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創世記 25 : 1-6

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

20211219主日講題:邁向二春還是新挑戰?-五味紛雜的現代重組家庭 講員:鍾信仁牧師

20211226主日講題:聖誕佳音-絕處逢生的盼望與幸福 講員:劉慈惠教授
金句: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他就應允我,使我站在寬闊之地。(詩118:5)
苦難--生命難以避免的訪客,它是不請自來,很多時候是在我們沒有預備時就來了。伯5:7 「人生在世必遇患難,如同火星飛騰。」如果你年紀比較大,你可能經歷到的火星飛騰比較多;年紀比較輕的,並不見得可能就會沒有或比較少,但這是人生的事實,好像有時候我們眼前問題解決了,似乎總還有大小不等的困難在未來。但在我個人的生命的經歷中發掘,生命中有上帝,困難中有盼望,人看不可能,神帶領我們走過。詩118:5 「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他就應允我把我安置在寬闊之地」。賽55:9 「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這樣的高過是講到神一生的帶領,是高過不是我們所想的,祂的意念是高過我們的意念,所以這位神,無限的神,永恆的神,祂是如此的愛我們這些渺小的人,可是有時是透過苦難、困難、生命的風暴,才能夠真正的經歷到,主耶穌祢如此偉大,可是祢眷顧我們這麼渺小的人,所以我覺得在人生中,當我們願意去盡自己的全力,神負我們生命的全責,很多時候是我們不願意去盡自己的本分已經放棄自己了,可是神沒有放棄我們,祂會透過周遭愛你的人的禱告,把你帶到神的面前,神永遠負我們生命的全責。在前陣子我在信息分享中,在一次很難過的當中,我就跟神講說:神啊!這輛車我開不動了,我不要開了,我要下車了。但在第二天早上,當我安靜在神面前時,神就跟我講說:孩子,這車還是要你自己開,因為我們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可是你知道嗎?主耶穌,祂不是主要開這輛車的駕駛,祂一直都坐在副駕駛座,主耶穌跟我說:祂從來沒有要下車,不論我車開得如何,祂從來沒有要下車,祂永遠都在一起。這是我上周非常深刻的經歷,我就知道說,主阿!在最挫折的時候,我要選擇順服祢,因為我知道你沒有放棄我。我在生命中有很多絕望,以今天後來神帶領我走上家庭教育及親子教育的服事的路,我覺得在今天的一個分享中,我最可以說的一個風浪,就是我開始跟我先生在美國念書時,被宣判雙雙不孕的絕望,不只是我不孕,我先生也不孕,我們在1985年在美國念書時結婚,我自己本身事念兒童教育的,我就很喜歡小孩,所以喜歡小孩的人,就是最希望有天我可以生個孩子來實驗看看,所以我常說我生平無大志,就只想當媽媽,我沒有想到說我有天會當大學教授或是去念博士學位,我就想說孩子很可愛,生命很奇妙,可是上帝好像就透過我們再次的檢查中,當我們嘗試一年之後,一直都沒辦法懷孕的時候,到大學裡最棒的醫學院附設醫院檢查時,醫生先後宣判我們不孕,這歷程很長,我也跟神禱告說:主啊!如果祢覺得我適合當媽媽是好媽媽,那就求神讓我有機會可以當媽媽。