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哥林多前書 13 : 4-8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約翰福音 4 : 3-30,39-42

他就離了猶太,又往加利利去。

20220501講題:愛是永不止息 講員:李怡瑱牧師

20220501講題:愛是永不止息 講員:李怡瑱牧師 金句:4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5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6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7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8愛是永不止息。(林前13:4-8a)18愛裏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約壹4:18a)
宣告:父神!感謝祢藉著耶穌的寶血使我稱義並接納我。因著耶穌的寶血,我是大大蒙福的,並且蒙受祢極高的恩寵。我是祢深愛的,我是祢眼中的瞳人。祢的慈愛向我永遠長存!
愛是永不止息-恩惠相遇三部曲:約4:3-6他就離了猶太,又往加利利去;必須經過撒馬利亞。於是到了撒馬利亞的一座城,名叫敘加,靠近雅各給他兒子約瑟的那塊地。在那裏有雅各井。耶穌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時約有午正。
在地圖上我們看到南部是猶太,就是耶穌第一次工作,上耶路撒冷過逾越節後,祂要回加利利,因為祂的家在加利利-拿撒勒,聖經告訴我們說,必須經過撒馬利亞,撒馬利亞這塊地是在猶太跟加利利中間,但實際上我們看到地的右邊有一條約旦河,約旦河下面是死海,其實一般的猶太人,他們回家利利的話,多數是不經過撒馬利亞的,是從耶利哥過約旦河,從約旦河的右邊繞回去加利利,所以在聖經中,我們的和合議本翻譯「必須」經過撒馬利亞,在其他翻譯版本有另外的翻譯「一定要」或解釋「耶穌定意」要經過撒馬利亞,所以這是一趟很特殊的旅程。照猶太人的規矩是不經過撒馬利亞,但那次的行程耶穌卻一定要經過撒馬利亞,到底在這過程中發生什麼事?這件事有什麼屬靈的意義?我們看到在聖經中也有標示敍加(示劍),在這裡提到雅各他兒子約瑟的那塊地,我們知道約瑟的骸骨被送回迦南地時就是葬在示劍,這地是當初雅各買的,也給了約瑟,所以約瑟的骸骨就葬在那。在那裏有個雅各井,我們看到圖畫中也標示出來,耶穌因為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當時其他的門徒就進城去買食物,所以留下耶穌一人坐在井旁,那時是中午(約有午正),那時太陽很熱,在中東那時是不會有人出來打水的。
歷史背景:為什麼猶太人一般都不經過撒馬利亞回加利利都是繞路而行?撒馬利亞是北國以色列的主要地區,也是首都所在地,約在主前722年,亞述佔領此地,並從巴比倫和其他異教國家把人遷到境內。從那時起此地的人就成了與異教混血的種,雖然他們也按摩西五經去敬拜神,但猶太人不承認他們。
約4:7-8有一個撒馬利亞的婦人來打水;耶穌對她說:請你給我水喝。那時門徒進城買食物去了。
故事的發展就從這個撒馬利亞的婦人中午來打水,耶穌向她要水喝開始。
第一部曲:逃避、害怕、躲藏
Where地點:逾越節後,從耶路撒冷返加利利途中(午正)。
When 時間:撒馬利亞的敘加(示劍)、雅各井旁靠近雅各給他兒子約瑟的那塊地。
Who 人物:耶穌、撒馬利亞婦人。
What 事件:婦人來打水。
Why 起因:耶穌主動對她說:「請你給我水喝。」所以整件事情的發生、演變是耶穌主動。

我們來看這個背景之後,歸納出的兩個重點說明:
1.婦人為了躲避人群,刻意選在午正沒有人出門的時候,來井邊打水。
2.基於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不相往來的歷史背景,顯然耶穌是刻意選擇經過撒馬利亞。

