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羅馬書 10 : 17

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

4/4/2022 羅10:17

信心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十17)

聽——這句話是保羅的「施瑪」(Shema),即著名的「聽啊亅(申六4)。施瑪不僅是聽,還意味著順從。所以保羅說,信心是從聽而順從來的,特別是聽和順從彌賽亞的話。

耶穌說:「凡我所吩咐你們的」,以及經上所教導的,就是彌賽亞的話。信心就是去遵行這一切。信心一轉化為信條就出問題了。

約翰福音講論信心多達九十二次,每一次都是動詞的「信」,可是從希臘視角來看,就停在人、地方、東西裡。把救恩看為是一個給我的東西,是我有得到或沒有得到的東西,好像一張天堂的門票, 得到了就保證我死後的地位,現在收好就可以了。

只是,如果信心是一個動詞,就意味行不出來的信心是不存在的。既然得救是信心的結果,我的信心若沒有行為,那麼我就沒有擁有得救。正如《竭誠為主》的作者章伯斯所說:「神一切大恩已經作成,不過我要先因祂的約,與祂建立關係,這一切才成為我的。」當恐懼戰兢做成我們得救的工 夫,不是因為神沒有完成所有的拯救工作,而是當我和神有密切的互動關係時,我才擁有。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信仰不是信条,信仰是经历,耶稣之所以是道路、真理和生命,福音之所以是唯一的得救之道,不是因为信条可以拯救我们,而是真实蒙拯救的经历才能让我们相信福音。

没有经历,我们对福音的相信其实是一种理想,而非信仰,理想如果不照进现实,就只是梦想,信仰不是相信盼望中的愿景,而是相信神已经成就的救恩,被释放的救恩。

所以信心的行为不是指把信条行出来,而是把耶稣的救恩活出来,也就是一次次得救和得胜的经历,人不可能信一个客观的福音,我们只能信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福音。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