我覺得給我的個性就跟我的名字一樣慈愛、恩惠,我覺得我應該會是一個好媽媽,可是這樣的禱告,神好像都沒有應允,當我看到跟我同期結婚的人,一個個都當媽媽的時候,我的心除了為她們歡喜之外,其實我的內心其實是更傷痛的,我說:主啊!為什麼我不能當媽媽?但是這樣的禱告就像我們今天詩歌唱的,即使是在困難之時也不要放棄禱告,因為神有祂的時候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在1988年我們從美國回來,我先生就進入交大教書,我進入現在清華大學的前身就是新竹教育大學教書,我仍持續的禱告,以前每個月就很希望月經都不要來,可是每個月都來,即便我去藥房買了驗孕紙,每次驗每次都失望。當回到台灣時,很多人都跟我講說:老師,妳要去看中醫,西醫沒有用,中醫有用。我也曾想過,可是我就沒有行動,我覺得很忙、沒有時間,那時我就放在禱告中,有天當我忙到我從來沒有去想到我的月經沒有來的時候,我突然想到我的月經沒有來,會不會是懷孕了?在這之前有件奇妙的事情就是臨到我們生命的事情,其實都不是偶然的,因為有天當我在禱告的時候,上帝透過聖經說話,太9:20-22 「有一個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來到耶穌背後,摸他的衣裳繸子;因為他心裡說: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癒。耶穌轉過來,看見他,就說:女兒,放心!你的信救了你。從那時候,女人就痊癒了。」那時候起,那女人就痊癒了,我那天讀這經文的時候,心中有說不出的平安,我不曉得上帝是要醫治我在美國開子宮內膜異位的病症,這個病症其實是會一直再長回來,若沒有在半年之內懷孕,這病症會反覆復發,我不曉得上帝要醫治我的子宮內膜異位還是不孕症,神的意念高過我的意念,但我心中有說不出的平安,我覺得人的一生最需要的就是在困難中的平安,很奇妙的是在那個月我突然驚覺我的月經沒有來的時候我就跟我先生說我們去醫院檢查,我就沒有再去買驗孕紙,因為台灣很多東西都講求「快速」,到了醫院醫生說:請妳躺下來。超音波一照,就說:太太,恭喜妳懷孕了。這對別人可能是很稀鬆平常的事,但因為就是在那個月,我讀了這段經文,我心中感受到平安,我知道是神給我的,所以當我在過程中,其實我有經過兩次差點流產,我在學校上課時,我就看到我的血從大腿那邊流下來,在慌張當中趕快到醫院去安胎,前後兩次,但若是神要給妳的,神必定會保守,所以後來這個孩子就平安生下來了,我就把他取名為惟恩,惟有上帝恩典。在左上面這張照片是我在待產的時候,我常常覺得我們生命中有很多的祝福都是透過痛苦來的,但神並沒有要我們去白白受苦,但生命層有些苦是神允許的,透過痛苦神就要帶下生命的祝福。在右上這張照片就是我跟我先生倆人買了提嬰兒的籃子,就把嬰兒提回家了,我們就開始了新手父母的實習,神就開始讓我練習在專業上這孩子身上,我有一個孩子可以實驗了,我已經很滿足了,但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後來在我們老大八個月時我再不預期中發掘我身體好像不舒服,我其實從來沒有想過我又懷孕了,但那次當我吃了很多的抗花熱的藥時我才驚覺好像是懷孕了,到了醫院一檢查,醫生說:太太,恭喜妳懷孕了。