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哥林多後書 13 : 5-10

你們總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也要自己試驗。豈不知你們若不是可棄絕的,就有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嗎?

自省與悔改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5/14/2co-day33

【經文】哥林多後書13章5~10節

省察是斷定自己的光景,試驗是要證明自己的身分合格。我們要經常省察自己的行為是否合乎基督的信仰?是否遵行嚴謹的道德規範,能夠見證信仰?我們的言行舉止是否讓人看出有耶穌基督在我們心裡?我們是否能堅持正直,一件惡事都不作?能否扶助真理,只知道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林前二2)?成為完全的基督徒。

一個基督徒不是害怕犯罪後的懲罰,而是知道在犯罪後要真心的悔改,因為神所喜悅的就是看到人從心裡真實的悔改。保羅讓我們看到一位使徒對教會的用心,他對教會的要求是希望看到他們都是以真實的心悔改、受洗在耶穌基督的恩典裡,而不是求他們的財物(參林後十二14)。使徒的權柄是「建立」教會而不是「拆毀」教會。主給祂的僕人屬靈的權柄,目的是要他們能在正面積極方面多有運用,而不是用在負面消極方面的制裁與管轄。

教會是一個因信仰而組成的團體,她的所有成員必須在自律上比一般人,或一般的社團要強,當有破壞和諧的事情發生時,不能採用政府的法律作為強制規範,只能用勸勉的方式來代替。因為信仰是出自內在的反省,而非像法令來自外在的行為準則,如果沒有內在的反省、悔改,外在規範的再好也不一定能做到真實的改變。對那些犯了罪、干擾教會秩序的信徒,使徒保羅曾說「不寬容」他們(參2節),表明他在治理教會秩序上的態度是個相當強硬的人,但在這裡保羅則表明,他並不想用使徒的權柄來懲罰他們,因為權柄是為造就人並不是為敗壞、拆毀人(參10節)。

使徒保羅一再勸勉那些製造紛亂的信徒,要趕緊悔改,要作完全人(參11節),這樣才會有和諧的團契生活,因為教會有基督耶穌為房角石而被建造、聯絡的(參弗二20),是合一、不是分裂的;是相互協助,不是只顧自己惟有同心合意、彼此和睦,才能見證是教會之所以成為教會的意義。

【回應】
神啊!一間紛亂不停的教會是無法傳出神美善的福音信息的,求主教導我,賜我能力能時時省察自己,讓我所做的合乎神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禱讀】以弗所書2章10節
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