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耶利米書 24 : 1-10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將猶大王約雅敬的兒子耶哥尼雅和猶大的首領,並工匠、鐵匠從耶路撒冷擄去,帶到巴比倫。這事以後,耶和華指給我看,有兩筐無花果,放在耶和華的殿前。

20220814講題:患難中的盼望 講員:廖元威牧師

20220814講題:患難中的盼望 講員:廖元威牧師 金句:11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12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13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耶29:11-13)

耶利米書24:1-10 1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將猶大王約雅敬的兒子耶哥尼雅和猶大的首領,並工匠、鐵匠從耶路撒冷擄去,帶到巴比倫。這事以後,耶和華指給我看,有兩筐無花果,放在耶和華的殿前。2一筐是極好的無花果,好像是初熟的;一筐是極壞的無花果,壞得不可吃。3於是耶和華問我說:「耶利米你看見什麼?」我說:「我看見無花果,好的極好,壞的極壞,壞得不可吃。」4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 5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被擄去的猶大人,就是我打發離開這地到迦勒底人之地去的,我必看顧他們如這好無花果,使他們得好處。6我要眷顧他們,使他們得好處,領他們歸回這地。我也要建立他們,必不拆毀;栽植他們,並不拔出。7我要賜他們認識我的心,知道我是耶和華。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們的神,因為他們要一心歸向我。」8耶和華如此說:「我必將猶大王西底家和他的首領,以及剩在這地耶路撒冷的餘民,並住在埃及地的猶大人都交出來,好像那極壞、壞得不可吃的無花果。9我必使他們交出來,在天下萬國中拋來拋去,遭遇災禍;在我趕逐他們到的各處成為凌辱、笑談、譏刺、咒詛。 10我必使刀劍、饑荒、瘟疫臨到他們,直到他們從我所賜給他們和他們列祖之地滅絕。」

昨天下午我看了《得勝者》這部電影,雖然是用一個運動的勵志故事作為一個結構,然而導演讓整個故事的中心就是在傳遞我們活在地上的價值及意義如何,你的名字、身分、地位,甚至是成就,能夠定義你這個人嗎?若把這一切拿走還剩下什麼?所以我覺得這部電影傳遞了非常深刻的意義,也就是我們最後要抓住的就是清楚知道神在耶穌基督裡揀選我們、拯救我們是因為祂深愛我們的緣故,所以我們每個人活在地上都有價值、意義,因為我們是蒙神所愛的兒女,我們覺得非常寶貴,其實我看這部電影非常感動,也讓我有很多的思想,雖然對一個40、50年的基督徒而言,具體並不新,但每次回到原點、核心的信息,給我們一個非常關鍵性的提醒、再思,事實上就是讓我們的心重新歸回的神面前,這是非常寶貴的。
弟兄姊妹們,對於在二戰期間被關在納粹集中營的人而言,能夠讓他們繼續活下去的關鍵、因素不在他們身體的狀況,而是在於他們是否有盼望,因為那是一個非人能夠居住、忍受的環境、失去自由、食物短少、缺乏營養,甚至到一種掙扎、生存的痛苦環境,但讓他們能夠繼續活下的關鍵是在於是否有盼望,也就是說在集中營的鐵絲網、高高的圍牆外的世界裡,是否有什麼值得他們期待或繼續活下的理由?根據一位被關在集中營裡的奧地利心理治療的專家-Frankl,他發展出「意義治療法」,他在集中營裡觀察到囚犯們若對自己的未來失去信心的話,等於是宣告他人生的終結,這人明顯會失去精神的支柱,而開始向下沉淪,身體跟心靈都迅速地走向衰壞,該起床了他卻拒絕穿衣服、盥洗,更不願意到操場集合,你說好、說歹、威脅、利誘、喊他、拉他,甚至是踢他都沒有用,他就躺在那裡,動也不動,因為他已失去盼望,只不過是在那苟延殘喘,若這個危機是在生病開始的話,他會拒絕看醫生、吃藥,即便你說什麼都沒用,不僅躺著不動,就算是躺在自己的排泄物中仍是無動於衷,這種光景若我們身歷其境,恐怕我們都會非常的痛苦及難過。