但其實兩次的孕程都不順利,很多人跟我說:老師,妳已經是高齡產婦了,妳又吃了這抗過敏的,不該吃的藥,妳要去做羊膜穿刺,看看這孩子正不正常,但在基督徒的生命觀跟一般人是不一樣的,我覺得我即使知道他不正常,我也不能把它拿掉,因為生命是神給的,所以我就憑著信心把孩子生下來。下面這張照片就是我們家老二,就是這樣開始了,當我回首的時候我覺得神的意念高過我的意念,我才知道有一天神要用我的專業及信仰去見證家庭、父母,在神的引領之下我們可以成為神所喜悅的樣式,祂就開始讓我不只是有一個孩子可以去實習,神讓我有機會可以去處理手足的衝突,所以神讓我經過這樣的兄弟的熬練過程中,我知道其實是有方法的,所以我就開始踏上了這養育孩子的學習,我覺得很多時候,人生路徑的延展是不預期的,我其實從來沒有想到我要再次的出國念書,在我自己的計劃中是沒有的,所以為什麼我們的生命交給神你可以放心?因為祂所帶領的路永遠是能夠幫助你活出最好的你。生子後的人生路徑:在我生下老二後沒多久,學校就來封公文說,在大學教書的老師,若沒有博士學位,可以再去進修念博士學位,我那個年代並非每個大學老師都有博士學位才能夠進大學教書,那時我先生就鼓勵我說:妳要不要去試看看?我那時候在學校是當講師,我覺得當講師我就很滿意了,我有兩個孩子,我並不在乎這些頭銜,但神有更深的美意,其次與我先生的交談中,我想上帝也是透過的先生來提醒我,後來我就決定要去試看看,我就填了研究計畫,然後神就允許就接受了,我就拿了留學獎學金,我就想說我如果要念就要到美國去念,要找一間很好的教育學院,我去學神要我去學的東西,所以我就申請到我先生去念的博士學位的學校,因為那間學校的教育學院很好,所以在1994年時,我就決定出國讀書,但決定要出去讀書的時候就有一個兩難,就是我的老大大概四歲多;老二剛剛滿三歲,我就想說我要把孩子離在台灣請我爸爸幫忙帶,然後快去快回,因為唸書其實是很辛苦的,我念兒童教育,我知道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如果他不能同時有爸爸媽媽在身邊的話,那誰比較重要?媽媽。因為神造男女有別,所以我就很堅持說:如果我不能把我兩個孩子跟我一起帶出去的話,那這個博士學位我就不要念了。我爸爸是小學校長退休的,他講不過我,最後還是跟著我出去了,我就帶著兩個書童就到美國去讀書了,我出國的時候我真的很感恩,其實我後來可以完成這個學位有很多人的幫忙,就是我婆婆後來有段時間就是出國跟我爸爸交換,我先生有一年也是拿著研究計畫,然後到美國一年陪伴。我們生命其實長成到這樣,你回頭想,其實有很多人都是上帝差遣來幫助你的,你不是孤單的。人生當中有熟輕熟重的選擇,取捨的掙扎,我們人靠自己是無法作出最明智的決定。很多時候,你覺得你作出很明智的決定但走一段時間會發覺,糟糕!做錯決定了,人生已無法重來了。所以為什麼生命中有上帝這麼的棒,因為我們看不清楚,所以我堅決携幼子同行,是非常的辛苦也有很多的眼淚,但神在這過程中學習如何靠主堅韌,而非靠自己。我們家這個兒子,因為在我還沒出國之前就花很多時間陪伴這兩個孩子,我知道孩子的成長很需要父母陪伴,當我出國到那環境之後,老大那時快五歲,他看我每天都很忙,幼子提問:媽媽你在忙什麼啊?我就想說我要用他能夠了解的語言來跟他對話,我就想問他說:媽媽在忙、在學習如何作為好父母?回去之後我可以教很多爸爸媽媽。我們家老大四歲多的頭腦就跟我說:媽媽好好笑喔,這個也要學。對孩子小小的頭腦而言,這哪需要學?然後我就跟他說:那好父母長什麼樣?