涵,與以色列人的信仰和歷史背道而馳。
3. 不顧耶和華的警戒,以色列人要求立王(8:19-22)
8:19 百姓竟不肯聽撒母耳的話、說、不然、我們定要一個王治理我們、
8:20 使我們像列國一樣.有王治理我們、統領我們、為我們爭戰。
8:21 撒母耳聽見百姓這一切話、就將這話陳明在耶和華面前。
8:22 耶和華對撒母耳說、你只管依從他們的話、為他們立王.撒母耳對以色列人說、你們各歸各城去罷。
1) 【不然,我們定要一個王治理我們】:耶和華將給以色列“他們的王”,就是掃羅。後來,“他們的王”失敗了,耶和華將給以色列“祂的王”,就是大衛。因為我們可能會猜想神至終要給以色列一個君王(根據申17:14-20),我們甚至於可能猜想若以色列沒有離棄神,神可能使大衛成為以色列的第一個王。
2) 【使我們像列國一樣】:這並非神對以色列的目的。神要使他們在萬民之上,成為祂一件特別的珍寶,“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19:6)。神要使以色列成為一個獨特的族類,他們卻要像【列國一樣】。 ➢ 【有王治理我們,統領我們,為我們爭戰】:在撒母耳記第7章中,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打了一場勝仗。以色列並不缺少一位王,耶和華神就是他們的王。他們所要的是一個王的形象。他們對一位王的渴望其實就是看起來像,而且符合他們所想像應該看起來像的一個王。
3) 以色列人不聽勸阻,他們已經決定了。即使在聽到了撒母耳告訴他們立王的壞處後,他們仍堅持他們的要求,【我們定要一個王治理我們】,並進一步說明他們的動機。他們重複表達【使我們像列國一樣,有王治理我們】的願望(8:5, 20)。對此,他們補充說:有一個王可以【統領我們,為我們爭戰】。在這裡,他們表達了對領土安全的慾望。我們可以假設長期以來,非利士的威脅對以色列造成了損失。後來,撒母耳在他的告別演講中,進一步說明長老們擔心亞捫王拿轄,他在掃羅成為王之後不久出現在故事中(撒上11章; 12:12)。在這種情況下,以色列人擔心東方的亞捫人和西方的非利士人。他們的微薄軍事資源將要在兩個戰線接受考驗。顯然,以色列人沒有從第7章中記載的真正的悔改和榮耀的勝過非利士人中吸取教訓。
4) 【耶和華對撒母耳說,你只管依從他們的話,為他們立王】:這真是可笑。以色列棄絕了神的治理,然而,他們卻逃脫不了神,因為神將立他們的王。神不會從祂的寶座上下來,即使人要求祂如此。然而,若我們抗拒神的管理,我們將發現我們不會像我們以為的那樣,從中得到益處。當我們抗拒神,我們只會傷害自己。
5) 在耶和華確認祂會為以色列立王後,撒母耳吩咐結束會議,並指示人民離開拉瑪,【各歸各城去】(8:21-22)。 這個說明為9:1-10:16的行動,與下一次的會議鋪路。下一次的會議在米斯巴舉行(10:17-27),屆時以色列人將迎接他們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