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初熟的土產獻上
主題信息: 以初熟的土產獻上
本段仍屬第十誡「不可貪戀」的註解,特別談到不可貪戀原本應該供奉給上帝之物。
一、各種初熟的土產
以色列人的供奉,除了每年定額的十分之一(十四章),守節時的禮物(十六章),以及下面所提每三年一次的第二份十一(十四章)之外,還有本段所提到的「各種初熟的土產」。每當各種穀物或果類有初熟之物時,這初熟之物就是屬上帝的,如同牛羊中的頭生,都要帶來獻給耶和華。同時獻的時候,還有一段話「我祖原是一個將亡的亞蘭人,下到埃及寄居。...在那裡卻成了...人數很多的國民...埃及人惡待我們...耶和華...用大能的手...領我們出了埃及,...把這流奶與蜜之地賜給我們。」這段話的用意,就是要獻的人,再次省察自己的歷史,知覺今天一切的豐盛,是來自上帝的賜福,並且再次表明甘願獻上初熟「現在我把你所賜給我地上初熟的土產奉了來」。箴言說「你要以財物和一切初熟的土產尊榮耶和華」,這種尊榮就是向世人見證,上帝是豐盛賜福的上帝。
二、三年一次的十分之二
這個觀念在十四章已討論過一次,這份分給有需要者的十分之一,是在一般的初熟供物,以及當納的十分之一之外的,也可以說是第二個十分之一。第一份十一與初熟是當納的,用以尊榮上帝,並承認一切來自神的賜福,但這份十一用以來恩待有需要者,是在當納的之外。如同今天的感恩奉獻或慈惠奉獻,是在十一之外的額外奉獻。以色列人非常看重濟窮人,認為那是蒙福之途。新約也說 「他施捨錢財,賙濟貧窮,他的仁義存到永遠。」(林後 九9)「上帝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就是越分享越富足的意思。
此外,申命記非常看重「城裡的利未人」,因此獻祭時要與利未人「一起歡樂」,而這裡的十一,也要「分給利未人」。這樣的經文在申命記一共出現 12 次。
三、你認耶和華為你的上帝
最後就是一段勉勵「這些律例典章,所以你要盡心盡性謹守遵行」,遵行上帝的話等於「你今日認耶和華為你的神」,上帝就會「認你為他的子民」,就使他們「得稱讚、美名、尊榮,超乎他所造的萬民之上」。這就如同新約說的「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太七21),以及「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太十32)
默想:
我是否信任上帝的法則,願意納上當納的財物尊榮他,也願意與有需要的人分享?並且真的相信凡有給人的,必有給他的?我是否在眾人面前願意以遵行的真理來承認他是我的主?
禱告:
親愛的主,你是鑒察的主,讓我暗中作的,明處作的,都能見證你的真實與公義。謝謝你使我們從貧窮變為富足,軟弱變為剛強,我們要單指著你誇口, 也讓眾人因我們的好行為,就歸榮耀給主。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