四歲孩子怎麼想?他就跟我說:很簡單啊!陪他們吃喝玩樂、講故事、陪他們睡覺。在我們那個年代其實很忙,那時候好像不是這樣在養小孩,可是你是很愛孩子的。在不同的年代,父母愛孩子的方式不同,洋、華人養孩子的方式也不同。當他稍微大一點的時候,他就說:媽媽還有一件事,就是不要隨便生氣。這走到每位父母的心坎裡,我們常常生氣,孩子讓我們失望時就會很生氣。其實心理學家、教育學家,透過很多研究、理論講的事情及答案也不過是爾爾,所以為什麼主耶穌跟我們說我們要回轉像小孩子的樣式,因為小孩子是最接近天父的心,所以在這樣的對話中,不斷跟孩子對話,我們兩個孩子你可以看到,在床上我每次睡覺前我一定要帶我的孩子講故事,讓他們在很滿足、安心的情況下,為他們禱告之後進入睡夢鄉。兩兄弟也常常能夠一起講故事、談話,我覺得關係在我們一生當中非常重要,但關係不能夠說我們坐下來之後在建立關係,而是在日常生活的互動中,點點滴滴養成的。我家兩的孩子非常不同,老大很好動,老二比較安靜一點;老大很有人群的魅力,老二喜歡自己一個人玩,所以老二很謹慎,老大很粗枝大葉,所以弟弟很喜歡管哥哥,在小時候很常上演的戲碼就是,弟弟會說把哥哥送給別人,哥哥也會說把弟弟送給別人。真的能夠送得出去嗎?不行。就在這困難之中,神引導我,透過專業、神所給我的智慧,我慢慢去學習如何去解決一些手足間的衝突。解決衝突其實是比較消極的,更積極的是鼓勵他們如何彼此相愛,能夠看見彼此的優勢、彼此的好。養成與孩子聊天對話的習慣,就像我們到主耶穌面前,我們要常常跟主耶穌說講話,我們與神的關係就是這樣養成的,我就發覺,其實我們跟孩子的關係、夫妻間的關係也都是這樣,要常常對話。我們的孩子已經一個32歲、一個31歲半,我就發覺這樣的一個自然中聊天的習慣好受用,如今他們在美國工作,我們仍照樣的親子關係,我今天透過三個故事跟大家分享,關係有多重要?我們華人出國讀書,我自己在還沒有出國之前,在大學教書的時候就是在教親子教育,因為我對人非常感興趣,所以我出國之後我就在想我們華人其實是非常棒的民族,我們會很願意為孩子犧牲、為孩子作所有的一切、願意克勤克儉把所有的錢讓孩子去念書,作他可以作的事,但是就我們華人文化有它的盲點或弱點。我們最近在社會上看到很多的新聞,就會知道很多父母愛孩子,養出了媽寶,到了他長大他無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我出國念書時我博士論文就是專門研究華人的文化,用在親子教育時,不是把西方的方式完好不動的套用過去,因為人在當父母時也有華人文化的影響,我們該如何把優勢發揮到最極點,然後把弱點的部分,用神給我的價值,就是教養孩子,使他走當行的道,讓他一生都不偏離。所以我在談親子教育的時候,我都是把人放在我們的情境、文化、家庭角度來看,這三個故事你可以去想看看你的生命中有沒有類似的經驗。
母子對話之1:被瞭解有那麼重要嗎?
我常常跟孩子對話,有時候孩子的對話我會把它寫下來投稿,我會在上課時跟學生分享、出去演講時跟家長們分享,就是用故事的方式。孩子被了解很重要,我們今天這麼大了你覺得你需不需要、想不想要別人了解你?每個人都會很需要別人了解,孩子也是。然後有一天,我就是常常跟孩子聊天,到禮拜六就不上課的時候,時間比較多,我就會躺在床上左邊一個,右邊一個,那一次的聊天當中呢?這個我寫了一篇文章,在我的書裡面,標題叫做「被了解有那麼重要嗎?」