第二部曲:認識、了解、接納
我們曉得這些背景後,我們進入到中間的過程「認識、了解、接納」,就像剛才我們所聽到麗雲姊妹的見證,她講到她的母親,無論別人如何看待她,但這位深深認識我們的神,卻能夠無條件地接納,一個生命破碎、過去很不堪的過程的這些人,神看他們是何等的寶貴,甚至願意刻意的經過、與他相遇,因為神接納,神知道那心中乾渴的人。
提問:9撒馬利亞的婦人對他說:「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馬利亞婦人要水喝呢?」原來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沒有來往。 這婦人感到非常驚訝,平常撒馬利亞人是不跟猶太人來往的,更何況我是一個婦人!祢怎會向我一個撒馬利亞的婦人要水喝呢?
回答:10耶穌回答說:「你若知道神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給了你活水。」「神的恩賜」在呂振中譯本翻譯成「上帝白白的恩」,所謂白白的恩指不是用什麼代價所換來的,而是上帝要白白要給你的,所以耶穌說:「你若知道上帝白白的恩,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活水。」很奇特,起先是耶穌主動要水喝,現在耶穌主動跟她講到活水。
提問:11婦人說:「先生,沒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從哪裏得活水呢?12我們的祖宗雅各將這井留給我們,他自己和兒子並牲畜也都喝這井裏的水,難道你比他還大嗎?」這婦人在提問的話中顯示她對關於「活水」很有興趣,因為有這個活水,她就不用這麼遠,頂著大太陽,還要被人指指點點的尷尬情形,她就可以省略,所以她對這活水很有興趣,耶穌也知道她的景況。
回答:13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14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剛才麗雲姊妹見證她的母親在她國中時離開家,拋下她的幾位姊妹,帶著小妹就跟爸爸離婚後就離開家了,本來想要去外面尋求幸福美滿,但實際上經過7年的飄泊,最終人是失望的、走投無路的又回來,其實很多人的心裡是處在這種的乾渴的狀態,想要尋找幸福、答案,但在世界裡是無法找到真正的答案,也無法解決生命中的乾渴,所以很多人是失望的,耶穌深深知道這位婦人心中的渴求,祂說:「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泉源就是不會枯乾的,這井是永不枯竭的,是不斷湧出活水的,這是耶穌應許能夠給她的。
請求:15婦人說:「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叫我不渴,也不用來這麼遠打水。」她稱耶穌為先生,這是對一般人的尊稱。這時的婦人還未認識眼前的這個人,雖然耶穌對她說:「妳若認識我是誰,妳早就求活水了。」即便她還未認識眼前的耶穌是彌賽亞,但因她對活水很有興趣,所以她就請求眼前這位說話的人,可以把活水給她。16耶穌說:「你去叫你丈夫也到這裏來。」跟水完全無關,耶穌這裡提出一個要求,當婦人請求要活水,耶穌說:「妳去把妳的丈夫叫過來。」
回答:17婦人說:「我沒有丈夫。」
耶穌說:「你說沒有丈夫是不錯的。18你已經有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你這話是真的。」這五位丈夫都無法滿足婦人心中的乾渴,甚至於現在交往的也是如此。
從以上對話得出下面的結論:
1.耶穌認識這位撒馬利亞婦人的過去和現在。
2.耶穌了解她內心的渴望。
3.耶穌沒有排斥她,反而主動願意幫助她。
他們展開這相遇的過程是耶穌主動,耶穌主動在那等待,刻意安排這奇妙的相遇,是我們所謂「愛的約會」。以前教會推動三福-傳福音,我們都會預先約好談福音的對象,有時很特別的是,約好的人沒來,可是沒有約好的人突然跑來,然後就成為奇妙的約會-「愛的約會」,我們就跟對方談福音,很奇妙,沒有約好的人跑來了,結果他就信了耶穌,我們稱之為「愛的約會」,這是奇妙的相遇,是神刻意的安排。
第三部曲:誠實、敞開、恢復
耶穌指出這婦人的過去和現在,這婦人的反應是沒有逃避的,他很誠實、敞開,並進入生命轉換:約4:19-24 19婦人說:「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20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你們倒說,應當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這是講到撒馬利亞人過去曾在基利心山上建聖殿,他們一直在那做禮拜,即使後來基利心山上的聖殿被毀掉了,但他們仍習慣在山上禮拜,這裡卻說:「猶太人你們應當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21耶穌說:「婦人,你當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22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23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24神是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救恩從猶太人出來」,這裡強調的就是彌賽亞,彌賽亞、基督是從猶太人出來的,這是按舊約聖經的預言。