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路加福音 15 : 1-32

眾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要聽他講道。

20220306主日講題:讓我們回應天父的心 講員:李怡瑱牧師

20220306主日講題:讓我們回應天父的心 講員:李怡瑱牧師
金句: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19:10)
今天我們要講的信息就是在這關鍵的時刻我們應該要如何回應天父的心意,天父有什麼樣寶貴的心意今天要對我們說的?我今天會從大家所熟悉的路加福音15章,也就是浪子的比喻來跟大家分享這段信息,我們在開始前先來看一小段影片,在這樣的關鍵時刻讓我們來貼近父神的心意,當我看到許多戰亂的消息,人心惶惶的時候,作為神的兒女我們有責任要藉著神明白神的心意,並順服、回應祂,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這段信息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浪子的比喻,我在一開始先來講一下耶穌講這段比喻的背景,路15:1-2這裡很清楚告訴我們,當時因為這些法利賽人和文士看見耶穌和稅吏、罪人在一起,他們就議論紛紛,因為這些宗教人士在他們眼中,包含以色列百姓看這些稅吏、罪人都是不好的罪人,但耶穌為何卻跟他們靠近?而且耶穌接待罪人還跟他們一起吃飯,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耶穌就開始講了比喻,其中有三個比喻,我今天只講浪子的比喻。路15:11-16 11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12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13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在那裡任意放蕩,浪費資財。14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15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那人打發他到田裡去放豬。16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也沒有人給他。第一個段落我們要思考的是被擄,就是被世界所擄去,迷失在花花世界,所謂的浪子,今天的問題思考:1.你身旁有浪子嗎?2.你的家有浪子嗎?3.你是浪子嗎?這個問題、浪子的比喻,當我們覺得這是很熟悉的經文比喻,不要只想到別人,很多時候這個問題可能跟我們切身相關。原來以為可以去世界得到滿足找到他所要的,這個兒子在我們剛才所讀的經文中他跟父親所要的那份家產,其實他爸爸還沒有死,他就跟他要家產,為的是要拿到這筆錢,要到他所嚮往的世界尋求他想要尋求的夢想,但去到以後事實並非如此,結果是我們看到他一步步地走向墮落、沉淪,甚至走向滅亡這樣的光景,當我們思想浪子的比喻時,我不知道你們感受如何,但每當我讀到這篇信息我就回想起,這段比喻對我的人生是非常關鍵的開啟。在1983年(民國72年)4月6日我清楚記得這個日子,因為那天我親自在大學的春令會我站起來決定信耶穌,所以我清楚地記得這個日子,這日子對我而言就是浪子回頭,浪子回到父的懷抱的一天,所以我永遠記得這天,雖然我沒有像聖經裡說的「任意放蕩」落到這樣的光景的這種情形,但對我而言為什麼當我決定信耶穌,投靠到父的懷抱時我會覺得就像浪子回家一樣呢?