這是一個無意當中發現了,那個禮拜六早上我就跟我們家兩個孩子說,我說,哥哥跟小貝,你覺得你被了解有什麼重要嗎?那種就開始用?我們家孩子就問我說,媽媽你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我就說我最近在學校上課,我跟大哥哥大姊姊在談這個議題「被了解有什麼重要?」,然後我們家孩子他們有時候你親子關係好的時候呢?就是可以很輕鬆的。對談,孩子不怕跟你講一些你不喜歡聽的話,但是你可以趕快引導再繞回來在正軌上。然後,我就想說,我當然也可以去問別人啦,可是你是我的孩子?我想要瞭解你是怎麼想這件事情,那我們就開始就陸續跟我講。他們認為,孩子被了解有什麼重要,後來這件事情之後就把它寫下來,我如果沒有寫下來,可能也忘記他們講的話這麼的經典。其實,學術的研究也不過是爾爾,很多的理論我們用不出來感覺很好,可是離我們很遠。可是從孩子口中說出來的話不得不佩服,為什麼主耶穌要我們回轉向小孩子的樣式,當他們的心裡沒有被污染的時候,他們的心是最近最接近神的。我們家孩子就說,因為孩子如果被瞭解,爸爸媽媽就可以幫助他發揮他的錢,還有他說,如果爸爸媽媽瞭解孩子,會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想要獨自一個人,什麼時候他想要有人陪,還有爸爸媽媽瞭解孩子,他會知道他被誤解的時候,他明明沒有做一件事情,可是被老師誤解,如果爸爸媽媽瞭解了他的傷就會被醫治,然後他就可以恢復正常,他不會一直留在罪惡感中,這一句話是,我們家老大說的,他平常是位很樂觀的孩子,是他們班上的開心果,他很喜歡逗別人笑,為什麼這樣的孩子會講出這樣的話?當他誤解的時候,若父母瞭解,可以讓他的罪惡感不會一直留在心裡面,是可以恢復正常,有時候太高估孩子自我療癒的能力,如果他那個痛處沒有透過一個重要他人,很多時候其實是父母,很多時候是教會的青少年輔導,有時候是牧師,因此他信任你願意幫他的傷口打開整個面積,我們的主耶穌不就是這樣嗎?因為我們知道耶穌愛我們,我們就願意幫我們生命當中最不堪的部分帶到主耶穌的面前。這個事情是怎麼樣?後來原來就是在前幾天我去學校接他放學的時候呢?我們也是有事沒事就這樣子聊,我告訴他我在學校發生的事情,然後他一開始是嬉笑的,沒有什麼事情,後來就問到他一個關鍵的問題,所以你知道父母跟孩子相處的時候問到關鍵事是非常的重要,我就問他說,這天上這個課的時候,你有沒有講話。為什麼問這樣的話呢?因為這個老師不太喜歡太喜歡說話的孩子,其實我們家老大在這個老師的眼中是一個頭痛人物。所以只要學校課上有什麼事情的時候,他就說,惟恩你不要講話。所以有時候上這個課之前,我就會提醒他說,哥哥你記得今天上某某老師的課一定要特別注意,不該說話的時候不要說話。但都是說:媽媽,我知道,可是有時候回來的時候我們問他說,哥哥你今天有沒有被老師點名說話,就是被叫起來。他說,有。因為他知道你不會罵他。他只會告訴你說,哥哥要再注意一點。所以有時候,當我們如果孩子做錯事情,我們就罵他的時候,他以後有事就不會跟你講。但是你還是要引導他,有時候說有,有時候說沒有,媽媽我今天很乖。他說,這一次呢?就是他們那天上課的時候,他們下課時就玩得很開心、很嗨,全班就鬧哄哄的,這些孩子我當年出國讀書後回來,他們英文就比較好,他們進到新竹的一個國立實驗中學,雙語部就讀,這些孩子基本上就是從美國回來的,不太懂的華人文化的雙關語,老師上課時他們鬧哄哄的,結果老師來上課的時候看到教室鬧哄哄就說了一句反話,我不曉得你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會不會講反話?