在環球聖經譯本,針對這段經文有另外一個翻譯,特別是V.23-24 23然而有一個時刻就要來到,現在就是了,那靠聖靈按真理敬拜父的,才是真正敬拜的人;因為父想要這樣的人來敬拜他。24 神是靈,敬拜他的必須靠聖靈按真理敬拜他。” 「聖靈按真理」在和合譯本翻譯為「用心靈和誠實」,在環球聖經譯本講得很清楚,父想要什麼樣的人來敬拜祂呢?父在尋找什麼樣的人來敬拜祂呢?是靠著聖靈按著真理。眼前這位撒馬利亞婦人,當耶穌指出她的過去和現在時,她轉口稱祂為先知,然後就談到禮拜的問題,可見這位撒馬利亞婦人,是否為敬拜神的人?她平常應該是,否則她不會這麼快的,話題一轉的從先知到禮拜,所以這也是一位有敬拜神的人,但她實際的生命、她的問題,沒有從宗教信仰中得到答案,她可能仍照著祖宗的遺傳在撒馬利亞、基利心山敬拜所謂的上帝,但實際上,縱使她維持宗教儀式,表面的敬拜,但她內心真正的飢渴仍無法得到解答,因為耶穌說:「真正的敬拜不是你到哪個地方,你在山上或耶路撒冷,而是你的靈真實的遇見這位賜靈的神。」經文講得很清楚「神是靈,敬拜他的必須靠聖靈按真理。」我們不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敬拜,而是要按著神所喜悅的,按著真理、靠著聖靈,並非用自己的方法、自己所想的。所以這是很重要的,耶穌對面前眼前這位撒馬利亞婦人,告訴她:「妳真正的問題要得到解答,不是靠外在的宗教儀式、要去哪個地方遵行何種規條,才能夠滿足,而是妳的靈要真實的重生、真實的遇見這位賜靈的神,要真實的相遇,才能夠真正的解答生命中的乾渴。」耶穌強調。
我想這也是耶穌為何刻意停留在那等她,耶穌說:「現在就是那個時刻,因為父想要尋找真實按著祂所喜悅的樣式來敬拜祂的這些百姓。」如果我們去看這聖經的背景的前後文,就會發現這是耶穌公開傳道的第一年,祂第一次上耶路撒冷,逾越節,祂潔淨聖殿,做了一些事,當然猶太人也在議論祂。在撒馬利亞婦人的故事之後,是耶穌回到加利利,自己的家鄉,當她開始出來工作,可是連她家人、兄弟都不相信她,甚至家鄉的人不接納耶穌,但耶穌選擇刻意、定意的經過撒馬利亞。福音的工作從哪裡展開?是從這個,在人看似不被人接納的撒馬利亞婦人,展開了福音的行動,救恩臨到撒馬利亞,耶穌說有一個時刻要來到,現在就是!神想要、神在尋找聖靈真正按真理敬拜祂的人。雖然這位撒馬利亞婦人從人的角度看她所做的,很多人都不接納,但耶穌從與婦人的對話中,我們可以曉得耶穌認識她,知道她也是位想要尋找神的人,所以耶穌刻意等待她,並跟她展開如此的對話。
約4:25-26 25婦人說:「我知道彌賽亞(就是那稱為基督的)要來;他來了,必將一切的事都告訴我們。」26耶穌說:「這和你說話的就是他!」原文也可以直接翻譯:「耶穌說:『我是!』」我們知道耶和華曾經向摩西啟示神的名,神說:「我是自由、永有的。」當婦人很好奇的說:「聽說彌賽亞要來,那稱為基督的要來,祂來就必指示我們一切的事。」耶穌明白的告訴她:「我就是!我就是彌賽亞(基督)。」
那婦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裡去,原本是特意這麼遠要來打水的,現在卻連水罐子都不要了,她跑到城裡去了。對眾人說:你們來看,有一個人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莫非這就是基督嗎 ?(約4:39-42) 那城裡有好些撒馬利亞人信了耶穌,因為那婦人作見證說:他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本來是躲藏、害怕人,因為人知道她,會指指點點,現在她卻不再怕這些了,主動地去告訴人,過去所做的一切,這人完全都知道,居然說出來了,她開始恢復了與人群之間的關係。
結果:約4:40-42 40於是撒馬利亞人來見耶穌,求他在他們那裏住下,他便在那裏住了兩天。41因耶穌的話,信的人就更多了,42便對婦人說:「現在我們信,不是因為你的話,是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真是救世主。」撒馬利亞全城的人,因為一個婦人,原先是不被人接納、躲避人群的婦人,如今因著她親口的見證,許多人留住了耶穌,並聽了福音,接受了救恩,救恩臨到撒馬利亞城,神很奇妙的作為,這是神刻意的相遇。
這撒馬利亞婦人遇見彌賽亞,生命整個翻轉,從原本躲藏在黑暗角落的光景,勇敢面對自己、面對人群,走出生命的陰霾,迎向陽光,成為耶穌的見證人。
1.你願意讓耶穌走進你心深處躲藏的角落嗎?今天耶穌要來幫助你,只要你敞開心向祂呼求,聖靈活水就要澆灌你、洗除你一切的汙穢;醫治你一切的傷口;滿足你一切的饑渴。
2.現在是神造訪的時刻,當全世界因為疫情、戰爭,人心中充滿恐懼和不安,主卻要以祂的同在,賜給你超自然的平安!
今天最大的保障就是神同在!當撒馬利亞婦人認出眼前與她說話的人竟然是彌賽亞,原本在她心中的恐懼和不安,頓時消失。
怎麼可能,像我如此不堪、破碎的人,主也會接納我!甚至專程來造訪我?當你們在讀這段撒馬利亞婦人的經歷時,思想一下,如果我是那位撒馬利亞婦人,像我如此的不堪、破碎的人,主竟然刻意專程來造訪我、接納我。是的,親愛的弟兄姊妹,不要懷疑,祂深知我們一切,今天祂就是專程為我們而來,祂要拯救你、醫治你、恢復你!讓你找回失落的命定!活出祂起初創造你的榮美,成為主復活的見證人。不要懷疑!就是今天、現在!
回應詩歌:祢如此深愛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