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022 弗2:12
那時,你們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弗2:12)
國民——神的治國方針獨樹一幟,而我們借着耶穌就可以進入他的國度,然後呢?
「國民」這一字,希臘字根是polis,在使徒行傳22:28則翻譯成「民籍」。
在保羅時代的希臘,住在城市或在那裡出生的人,不一定是公民,有民籍的才是。要得到民籍並不容易,因此所有擁有民籍的人都會認真地盡公民義務。
或許,我們要調整「天國」的觀念。首先,神所建造的是新耶路撒冷城,凡住在城內的國民都有城牆的保護,且每個人都彼此認識,關係密切。
其次,成為以色列的「國民」就等於是被神收納為有民籍的公民。為什麼神要單單揀選以色列,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國,來傳揚祂的救恩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以色列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國民之間擁有血緣關係。如今,我們也被收為這城的一員,代表着我們有責任要順服神。
成為神國的子民何其榮幸,好像一個大家庭,我們共同繼承神的約,彼此之間有弟兄的情誼。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在一个以个人主义为主导的文化中,谈论国民和公民观念是不受欢迎的,因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和标准的主宰,但事实却是我们归属于某个群体并顺服于这个群体的规则。
而上帝拯救我们的方式不仅仅是耶稣为我个人死而复活,更是要在归属关系上把我们从外邦人改为以色列人,好像更换户籍或国籍,不再属于自己和顺服自己,而是为一个新集体而活。
所以信仰是关系,不仅仅是我们和神的关系,更表现在我们和什么人的关系上,这决定了我们是否能获得随信仰而来的得救和得胜,若我们不看重天国国民的身份,我们就仍是局外人。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