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約翰福音 7 : 37-53

節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

禱讀聖經2022年2月26日(週六)約7:37-52

頌讀(大聲讀聖經):約7:37-52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今天所讀的經文,可從三方面來默想所發生的事,帶給我有哪些提醒:
(一)生命的水要到哪裡取:舊約「撒迦利亞書(第十章)」特別強調守住棚節與雨水是有直接關係,所以猶太人在守節的七天,都有「倒水」或「撥水」的禮節;水或雨水將成為住棚節重要的主題之一。當耶穌在節期的最後一天,在聖殿裡站起來,高聲向眾人公開宣講「活水」的福音信息,祂告訴眾人說:「人若渴了,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從他腹中將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7:37b-38)言下之意,若想要取得生命的活水,唯有來信耶穌(受聖靈洗)才能得到。
(二)群眾因耶穌而分裂:眾人因為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蹟,及聽見耶穌所說的「活水」預言,使這些群眾產生不同解讀,分了很多派;有的人說耶穌是摩西所預定的那一位「先知」(約7:40),也有的人說耶穌是「基督」(約7:41a),另有一些群眾懷疑或否認耶穌是基督(約7:41b-42)等;因大家的解讀不同,造成群眾開始分裂。正因這樣分裂,有些群眾起來支持耶穌,致使這些猶太教領袖不敢在大庭廣眾下捉拿耶穌。
(三)宗教領袖因耶穌也起內鬨:從二件事可看出,這些宗教領袖間也因耶穌起了內鬨:(1)派出去捉拿耶穌的警衛,竟沒有把耶穌帶回來交給祭司長及法利賽人,警衛反而對他們說:「從來沒有像祂這樣說話的。(約7:46)」,代表這些去捉拿耶穌的官員,聽了耶穌的話,覺得很有道理,就沒有捉拿耶穌;法利賽人便責備這些官員,難道你們也受了「迷惑」嗎?(2)另有一個官員名叫尼哥底母,他也幫耶穌說話(約7:51不先聽本人的口供,不知道祂所作的事,難道我們的律法還定祂的罪麼?);尼哥底母所說的話,完全是符合舊約教導及羅馬人的法律,反而是這些宗教領袖的回答,顯出他們故意無知,加利利海附近曾出現過先知,如:以利亞及約拿等先知,難道他們不知道。(約7:52)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猶太人看重住棚節這事是正確的,他們的祖宗曾因在曠野居住了四十年食衣住行都平安、順利,也有足夠雨水讓他們過日子,猶太人為了紀念這些事才守住棚節。主啊!祢知道這群百姓的想法,所以祢在他們守住棚節最後一日挑戰他們,讓他們知道守住棚節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就是要來到祢這裡取「活水」,因祢賜的生命活水,人喝了生命就不會再渴。祈求主幫助我更深的認識主所說過的每一句話,不斷反覆思考,將它牢記在心,實踐出來。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約7:39「耶穌這話是指著信祂之人,要受聖靈說的;那時還沒有賜下聖靈來;因為耶穌尚未得著榮耀。」當我們信主耶穌後,生命中就已經有了聖靈的內住;聖靈會對我們說話,這是現今的基督徒需要有這樣的認識,且去感受聖靈的同在。我們不只是信耶穌而已,更重要的是去經歷「聖靈」在生命裡的運行,若沒有這樣的體悟,那信耶穌的人與猶太人例行性過住棚節的意義就沒有二樣,人的生命也不會因受浸禮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