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是耶和華面對面認識的
主題信息: 摩西是耶和華面對面認識的
三四章是申命記的尾聲,它所記載的是摩西的去世, 以及約書亞的接任。替五經劃下句號,也為後面的歷史作 了鋪陳。
一、摩西登上尼波山
終於,摩西登上了「尼波山」。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其實在尼波山上,未必能綜覽迦南全地,但在這裡的形容, 幾乎就是全地了「基列全地直到但,拿弗他利全地,以法蓮、瑪拿西的地,猶太全地直到西海,南地和棕樹城耶利哥的平原,直到瑣珥」。無論如何,上帝讓摩西親眼目睹他一生為之奮戰的應許之地「現在我使你眼睛看見了」, 讓他確定他一生的努力沒有白費。
二、沒有人知道他的墳墓
當摩西離世時,雖然已經「一百二十歲」,但是他的 「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因著與上帝的親密關係,他的身體並沒有衰敗,只是單純被上帝接去而已「耶和華將他埋葬在摩押地」,甚至「到今日沒有人知道他的墳墓」。
接下來以色列人為摩西哀哭三十日,之後約書亞就接任了領袖之職。因為摩西非常好的預備,自年輕開始帶領訓練約書亞,在眾人面前「按手在他頭上」,公開確認他的職位,也使他「被智慧的靈充滿」,承接了領袖的恩膏,以致以色列人「便聽從他」,完全接納約書亞的領導。
三、摩西是上帝面對面所認識的
最後我們來看摩西的歷史評價。他被稱為「耶和華的僕人」;他被稱為「先知」,而且是無人能及的;他被稱為「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最後,他完成了上帝一切 「託付於他的「耶和華打發他」,無論出埃及、在曠野、 到西乃,甚至經過四十年來到摩押地,摩西「在以色列眾 人眼前顯大能的手,行一切大而可畏的事」。當然所顯的是上帝的大能,但我們也看到是經摩西的手所行出來的。 這就如耶穌最後說「成了」,保羅最後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提後四7)一樣。每一個世代都須要到主的面前為他們是否將下一代帶領到最高的境地向主交帳,每一個服事主的僕人,也都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賞賜」(林 前三8)。
新約評價摩西為「摩西為僕人,在神的全家誠然盡忠」 (來三5),你我是否能為自己所被託付的盡忠到底呢?
默想:
我是否一生跟隨主,一生服事主,一生以主為樂,一生活在主面前?如同摩西,也如同每一個聖經中的信心英雄一般。
禱告:
親愛的主,你是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主,幫助我們看見雲彩一般的見證人,就存心忍耐,輕看羞辱,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直到跑完全程。聽見你稱呼我們為忠心良善的僕人,進入永恆,享受 主人的快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