先知耶利米所處的時代是猶大國歷史結束前的關鍵時刻,當時的情形可說是每況愈下,我們不僅看見在朝為王的,一個不如一個,甚至是在認識神、敬畏神的事上是一代不如一代,百姓在拜偶像的最終愈陷愈深,然而我們看見在瑪拿西在位最黑暗的十年裡,神預備了兩個最重要的人物,一個就在主前648年出生的君王-約西亞;另外一個就是先知耶利米,約西亞是南國猶大最後七個君王裡難得一見的好王,約西亞敬畏神,清除丘壇和偶像,潔淨猶大和耶路撒冷城,一心要恢復合神心意的敬拜方式,甚至我們看見約西亞下令要重修聖殿時,有人在聖殿裡找到律法書傳給約西亞來閱讀,他深受感動,在神面前悔改,他全心推動全國來遵循逾越節,進行全面的宗教改革,帶來百姓的靈命更新,但很可惜這由上而下推動的改革只維持了十多年,在約西亞戰死沙場,英年早逝之後,這場由上而下推動的宗教改革突然就停止。我們剛提到跟約西亞同一個時代的重要人物就是出生祭司家族的耶利米,他是神親自呼召設立的先知,事奉的目的是要呼籲神百姓,在神的面前真實的悔改,且帶出來的是一個由下而上的靈命復興,約西亞王在位第13年開始,耶利米奉召先講神的話,其實他一生的信息的重點 大概就是兩個,一個是神的審判;一個是百姓要回轉、回歸、悔改,以色列百姓悖逆神,所以從江南人的宗教,敬拜偶像、假神、不遵循神的旨意,神興起耶利米,先講審判的信息呼籲百姓要悔改,不是我們看見效果不是很好,因為多數的百姓仍不願意聽從,至終我們看到的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派大軍入侵,攻陷了耶路撒冷城,南國猶大滅亡正式結束。
剛剛所讀的經文就是耶利米書第24章,所描述的是發生在猶大滅亡前十時年所發生的事情,這1年約雅敬的兒子耶哥尼雅和一批猶大的首領、工匠、鐵匠被擄至巴比倫,其實被擄的事件不只發生一次, 那次我們看見有一些人被擄,但也有一些人被留置在耶路撒冷,也就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神指示耶利米讓他在異象中看到放在聖殿的兩框無花果,神曾藉著這幅圖畫向先知顯明祂的心意,並吩咐耶利米藉此向猶大的百姓說話,北國已經滅亡,南國又有強敵入侵,亡國的陰影籠罩在全國之上,危險跟患難當頭,請問神的百姓還有什麼指望?他們的盼望在哪?對未來有盼望嗎?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已經超過兩年半,而它的散布已經是全球,雖然官方的統計可能會告訴你有180幾個國家,全球有195個國家,但是我看大概沒有一個國家真正的倖免, 剛開始我們很注意統計數字,現在我大概也不太去管他了,如果現在問說全球確診的人數有多少?我看多數人也講不出來,也沒什麼關係,因為也不那麼重要了,各位5.9億但是我們知道真實的人數恐怕要乘2、乘3,都有可能,因為現在病毒在變異的情況之下,它的傳染率越來越快、強大,雖然似乎是因為疫苗普遍的施打,似乎輕症、無症狀所佔比例很高,但是還有人重症或死亡,這是沒有辦法否認的事實,所以它的危機依舊是在的,全球到目前為止死亡的人數,因為新冠肺炎的緣故是死亡的人數是640多萬,但這些真的只是一個數字,只是讓我們看到一些跡象,但我們要真正的明白我們在這種光景裡,要做什麼、應該怎樣的用一個正確的態度來面對?或許我們在前面一、兩年我們還會談,但現在我們會覺得既然流感化了, 那我們也就不太多的放在心中,但憑心而論,我們都知道疫情並沒有過去,只是轉變了一種形態。如果我們還可以說,仍是在一種嚴峻的狀況之下的話,那請問我們的指望在哪?可能樂觀的人會說:「有一天終究會過去,不用太擔心。」;悲觀的人心中會充滿了擔心跟害怕,不知道這個疫情還要維持多久?不曉得有沒有一天是所謂的恢復正常的可能性?自己跟家人會不會染病?會不會帶來難以承擔的嚴重的後果?這些都是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想的。今天我們要從這段經文很快的要看三方面:

一、盼望是在於耶和華的話語:我記得小學的時代曾有一個同鄉的長輩,有一天他看我非常的喜歡溜冰,他就說要送一雙溜冰鞋給我,因為長輩可能提過之後就忘了、沒有放在心上,可是在幼小的心裡,卻牢牢的記住,好像變成我的一個盼望,至少是階段性的,所以每次他來我們家拜訪時,我看到他的人我心中想的是溜冰鞋,有點悲哀,可是一直到他過世,他都沒有送溜冰鞋給我,其實我信主之後當然知道這個事情已經放下了,但是這說的話沒辦法兌現的例子,卻深印在我的心中。其實我們每個人可能多多少少都會做過這件事,求神憐憫!但是當我們把盼望放在人身上時,其實我們是很容易失望,耶利米蒙召做耶和華的先知主要的任務是要先講神的話語,但先講之前他必須要先得到、領受耶和華的話語,而耶利米蒙召的記號,甚至我們說他一生能夠忠於神託付的關鍵因素是什麼?就是在於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其實每個先知都是如此,如果他們沒有經歷神的話臨到他、沒有先領受神的話語,他要講什麼?他要講他的人生哲學、自己的理念嗎?很抱歉!這些世界上做這種事情的人很多,但這不是神的先知所要做的事情。
我們看見在耶利米書第一章,當神揀選耶利米指派他要作列國先知時,耶利米卻是非常的恐慌、忐忑,他用年紀太輕的理由來加以拒絕,然而就在耶利米推三阻四、避之唯恐不及的時候,我們看見神並沒有放過他,而是很有耐心的、十分堅定地告訴他說:「你不要說,我是年幼的,因為我差遣你到誰那裡去,你都要去;我吩咐你說什麼話,你都要說…。」(耶1:6-7),甚至曾親自按著他的口明白地宣告說:「我已將當說的話傳給你。」(耶1:9) 這是一個關鍵的時刻,當然不是那個時刻耶利米就全都領受,而是在未來的過程中,耶利米持續地領受、順服神的心意來先講。
如果我們問說:「好吧!神揀選耶利米有什麼目的呢?設立他的目的在哪裡?」神也直接地告訴他「看哪,我今日立你在列邦列國之上,為要施行拔出、拆毀、毀壞、傾覆,又要建立、栽植。」(耶1:10)這都算是比較破壞性的、負面的,但後面還加上又要建立栽植,先知是神話語的出口,他們不再發表自己的經驗跟看法,而是先講耶和華的話語,其實耶和華的話在舊約聖經裡出現了241次,其中有 221次,如果用百分比來算的話約92% 出現在先知書裡,單單在耶利米書出現了52次,用整個舊約出現241次來講52次已經是超過20%,是很高的比例。顯然這個詞已經成為先知專門使用的詞彙指的是「神啟示的話語」,當然包括審判、應許在內,耶利米就是這樣的一個做神話語出口的先知,但耶和華的話語絕不是單單指的是上帝思想、意念的傳達,更代表一個確確實實已經發生、將要發生的事情,因為神的話語是帶著創造的能力,我們都耳熟能詳,神說:「有就有;命立就立。」當神說了就代表祂所說的話必然成就,所以在神百姓的心中,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當神說,那是一個事實的陳述,不管這件事情從肉眼、從當時時段來看,祂是不是已經成全?但所宣告的是一個事實。
賽55:9-11 9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10雨雪從天而降,並不返回,卻滋潤地土,使地上發芽結實,使撒種的有種,使要吃的有糧。11我口所出的話也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我所喜悅的,在我發他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到了新約,連保羅在提後2:13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為他不能背乎自己。我們的神是信實的,祂說話算話, 上帝的話語是堅定的必然成就,倚靠祂的必至羞愧,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事,但是為什麼耶利米傳講上帝的話語,卻讓耶利米驚恐跟害怕?因為耶利米所傳的不是祝福的東西,而是審判的事,就算在人際關係中,我想我們都不願意扮演黑臉;只喜歡扮演白臉,我們比較不喜歡講負面的;比較喜歡講正面的,其實祝福是在神的心意當中、是包在審判的信息裡,當猶大百姓拒絕面對審判時,連帶他們也會失去領受祝福的機會。第二方面我們看見神透過耶利米告訴猶大百姓要他們接受即將要戰敗跟亡國的事實,並且要他們不抵抗,而是要投降、接受被擄至巴比倫的結果,也就是要他們接受神的審判,這些話在當時的統治者,甚至在絕大多數的百姓耳中聽起來根本就是打擊士氣、危言聳聽,帶著這麼不受歡迎的信息,耶利米不可能輕鬆愉快地去面對。任何傳講神的話都不可能輕鬆以對,更何況是帶著審判的信息,耶利米被上帝吩咐不僅要向猶大說話也要向列國來宣講審判的信息,因為神的權柄和能力是遍及全地的、沒有疆界的,而這也代表耶利米順服神旨意的時候,他不僅在猶大國成為全民公敵,甚至要成為世界公敵,這擔子太重,他承擔得起嗎?