因為在我信耶穌之前,我從來不承認有一位造我的上帝,是我的天父,我過去的人生想的就是靠自己的努力、用自己方法,尋得想要的目標,但在我被神的愛所觸摸,認識這位奇妙的救主,當我願意選擇承認這位上帝、天父,祂是造我的父、是我的阿爸父,我是祂的孩子,當我那天決定承認我是祂的孩子,我真的感受到我就是浪子回到父的懷中,回家了,我的靈魂不再是在外流浪。誰是浪子?我們第一個會想到聖經裡所說的離開家、往遠方去、在那裏任意放蕩、浪費貲財,甚至按照後面聖經解釋他的哥哥說他是和娼妓吞盡了父的產業,是這樣來形容浪子,其實我剛才說了,所謂的浪子不一定是真正做了這些事才叫浪子,當我們的靈魂不承認父、我們的主、想靠自己,我們的靈魂是流浪的、漂流在外的,就是浪子。我們也曉得在台灣也有聽到有的人說「北漂」,這個形容詞提到有些人也是類似的離鄉背井到城市裡想要打拼、想要有更多好的工作機會,但實際上很多人的遭遇可能就類似這浪子的情況,離鄉背井、懷抱夢想,可是可能到城裡有更多的試探、誘惑、欺詐,可能遇人不淑,所以很多的遭遇並非想像的美好理想,有的人遇人不淑可能交到壞朋友、可能染上壞習慣,也可能被人騙錢、錯誤的投資,所有的積蓄可能就沒有了,所以我相信當我們願意仔細去聆聽的時候,在我們身旁說不定有很多的人是如此的景況和遭遇,他們其實很需要我們把他們帶回到天父的家、帶回到等待他們回頭的這位愛他們到底的父面前。我們來思想孩子遠離了家,拿了他的家產,想像這時候父親的感受:1.原本乖巧聽話的孩子,現在變成什麼樣子?有可能這孩子一出去就音訊全無,這爸爸可能一天到晚擔心又無可奈何,想著我們心肝寶貝、我的兒子現在變成什麼樣子?在哪裡?做些什麼?沒有消息。也可能他心裡左思右想就很懊悔,2.早知道我就不把家產分給這個不孝子,什麼要跟我分家產我都還沒死就跟我要家產,可能就後悔自己做的。3.唉!當初為什麼我不制止他呢?如果他不出去,不結交這些壞朋友、不染上壞習慣,今天就不會變成這樣,就責怪自己,但聖經都完全沒有寫,在這孩子出去浪蕩時父親的情況、心中的想法、反應。接下來有幾個問題我們來想一想:基督徒的家裏會有浪子嗎?基督徒會成為浪子嗎?教會(神的家)有浪子嗎?這些問題值得我們花點時間想一想,想一想有沒有什麼罪,使你與天父中間有了距離,直到如今都還不願意去面對?是否有這樣的問題?無論在實體或線上,弟兄姊妹想一想是否有事情是攔阻在我們與父之間所過不去的?其實有些人成為浪子,也許有什麼事沒有過去,以致於我們逃避神,亦或是我們身心靈因為病痛軟弱,所以我們可能也有許多埋怨在我們心中,或是因為受傷而開始在外漂流,有些人成為流浪的是被迫的,比如:家庭破碎,小孩子被迫幾天跟爸爸或媽媽住,幾天跟阿公、阿嬤或爺爺、奶奶住,有時候到一種地步要去寄養家庭或是被送到孤兒院;戰亂,接下來就有很多的難民失去了家園,所以這些戰亂、飢荒產生許多被迫流浪的人。我們希望神還給我們機會今年暑假教會能夠跟前線差會的同工們及一些願意去中東的,服事敘利亞難民的神還給我們機會能夠去服事難民,我們禱告希望我們不會變成難民,神給我們機會去服事難民或許神就憐憫我們,讓我們不會成為難民,當我們看見這些世界新聞時想到天父的心,是多麼傷痛。太9:35-36 35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36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這是耶穌當他走遍各城各鄉的服事時,看到這麼多困苦流離的人,他心中的感觸,這裡提到「就憐憫他們」,耶穌體會的就是天父的心,天父看著這些不論是因為病痛、被鬼附、環境因素,被迫在各城各鄉困苦流離的人,祂的心就憐憫他們,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神要把耶穌差來到人間、來到這世界最主要的原因,因為天父的心憐憫這世界太多困苦流離像羊沒有牧人一般。想一想自己是在羊圈中受保護的?
