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不可入聖會

主題信息: 不可入聖會
本段有關於第七誡的案例,也有一些零星案例。

一、不可入耶和華的會
什麼是「耶和華的會」?「會」一字是指召聚,也就是以色列人的宗教活動。但是「耶和華的會」整個觀念應該不僅是說可不可以參加他們的聚集與節期,更重要的是談到他究竟是不是屬於與上帝立約的群體之一。因為立約,所以上帝對他們有要求,也有祝福,他們必須守約, 才能領受約中的祝福。
在此提到三種人,不得入「耶和華的會」。其一是「外骨受傷的,或被圈割的」,當時異教有故意割閹以服事神明的習俗。其次是「私生子」,這是指與異教廟妓所生之子。再次是「亞捫人與摩押人」,他們雖是以色列的親族, 但是出於羅得亂倫所生,同時他們不斷在以色列的旅途中企圖咒詛他們,陷他們於淫亂與拜偶像之罪。而以東與埃及則因與以色列人有所關連,因此「第三代子孫可以入耶 和華的會」。
事實上,摩押女子路得歸信以色列的信仰,成為大衛的曾祖母,而以賽亞書說「那些...持守我約的太監,我必使他們在我殿中,在我牆內,有記念,有名號,比有兒女的更美。我必賜他們永遠的名,不能剪除。」新約時代我們果然看到外邦人大量歸主,而埃提阿伯的太監則成為早期受洗歸入主名的一員。上帝用各樣的方式,保持以色列生活上的潔淨,與信仰上的純正,正是要為萬民預備救恩。

二、不可有妓女
因著對淫亂的厭惡,上帝要求以色列人中間「不可有妓女」也「不可有孌童」,同時娼妓與孌童的錢,都「不可帶入耶和華的殿還願」。這都是指著當時異教中廟中的廟妓、孌童而言。但是並不表示上帝會贊成現代社會中的其他淫亂的行為。仇敵的詭計就是要混亂人與人的關係, 而屬上帝的社會則是潔淨與次序的社會。

三、不可向弟兄取利
上帝要求在聖約之內的百姓,彼此的關係是一種不以利益為前提的關係「借給弟兄......不可取利」。鄰舍之間, 可以互相幫補「進了鄰舍的葡萄園,可以隨意吃飽了葡萄,只是不可装在器皿中」、「你進了鄰舍站著的禾稼, 可以用手摘穗子,只是不可用鐮刀割取禾稼」,互相幫補中也要顧慮對方的權益,不能在別人的好意中,任意拿取。
新約保羅說「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加六2), 可是他同時又說「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加六5),看似完全相反的兩句話,卻把一件事的兩面說得如此清楚: 對有需要的人我們要彼此幫補,但有需要的人不能因此就完全倚賴別人的幫助,或認為是想當然爾的。這樣的幫補 才是一件美事,而不會造成彼此的抱怨。

默想:
我是否看重肢體生活中的關係,以致願意活出一個聖潔的生活,讓肢體生活真的是一種除去舊酵、成為新團的生活?

禱告:
親愛的主,讓我成為你聖潔團契的一員。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