弟兄姊妹,疫情並沒有過去,甚至客觀來講,剛剛我們俊霆教師在報告的時候呼籲、提醒大家就繼續禱告,兩岸關係的緊張不斷的升溫,沒有在降溫,所以我們心裡常會有一些很複雜的感受,但是面對這一切到底我們的盼望在哪?如果我們一心希望疫情快快止住、危機快快過去,只是圍著所謂的快快地恢復正常的生活,而不去尋求明白神的心意,更加珍惜神在耶穌基督裡所要賜給我們各樣的恩典跟福分,讓我們真的是浪費了疫情、浪費了我們面對的危機,因為我們不喜歡這些東西,希望這些東西早早地過去,最好不存在,但我們現在身歷其終如何面對,反而變成是件很重要的事。神總有祂的美意,要我們在各樣的危機裡,要經歷到靈魂甦醒的恩典,當我們被迫停止一些事情不能夠做,或是面對似乎在某種狀況之下惶惶不可終日的狀態,至少四周圍的環境多多少少有這一種氛圍時,我們是不是應該更多地、更深地去關注永恆的事物、基督的救恩。
保羅對我們的提醒:你們若真與基督一同復活,就當求在上面的事;那裏有基督坐在神的右邊。(西3:1),所以如果我們花太多的時間,上網搜尋資料就花太多時間去看那些政論節目,坦白講對於我們沒有什麼太大的造就,與其如此,我們是不是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讀主的話語、更多的親近神?我的意思當然不是說,不要去管外面到底在發生什麼事情。如果神讓你這麼清醒那也感謝神,但我們大多數的人不可能不接觸這個環境、不接觸這個社會、不可能不再跟我們的朋友家人,甚至是周圍的人互動時,不聽到這些的資訊,關鍵是在於我們怎麼去回應這些,求主憐憫、恩待,所以如果我們渴望親近神、明白神的心意熱情減少。
我們永遠都不要忘記詩篇第一篇的提醒及應許,2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3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詩1:2-3)所以如果沒有好好的使用我們目前仍在疫情,甚至面對危機的狀況裡,沒有讓他成為見證基督的豐富跟榮耀,那我們真的是浪費了這些的處境。我們真的相信神坐地為王嗎?那我們是不是更多應該來敬拜主、更多安息在神的同在中,更常常經歷更新得力,以至於我們所到之處可以藉著話語,甚至更多的時候是藉著我們的生活、生命的見證,讓人看見基督徒的盼望在哪裡。

二、順服回改帶來盼望:如果我們回到剛剛經文的現場,耶利米書24章提到約雅敬的兒子-耶哥尼雅被擄的歷史的事件,如果我們仔細讀聖經會看見耶哥尼雅也叫做哥尼亞,也就是約雅斤,有時候有不同的名字似乎是很常見的。可憐的耶哥尼雅18歲登基,在耶路撒冷的作王只有三個月就被擄了,跟他一起被擄的還有猶大的首領、朝廷中的官員、各級的領袖,還有工匠、鐵匠,在農業社會裡面,這些都是屬於所謂的社會菁英,其實這是巴比倫對於陳蜀國的統治策略擄去統治者的這個,他擊敗一個國家後就把這個國家的統治者跟社會的菁英帶走,使得原來的國家就無從或是難以叛變跟反擊,所以我想我們更多注意到的是,神在這段經文裡面用好、壞無花果來比喻神的百姓,一般的思考模式會認為說,被擄去的是被神丟棄的,這屬於壞的無花果;而那些留下來的則是蒙保守的,好的無花果,可是神的意念、想法跟人不一樣,假先知以為他們能夠揣測神的心意,其實不然,以色列未來盼望不在於那些留在耶路撒冷執政的猶大王-西底家和眾首領,或留在耶路撒冷的百姓、漁民,而是在於被擄到巴比倫人,被擄到巴比倫是神早已經透過先知多次的預言,現在真的應驗了,從表面上來看是受了嚴重的審判、是悲慘的結果、似乎毫無指望,從階段性的角度來講這是事實,但如果我們再仔細讀一下耶24:5-6 5「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被擄去的猶大人,就是我打發離開這地到迦勒底人之地去的,我必看顧他們如這好無花果,使他們得好處。6我要眷顧他們,使他們得好處,領他們歸回這地。