還是流離在外?不要小看自己,少了你,天父的心就不完整了。這就是主耶穌來到世間主要的目的,我們今天的金句路19:10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何謂「失喪」呢?「失喪」在神的眼中,就像我們剛剛說的靈魂是漂流的、找不到回家的路;以人來看「失喪」,我們用人知道的意思去解釋就是失去價值、一無所有、沒有人在乎,好像不存在一樣,從人解釋「失喪」的角度就這如此,失去價值、一無所有、沒有人在乎,這就是我們路加福音15章小兒子-浪子的景況,在我們剛才經文裡提到他拿這些錢去到遠方,結果遇到不好的人,過了浪蕩的生活,他的錢都花光了。聖經說,當他錢花光時,他這些朋友也都沒了,耗盡一切所有時很不巧的,又碰到了大飢荒,就像剛才講的環境不可逆、不可掌握的因素,所以他變得一無所有,他沒有錢、沒有價值了,酒肉朋友都離開他了,然後遇到了飢荒,他就窮苦起來什麼都沒了,一無所有,他去投靠人,那人叫他去放豬,豬在猶太的社會裡是不潔淨的,所以放豬的工作是相當卑賤的,所以這位他想去投靠的人看他就是位卑賤的人、一無所有的人,不在乎他,叫他去放豬,聖經如何描述他?他恨不得拿豬吃的豆莢來充飢,可是沒有人給他,表示他是沒有人在乎的,好像有無存在都無所謂,是如此失喪的人,可是神實在憐憫,當他走到這樣的絕境時,他突然醒悟。有時候我們想說:「神啊!求祢來介入,在有些人看似走到絕境,才真實醒悟。我們來看這浪子醒悟的過程的影片,這是令人深刻、感動的一幕。二、悔改:路15:17~21 17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嗎?18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19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20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21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看到這個兒子是真心的悔改,他承認自己錯了,「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他向父親認錯,這時回頭的浪子,他心中想到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但你是否能收留我作你的雇工?我們來思想這幾個問題:你看見父親的反應嗎?你能夠體會父親的心嗎?為何他如此激動?因為他一直期待著孩子回家。雖然孩子拿了錢離開家之後就音訊全無,好像沒有這個家跟老爸爸存在,但這父親仍每天期盼孩子回家。我記得小時候,甚至到大學、到後來在台中工作,只要我每次要回台南,我的爸爸都會在路口等我,父親的心期待著孩子回家。我們繼續來看,就在孩子承認自己的錯,向父親說我不配作你的兒子,他本來心裡還要想說,你能否收留我作你的雇工?把我當成一位雇工,讓我可以回來工作,來贖我的罪,這是他心中的想法,可是父親沒有讓他說完,路15:22~24 22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23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24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父親想的不是,你拿去的錢都花完了,第一個不是跟他算帳,而是在想,我的兒子回來了,本來一出門就已經好像不存在、好像失去了,但孩子又回來了,失而又得,所以他想到要慶祝,把尚好的袍子拿來、戒指戴上、鞋穿上,表示在爸爸眼中,他就是兒子,不可能把他當成一位雇工,雖然他現在渾身很髒、很臭、很窮,但爸爸眼裡就是兒子,就是尊貴的,父親為他披上尚好的袍子,恢復他的身分;為他戴上戒指,再次給他做兒子的權柄;給他鞋穿,讓他是尊貴的,父親看他是兒子,所以在這日子,爸爸甚至叫僕人把肥牛犢牽來宰來吃,因為這是慶祝的日子,他爸爸歡喜快樂,要慶祝這失而又得的兒子,猶如死而復活的又回來了,所以在爸爸眼中兒子的價值,超越失去的金錢,我們剛才所說的,他沒有一開始就跟他算帳或嫌他臭、髒,要他先去消毒或清潔再來見我的面,不但沒有嫌棄他,反而擁抱他、親他,反而為他披上袍子、戴上戒指、穿上鞋子,不論他變得多糟糕,都是爸爸心上的人,這不是用錢可以計算的。