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後悔的懊悔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4/25/2co-day14
【經文】哥林多後書7章8~16節
保羅前封寫給哥林多人的信,勇敢而率直地指正、責備信徒,卻又充滿愛與關切的溫柔,結果就在哥林多的信徒中產生果效,讓哥林多教會懊悔了。保羅的指責是理直氣壯,讓哥林多人根本無話可說。當人說話理直氣壯時,常會說出讓人覺得很厲害、很難接受的話。但其中若帶著親密的關切,就能令人柔軟下來,而一旦柔軟,其說話的字裡行間與方式也蘊含著柔和、甜美,因此即便是指正或責備,也不會令聆聽者感到受傷和防衛。
第8節中保羅用「雖然」一詞使他的話柔軟下來,這樣溫柔而堅定的話語折斷骨頭(參箴二十五15),使人的心意改變,並且能從心中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此外,哥林多人會懊悔更是因著神的光照而產生的,這懊悔帶來憂傷的靈,能使人從心的深處向神認罪悔改,而這都是藉由神僕人的教訓而來。這封信之所以使哥林多教會發生改變,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第14節所說的——「說實在話」。如果對於錯誤的信仰行為還給予「含糊其詞」的輕言帶過,這樣的話語不但不能幫助人,更可能因這樣的「不想得罪人」、「討人喜歡」的不誠實話語,使得有機會悔改的人,失去了懺悔機會。所以使徒保羅一再勸導外邦教會的信徒,不但說話要「誠實」(參弗四15),且在做事上也要「真心誠意」(參羅十二9、西三22)。
世界的憂愁叫人死,因憂傷的靈使骨頭枯乾,所以不當有世界的那種憂愁。我們的懊悔要讓它生出一種行動、一種改變,這行動就帶進救恩,使人成為一個潔淨的人,也使教會成為一個聖潔、充滿愛的健康教會。
第11節告訴我們,當哥林多教會依著神的意思憂愁而懊悔,就急切地為自己辯護、顯出義憤、警惕、熱望、忠心、懲罰不義(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等七項反應。這再次讓我們看見保羅的話語是既柔和又智慧,他沒有冒犯哥林多人,卻修補他們的缺口、醫治他們的創傷,這就是「供應的生命」。
【回應】
主!教導我能依著祢的意思憂愁,讓我的每個憂愁都帶出悔改的果子,讓我的生命藉著每次的改變更加的像祢。也求祢教導我在要勸導別人的時候,懂得使用溫柔而堅定的語氣,而不會得理不饒人。
【禱讀】以弗所書4章15節
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