我也要建立他們,必不拆毀;栽植他們,並不拔出。這些被擄的看似是遭審判的嚴重受害者,但神說:「我要打發、眷顧他們。」顯然跟一般人看法不一樣。還記得耶利米的使命,神說:「看哪,我今日立你在列邦列國之上,為要施行拔出、拆毀、毀壞、傾覆,又要建立、栽植。」(耶1:10)當猶大國遭到拔出、拆毀、毀壞、傾覆後,神對被擄的百姓所發出來的應許就是他們要被建立跟栽植,所以我們看見,當我們犯了錯,應勇敢地接受應有的管教,那才是恢復的途徑,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從個人的層面、從整體的層面來講都不容易。我們的判斷從哪裡來?是從神的話而來,也從坦然接受管教而來,我們剛看見大衛因著驕傲數點百姓而犯罪後,神差遣先見迦得指出大衛的罪來,而且要他從三樣的刑法裡選一樣七年的計劃,被敵人追趕三個月、三個月的兵災戰爭,或是三天的瘟疫,君王犯罪帶來的影響是多麼的大,連百姓都受到牽連,大衛選擇什麼?有人說大衛選了第三樣,可是我覺得好像沒有,我覺得大衛比較用的是賴皮法,就是賴定神了。當然我們可能看的角度不同,大衛在這個關頭有選擇嗎?大衛對迦得說:「我甚為難。我願落在耶和華的手裡,因為他有豐盛的憐憫,我不願落在人的手裡。」(撒下24:14)今天的飢荒、三個月的兵災(戰爭),或是三天的瘟疫,不都在神的手裡嗎?大衛有選嗎?我覺得大衛沒有選,但是神自己給了刑罰,增添了瘟疫,但就連神審判時,他還是以憐憫為念,否則若神的忿怒發盡,當時以色列百姓死的絕不是那個數字,我們需要求神憐憫我們,犯了錯若不願承擔後果,就沒辦法進一步的經歷。好比審判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更沒辦法帶來亨通的道路,只有面對刑罰、徹底悔改才是真正的出路,如果我們只是注意外面的防疫,或做各種的預備,卻沒有依靠聖靈來防備罪惡、不合神心意的事情,我們這邊就浪費了神讓我們處在這特殊的情況裡。我們在面對環境外在所帶來的問題跟難處,但同時我們更需要對付的是自私、貪婪、驕傲、尊敬跟詭詐,我們不要只想的是如何去去勝過疫情,或如何有效的面對我們個人現在所面對的各種危機,我們需要被提醒、需要勝過罪。詩51:10神啊,求你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裏面重新有正直的靈。
看在我裡面什麼惡行沒有,我們需要被聖靈光照。如果我們在這些狀況、過程中,沒有認真地考慮死亡的話,真的是會浪費了疫情,也浪費了目前所處的各種危機,從屬靈的層面我們大概都知道,羅馬書第6章那邊講到我們受洗歸入基督的人,是與基督聯合、合一,這合一裡面有兩個層面,一個是與基督同;另外是與基督同活,在死的形狀上與基督聯合;在復活的形狀上與基督聯合,好像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洗禮一生一次,但與基督同死、同活卻是我們每一天要支取的恩典、操練的靈命 的功課,也是每一天可以經歷的屬靈恩惠,所以我們的死跟生,不只是從屬靈的角度來很深刻描述基督徒的生活,同樣的我們也都知道,我們的肉身有天都會死,那在疫情、危機的當中,反而是給我們機會,更認真的去思考、面對,沒有一個人可以預測還可以在地上活多久,可能還有10年、20年,甚至30、50年,都有可能,如果主還沒有再來的話,但也可能 3年、5年,但求主幫助我們!當世人把死亡當作禁忌的議題,特別現在 農曆7月,所謂的鬼月,但對基督徒而言是平安月,在基督裡我們有平安、有盼望,求主恩待我們。