老師就說:今天這麼吵,那就不要上課了。老師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們要安靜。那這些從美國回來的孩子懂嗎?不懂。他們說:喔!好棒,我今天不用上課了。老師就沒有台階下了,一氣之下就去到辦公室,這些孩子也不知天高地厚,後來等到他們導師從教室經過看見上課時間為什麼沒有老師在裡面?問了原由之後,原來如此,那你們剛才有講話的人要下去跟老師道歉,請老師上來,結果他們就幾位孩子下去,這位老師一上來之後,就直接指著我們家老大說,惟恩你為什麼沒有下去?意思是什麼?每次做錯事,一定都有你徐惟恩的份,這刻板印象。很多時候刻板印象會讓人被誤會,可是我們家老大有時候控制不了自己,但他是誠實的孩子,他就跟老師講說,這次我沒有吵,他那次沒有在行列當中,可是老師就不相信,老師說你一定有,每次吵都有你。他就二話不說叫我們老大去後面站著,我們家老大很乖就去後面站。可是當他被這樣處罰的時候,他心中其實是很冤枉的,他也無法去抗拒權威,因為我們華人的社會是非常講究權威的社會,這件事可能罰站完就過去了。那天開車回家的時候,若我沒有養成聊天的習慣,其實他也不會跟我講,後來當我問到的時候,我說哥哥,某某老師的課還好嗎?我從後視鏡看出去,看到他沒講話了,知道有事情發生了,當下我還是要等待,我看他眼眶已經紅了,我等待一段時間後,我就說:哥哥你現在可以跟媽媽講了嗎?原來就是這件事。他就跟我說:媽媽,老師只喜歡聰明的孩子。他會講這句話就表示他覺得自己不聰明,我說不會啊!你也很聰明。他為什麼會這樣界定聰明?因為他弟弟看得見的讀書,讀的比他好。每次上台領獎時弟弟都有份上台領獎,哥哥都不會有,但因為我不比較孩子,所以他們不會覺得怎麼樣,因為每個孩子都有他們的優勢,但在某個層度上需要,會覺得老師罵他、老師不喜歡他,因為他不聰明,要把這解套說:哥哥,你也很聰明。你要原諒老師,因為老師被過去的你所框住了,但為什麼會這樣說?因為有些父母可能會到學校找老師算帳,基督徒父母的處理方式就是會不一樣,我就說:你要原諒老師。等到我車子開下來之後我就去後面抱抱他,我就說:哥哥,你是很棒的孩子,你很聰明,你有上帝給你的聰明。他就恢復他的能力了,他就不繼續留在罪惡感中,這件事我有寫在我的書上講到被誤解的感覺很痛。我想我們不管年紀多大,當被誤解時心裏都是很痛的。但是需要有一個關鍵的時刻及機會,我們可以撥雲見日,重新出發,瞭解之路,不嫌遲。
母子對話之2-媽媽,你的工作很少人有哦?
是孩子到了十六、七歲時,我跟我們家老大聊天,就說:媽媽你的工作很少人有喔?我說:不會啊!現在很多大學老師都是女的。他說:不是啦!我是說:你教別人做爸爸媽媽這件事。你有沒有覺得爸爸媽媽很了解你?我們就聊天聊了很多,他說:媽媽有天我結婚有小孩,我一定要交給你養。我說:不可以!媽媽要去美國讀書的時候,阿公、阿嬤就是要把你們留下來給他們帶,我就說不用。孩子不只是身體長大,孩子的心理、情緒、自信心等等,是很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助。他說:喔好吧!那以後我取一個幼教系畢業的。孩子的觀察是很敏銳的,他這樣說我都不知道他腦瓜子在想什麼。
母子對話之3—媽媽有對你這樣說話嗎?