有一次有位輔導他在書中寫著他所帶領的孩子,他輔導他的情況,這剛好在我們昨天的活潑生命裡有分享這篇短文,我覺得這篇短文很好,剛好也可以說明這回頭、悔改的浪子的情況,我就把這孩子悔改的情況節錄與大家分享,這裡面提到洪弟兄在服事青少年時,我認識了很多孩子。在與孩子們生活時,我深刻體會到「孩子們不會變成你理想中的樣子」,沒有一個孩子會因為「振作一點吧」、 「好好讀書吧」這種話而改變,人要受到感動才會改變。有一個孩子,他的家庭狀況很不好,並因為無法控制怒氣,常引發衝突。我把他帶回家,供他吃住、一起玩、去退休會徹夜禱告,他卻絲毫沒有改變。有一天,警察局打電話給我,我急忙趕去,才知道那孩子又出手打了許多人,因為有前科,所以無法直接釋放,我一連幾天去向各個受害者道歉,好不容易才達成和解,把他帶出來。孩子可能也感到抱歉,悄悄地跟在我身後,小聲地說:「對不起。」過去不管我多麼認真禱告,都無法使他改變,竟因我回答他的一句話而全然改變,那句話是:「沒關係。」(書名:沒有一件事照我的意思/洪旻祺)我看到這段時我心中有很深的感觸,請問:如果是您的孩子,在外面惹麻煩,您會怎麼反應?你可能會氣得不想跟他講話,聖經中很有名的一段:押沙龍殺死了他的哥哥暗嫩後,躲在他外公那裡三年,後來回到耶路撒冷,有兩年之久,他的爸爸-大衛王都不跟他講話、避不見面,有時我們人的反應會是如此,但天父的反應很奇妙,不是我們所看到耶穌講浪子的比喻,父親的反應就像這位輔導哥哥一樣「沒關係」。天父的愛和我們的反應不同!天父沒有在意我們是罪人的身分,沒有在意我們靈魂的污穢,當我們願意悔改時,耶穌的寶血就洗淨我們的罪,使我們汙穢的靈魂變得榮美有價值,並且眾天使、天軍要一起歡喜快樂,因為有一個靈魂回到父的懷抱!不論是國王或乞丐,每一個靈魂的價值,對天父而言都一樣的寶貴!三、歸回:這位浪子回來了,除了前面所說的歡喜快樂的慶祝,這時候出現大兒子反應,路15:25~32 25那時,大兒子正在田裡。他回來,離家不遠,聽見作樂跳舞的聲音,26便叫過一個僕人來,問是什麼事。27僕人說:『你兄弟來了;你父親因為得他無災無病的回來,把肥牛犢宰了。』28大兒子卻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就出來勸他。29他對父親說:『我服事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30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他一來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31父親對他說:『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32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大兒子為什麼生氣?因為覺得爸爸不公平。“不公平!不公平!”
你是否也曾有大兒子心態?有時候我們會聽到、感覺到,甚至我們自己曾有這大兒子的心態。另一層面的浪子:雖然大兒子在家裏,卻像雇工一樣不快樂,不明白父的愛;不體會父的心。無論是跑到遠方或是在家的浪子,我們都不要作浪子,我們都要回家,要體貼父的心,天父敞開雙手,歡迎每個孩子回家。耶穌講這個比喻對當時的法利賽人、文士、宗教領袖說明,不論是大兒子或小兒子,都是天父所愛的、都是主耶穌的救恩所要救贖的,同樣的今天,我們除了透過這篇信息來思想,不論我們是作肉身或屬靈的父母,我們如何看待每位孩子?我們可以透過這篇信息來反思,我們是看重那乖巧、聰明的或漂亮、英俊的、錢賺的多的,還是每個都寶貝?求神讓我們體會到天父的眼光及心,今天無論是大兒子、小兒子、富足或貧窮的、以撒或以實瑪利亞、撒拉生的或夏甲生的,或是以色列、外邦人、白種人或黑人、為奴或自主的、男人或女人、在俄羅斯或烏克蘭的人、在台灣或中國、漢人或原住民當中,在神的眼中,每個靈魂都是寶貴的,願我們體貼到天父的心意,並回應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