三、倚靠人沒有指望:耶哥尼亞跟城府被擄,確實造成全國的轟動、人心惶惶,對國家來講元氣大傷, 可是沒有多久,就像許多社會所面對的一樣,這件事情就被多數人遺忘,似乎船過水無痕,生活又恢復了常態,那些沒有被擄去還留在耶路撒冷的領袖跟百姓,不但沒有悔改,反而是繼續地墮落下去,拜偶像的行徑不改、國內依舊沒有公平公義、人心遠離上帝,這不幸的是坐在君王寶座上的西底家,還按著他錯誤的心思、意念在統治,想要用人的方法去改變國家的命運,許多人指望假先知也起來預言:「被擄的人很快就會回歸了。」,全國上下瀰漫著一種不切實際的樂觀氛圍裡,認為靠著人的努力可以不再受巴比倫的威脅,神透過耶利米警告猶大的百姓,我們很不喜歡讀到這些東西,但先知的信息是「神要使那些不悔改的百姓成為地上萬國所驚恐、討厭的。」那上帝趕出他們到的各地方,成為被人羞辱、譏笑、嘲弄、咒詛的對象,神要使用刀劍、饑荒、瘟疫去攻擊他們,直到他們從主賜給他們和列祖的土地上都消滅為止,聽到這些真的會讓人非常的沉重,甚至失去盼望。西底家這一個猶大王朝最後一個君王,聖經給他的評語是什麼?所以西底家做了神看為邪惡的事,像約雅斤所做的一樣,被擄走時他的兩個眼珠子被挖出來,他的兒子在他面前被殺死,情況非常的悲慘。弟兄姐妹們,這段經文告訴我們,好跟壞無花果最大的差別是在於他們的心,好無花果指的是那些一心歸向神的人,耶24:7我要賜他們認識我的心,知道我是耶和華。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們的神,因為他們要一心歸向我。西底家身為君王卻沒有發揮他應有的正面影響力,卻因為拒絕聆聽神的話語、拒絕順服神的心意,而承受悲慘的結果,而那些只想倚靠世人、外在力量的人也要跟他一樣承受這種後果。這是很可悲的一種情況,在天下萬國被拋來拋去、遭遇災禍,然後在過處變成凌辱、咒詛、刀劍、饑荒、瘟疫臨到他們直到滅絕,何等難以承受。
最後我們要思想幾方面,我們必須要承認第一個我們其實很軟弱、脆弱,神其實憐憫我們,賜給人類非常高的智慧、科技、醫療,這知識的累積,其實已經到了非常高的地步,所以任何的疾病或是疫情來總有辦法去研究、做實驗、發明出疫苗,甚至現在也發明出所謂的解藥,我們知道這些東西不是絕對,在這一切的同時我們看見神在普遍的恩典當中,所顯得憐憫跟眷顧是何等的大,但另一方面讓我們看見要更深地知道,也要承認其實人非常的軟弱,病毒不斷的變異、確診的病例、死亡的人數每天每小時都在增加,甚至現在已經所謂的流感化後,就覺得我們聽到這個人確診也覺得沒什麼。我自己和我的太太4月的時候也確診,但神憐憫,輕症所以10-12天左右我們都轉陰了,甚至有人問有沒有什麼後遺症,所謂的「長新冠」?我說:「至少我身上是沒有啦。」我轉陰後,就開始去練習跑步,因為那時我們有位同工幫我們在5月中報了在巴塞隆納地區由世界展望會主辦的路跑六公里,所以我經過這個幾次的練習後我還去跑,其實那天我們在那地方報名參加的人不算太多,還跑第二名,那時算是學生不好意思超過我,還有人讓我,他說:「院長你先跑。」這個有一點放水,不過還好,因為他完全不是算名次的,所以所謂的第二名或第幾名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所以我有沒有後遺症,至少我目前就可觀察的層面來講,我感覺是沒有,有什麼可誇嗎?沒有啊!這是神的憐憫!否則,我也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但真的我們得承認軟弱,如果今天再出現一個比新冠病毒更強、更具有攻擊力的病毒,面對如此的威脅請問人類生存多久?恐怕無法持續太久,其實如果我們對照啟示錄裡的訊息,在末後的日子裡各樣的疾病、災難、天災、人禍只會增加不會減少,連我們都不太願意、不希望祂的實施,一方這是事實,因為這神的話語早已啟示,可是因為在我們內心深處還是會覺得可不可以不要發生,至少不要在我有生之年發生,這是人的自然反應,我們需要回到神的面前,求主憐憫!詩103:15-16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提醒,15至於世人,他的年日如草一樣。他發旺如野地的花,16經風一吹,便歸無有;它的原處也不再認識它。