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使徒行傳 11 : 1-18

使徒和在猶太的眾弟兄聽說外邦人也領受了神的道。

福音臨到「萬民」的開始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1/12/26/act-day19

【經文】使徒行傳11章1~18節

當彼得和他的同伴從哥尼流家回到耶路撒冷教會後,馬上遭受到那些奉割禮的門徒們的質問。這些受割禮的門徒們,帶著猶太教中以嚴守律法來取代敬畏神的信念,進入基督信仰中,所以,他們質疑彼得的重點,不是反對彼得傳福音給外邦人,或是外邦人可不可以領受聖靈,而是反對彼得違背猶太人的傳統。

路加,在這裡特別將彼得見異象之後,拜訪哥尼流一家的事情重複述說一遍,是有他特別的用意。而寫書的人想要讓讀者感受到重點,「重複」是很好的方法。因此彼得造訪哥尼流的事蹟在教會歷史上的重要性,乃在於是救恩臨到外邦人,以及猶太信徒接納外邦信徒的啟始;也是教會落實大使命讓福音臨到「萬民」的開端。

從這段經文中,我們看見神祝福外邦信徒,如同祝福猶太信徒,二者並沒有分別。神也賜下祂的聖靈給外邦信徒(參15節),如同給猶太信徒;神也同樣使用外邦人傳揚福音(參20~21節)。這兩項見證,不論是對耶路撒冷教會的猶太信徒,還是歸信主的外邦人來說,都是同樣無法否認的事實。所以神的救恩是給猶太人,也是給外邦人,神與外邦信徒同在就如同與猶太門徒、使徒同在一樣。因為不論是猶太信徒還是外邦信徒,都是基督徒─基督的跟隨者。

弟兄姊妹,基督信仰最獨特的地方,是跨越了人的身分和地位、種族和文化。我們身為祂的跟隨者,應該積極地效法祂的樣式,接納、包容這個多元文化的社會,並跨越攔阻,去親近、了解彼此間的隔閡,才能將神的道傳給他們,與他們一同領受生命之恩。

【回應】
主耶穌!
幫助我有祢的眼光來看待我身邊不同的族群、我心中無法親近的人;
我相信祢已經拆毀任何隔斷的牆,
求祢給我祢的眼光和愛,
放下自己,
成為傳揚祢福音的人。

【禱讀】
羅馬書1章16節
我不以福音為恥;
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
要救一切相信的,
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