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筆記2020年2月3日 讀經:伯11:1-20
回應:拿瑪人瑣法斥責約伯,說約伯他根本不承認自己有罪,所以需要全知的神用苦難來喚醒約伯的覺悟。從這章經文可歸納瑣法談話,有三項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一)斥責約伯自義(11:2-6);(二)神的智慧難測(11:7-12);(三)唯有悔悟,苦難才會過去(11:13-20)。瑣法這樣的說法,讀起來是呼蠻合理的,可見瑣法是一個讀過書的人,所說出來的話就是不一樣,異於常人,然當我們再仔細的讀一遍時,與我們生活做個對照,瑣法的說法是值得我們重新審思,這話怎麼說?從所讀經文裡可看出瑣法對約伯說的話是帶有權威的,給約伯的感覺是好像只有他知道神的心意,及神行事法則,而約伯卻完全不懂神的心意,他才會有今天的下場。(伯11:2-3這許多的言語豈不該回答嗎?多嘴多舌的人豈可稱為義嗎?你誇大的話豈能使人不作聲嗎?你戲笑的時候豈沒有人叫你害羞嗎?)
親愛的弟兄姊妹,瑣法這樣的言行其實是蠻危險的,牧師相信他專程從遠方而來,目的就是要來幫助約伯,希望約伯不要再如此自責、消沈、傷害自我,期待約伯能重新站起來過生活;然瑣法所說「安慰、鼓勵、造就」的話從約伯角度來看,剛好適得其反,不但沒有「安慰、鼓勵、造就」約伯反而更深傷害了他的心。「人際關係」處理原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微妙的學問,對家人或友人有些話要避免不說,縱使對方真有這樣的問題,我們還是要多思考是否要向對方說;說的恰當美事一樁,反之若說的不好,朋友關係可能就斷了。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要如何做呢?最有智慧的作法,就是向神禱告,求神光照對方的心,讓對方情願改變;這是一件不容易學習的功課,但我們可以向神祈求賜給我們這樣的智慧與人相處。(王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