我沒有危言聳聽,只是說我們都需要回到神的面前認真地面對他自己,所以這門認識自己軟弱的功課,如何影響我們日常生活呢?或許是提醒我們明白每天的日子活在地上都不是理所當然的。摩西在詩篇90篇的禱告裡,他最後結論是說:「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我們每天活著都認真地思考,「主啊!祢的託付為何?祢要我如何活?」有時我們可能會偏離,但求主幫助我們回來、有正確的態度、存敬畏神的態度去面對每個日子,有任何的衝突、任何的問題,不要只想別人的問題,我們人真的很容易這樣。更多想是「主啊!祢要我學什麼功課?要在哪些事上悔改?要我調整、要我認罪,這是我們要去面對的。」
另外我們看見在這些不同的患難、災難、病痛的面前,人人都平等,病毒不會受到族群範圍跟國土疆界的限制,甚至在人類迅速移動、旅遊頻繁的年代裡更是如此,開始有人說是中國病毒,其實不是而是全人類的病,任何一個民族都不會倖免,如果這樣子的話,我們不是在那指責、指控,而是更多的想說如何去真正的面對?雖然人可以用各種的方式去對付、去面對,但是終極而言,其實我們是無力做終極的掌控,人真的很喜歡掌控,甚至有些人會一廂情願地認定自己是命運的舵手跟主人,科技的進步確實讓我們在相當程度上可以掌控日常的生活,甚至可以用手機、電腦來遙控家裡的暖氣濕度、安全這些的設施,甚至很多時候只要下載合適的APP,透過手機就可以把錢轉到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 甚至好像可以透過訓練、透過藥物來控制我們的身體。
上學期我們有個學生從英國來巴塞隆納上課,因為家裡還有兩個孩子,老大已經成年;老二還在青少年時期,家裡面的事業其實她過去的付很大的責任,她對家庭、丈夫、孩子有很多的放不下,在她離開前,就找了一個公司在家裡裝了這個監視器,然後用APP拍給我們看,她說:「你看這是我們家、這是客廳…。」她在巴塞隆納可以看到她英國家裡面狀況,有沒有個資問題呀? 如果被這些公司拿去做不好的用途,知道你家裡現在有人或沒人會不會有危險?當然我們都會這樣想,但這些都讓我們看見科技在某些程度、方面會給人一種假象,認為我們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下,可是一旦你不能掌握時,就會很難過,甚至焦慮,「我們自己能夠掌控一切」這種的想法根本是幻覺,甚至有人說是一種氣泡或許流行的病毒,或是今天所處的這些危險的境界,似乎告訴我一個殘酷的事實,很多事情都不在我們的掌控當中,當然該做的得要做,但能夠保證我們不受病毒、不受大環境的災害的不在這些外在的努力。我們用這些東西、盡人的本分,但是我們不依靠這些東西,因為我們所依賴的神,唯有祂是掌管萬有的,願主恩待。讓我們把握機會好好的重整生活次序,因為我們處在焦慮裡時,生活會失去次序,雖然如此有的人可能會用忙碌來麻痺自己,每天有忙不完的工作、事情,當我們淹沒在緊急的事務中,卻沒有關注生命最重要的部分時,就很容易迷失在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是神永遠應該居首位,接著當然就是我們的身心健康,不要忙過頭,接著是家人是否因為我們的工作、服事,甚至為了朋友而忽略了家人等等,所以外在的環境可能會給我們一些限制,但何不趁這個機會好好經營? 不只是跟神的關係,也包括跟家人的關係。我們不單單看重外在的潔淨、防疫,更需要內心的深處有沒有真正的在乎,不讓罪的病毒侵入我們的生命、侵入親人之間的關係,求主恩待、保守。
患難中的盼望,就是從三方面思想:1.盼望是在於耶和華的話語。2.順服回改帶來盼望。3. 倚靠人沒有指望。願我們的眼目定睛在神的身上、行在祂的旨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