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2022 約3:36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約3:36)
信——若要更貼近原文apietheo,翻譯應為「悖逆、不順從」。悖逆的態度就是漠不關心(apathy),借此說明了信心和順服之間的關係。
「信」不只是頭腦接受和吸收知識,還必須產生行動,否則就等於「不信」。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信心和行動是可以分開的,只要相信耶穌就可得到天堂入門票,卻從不強調生活應該積極順服主。
信,原文為pistos。這字在約翰福音裡,出現多達92次,且處處意在表達信不是承認事實即可,而是「信而服從」。約翰讓我們從自我中心轉而看重與神的關係。
從創世紀到啟示錄,沒有一頁不談到「信而順從」,這是聖經自始至終的重點,是進到父神那裡的唯一道路,沒有什麼比信徒要服從耶穌更為重要的了。除去世人罪孽的羔羊,我們怎可不聽從祂?
倘若我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漠視神的話,不要忘記那句警醒之語:「主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相信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与行动的整合,高度的文明让人拥有了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能力,能把信心和行为分开,从而我们就只能片面地表达耶稣,进而消弱信仰的力量。
我们所关注的行为常常是教会或宗教的行为:祷告、读经、灵修、敬拜和奉献,但很少用力修正日常生活的行为,比如管理我们的身体、时间、金钱、情绪、爱心和人际关系。
耶稣不是停留在天上和彼岸,而是用三十年陪伴家人,再用三年陪伴门徒,他所做的远远多过他所说的,他所聊的天远远多过他所读的经,因为神充斥和浸透着他生活的一切。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