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哥林多前書 9 : 1-15

我不是自由的嗎?我不是使徒嗎?我不是見過我們的主耶穌嗎?你們不是我在主裡面所做之工嗎?

權柄與自由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3/20/1co-day19

【經文】哥林多前書9章1~15節

在今天所讀的經文中,一開始就有四個「我不是…?」,而所提出的四個問題,答案都是「是的」—保羅有基督徒的自由;保羅是使徒;保羅見過復活的主耶穌;保羅建立了哥林多教會。為什麼使徒保羅以相當激動的語氣來回應哥林多教會?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下,他被哥林多教會「盤問」。還記得第一章中,我們介紹到哥林多教會正處於分門結黨的狀況,四派中有三個派別聲稱他們不是屬保羅的(參林前一12),顯然有不少信徒對保羅的使徒身分抱持懷疑的態度,因此當面盤問他。批評論斷聲四起:「他不是真的使徒」、「他沒有權柄作工」、「他沒有帶妻子,是不是有問題?」、「他的經濟來源大部分來自於自己製造帳棚賺得的」等等。故本章的一開頭就是保羅對於這四個問題激烈的回應,令當時的批評者為之羞愧,同時我們也對保羅事奉主的決心與意志深受感動。

當保羅向質疑他的哥林多信徒表明自己是神所蒙召的使徒身分時,他並不是要用權柄壓制他們,而是像個慈父對他們勸說,為要得著他們。「但這權柄我全沒有用過」,保羅曾接受其他教會的饋贈(參腓四15~16),獨獨在哥林多時,完全以織帳棚維生(參徒十八3),不接受哥林多教會的供給,因此當他說「我寫這話,並非要你們這樣待我。」時,其目的不是要爭取信徒的同情,而是要成為榜樣,教導他們要學習為別人放棄權利,好活出生命的見證。

最後,保羅再次說明,他有權利接受教會在侍奉上的供應。在第7節中描述道:「有誰當兵,自備糧餉呢?有誰栽葡萄園,不喫園裏的果子呢?有誰牧養牛羊,不喫牛羊的奶呢?」第9節中,他更引用摩西的律法說:「牛在場上踹穀的時候,不可籠住牠的嘴。」所以使徒保羅就如同利未人在聖事上勞碌,就吃殿中的物;祭司侍奉祭壇,可分領壇上的物,以及主耶穌所吩咐的「叫傳福音的靠著福音養生」(參14節),但緊接著,保羅卻強調,他為著福音的緣故從來沒有用過這樣的權柄,並且他堅持永遠不用這樣的自由與權柄,好叫軟弱的弟兄不因他的自由(即權利)而絆倒 (參林前八9~13)。

親愛的弟兄姊妹,主耶穌來是要服事人,不是要受人的服事;祂服事人不要代價,這是跟隨祂的人最崇高的服事表現。因此為著福音的緣故,你甘願捨己,以維護基督的見證嗎?願我們都願意捨己為耶穌,以回報祂賜給我們的奇異恩典。

【回應】
主啊,求主幫助我,讓我能夠為主而活、為主放下一切,榮耀主名。

【禱讀】
哥林多前書8章9節
只是你們要謹慎,恐怕你們這自由竟成了那軟弱人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