即使我是專業在親子教育,告訴別人要如何養孩子,可是只要是人都會有閃失的,大部分時間我都是很好,都是用孩子需要用的方式來養育孩子,可是有時候我也會有擦槍走火的時候,我會去跟孩子道歉說:對不起,請你原諒媽媽。所以我們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做示範,我跟我先生有時候會有吵架、衝突時,我們不會大吵特吵,但當我們比不說話時我們的孩子會知道爸爸媽媽之間有衝突了,因為家裡的空氣頓時就凝凍了,但當我們彼此講話的時候就恢復正常了,這樣的例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多,今天我先生陪我出來服事,也是因為我們走過很多的絕望,但神修剪我們,讓我們有一天按照亞居拉和百基拉一起服事,其實我們在2015年神就呼召我們,雙雙從大學提早退休,神有要我們走的命定,我就覺得有這樣一起服事的甜美是透過很多的絕望,很多不同被修剪而來的。有一天我們老大,他是個性比較強的孩子,他其實到今天會如此同理是因為我常常與他對話、常常跟他說我心中的想法,有一次是在吃飯時不小心把什麼問題就出來,我家老大講話非常衝,那時候衝不只是讓我覺得很難過,他其實是對著爸爸衝,我聽了就很難過,然後我也沒說什麼,但那幾天我就很安靜,我們家老大應該也知道媽媽這兩天很安靜,等到那天我就只到很合適的時間,等到我去他們去上學時,弟弟先下車了,我就說:「哥哥,你等一下。媽媽有話要對你說。」我就跟他說:「哥哥,你有沒有注意到,媽媽這兩天很安靜?」他說:「有。」「你知道是什麼事情嗎?」後來他講到點了,我說:「對,不管你到多大,有一天你比媽媽懂得再多,你都不能用這種態度跟媽媽講話,因為我永遠是你媽媽,媽媽都沒有用這種態度跟你講過話,那你為什麼用這種態度跟媽媽講話?這樣媽媽很難過。」他就哭了,我也哭了。然後我們就做了個禱告,他就跟我說:「媽媽,對不起。」這樣的關係是一次次的修復,是讓孩子知道這關係是非常真實的。所以在我走親子教養這條路30多年來,我深深感受到親密關係來自勇於脆弱,你不需要在孩子面前假裝剛強,因為你勇於脆弱、承認自己的不對,其實你就不怕受傷害,你也不會被冒犯,孩子也知道從父母的示範中,學會面對人生風浪的能力。一個家庭的成立,神是造了亞當、夏娃,父母是一樣的重要,但母親跟父親的角色不同,我們做父母都不完全,爸爸不完全,尤其是華人的父親,我有個很深的負擔,我相信我們有天華人的父親起來的時候,家庭就會起來了,雖然學親子教育,到處去演講,到處去的都是媽媽比較多,所以演講完,媽媽們會跟我講說:「老師,你今天講得很好,可是需要聽到的人不在。」我說:「沒有關係,就是由你開始。」我這下面簡單的講一個見證:我先生曾經去過一間教會,被邀請去講『父親下寶座』,其中一個重點是,爸爸的角色是跟媽媽是很不同的,爸爸跟孩子衝突也是不同的,基本上來說,三個親子風暴斷線點:
1. 器:執著在過去的框架-經驗、期望、社會的價值。
2. 氣:未達自己期望的憤怒。
3. 棄:因失望放棄孩子、失去高度。
雖然我們夫妻倆不一樣,但因著爸爸去檢視自己的器皿、怒氣、放棄,到了今天跟孩子的關係非常的好。我覺得我一路這樣走來陪伴/了解/敞開/坦誠愛/信任/安全感,從地上延展到天上一生的安全護網。一生的護網不是讓他唸最好的學校、有很多的錢、讓他成名,而是一張看不見的,耶和華保護的網,所以你看他們父子關係是很好的。因為我從小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帶他跟我出國讀書,所以他們思考的語言是英文,在他們高中畢業之前他們知道不可能留在台灣唸大學,他們也很獨立,所以他們就申請到美國唸大學,這過程也很長,看到神非常奇妙的恩典。我們家老大,神帶領他去DUKE大學,大一時(2008)我們帶他去報到,為他禱告、了解環境,我們就回來了,我們也沒有跟著他,因為我們都有自己的服事,我們很愛孩子但我們不跟孩子轉,我們不把孩子當作偶像,當他大四畢業(2012)時,我們去參加他的畢業典禮。我們家老二跟哥哥很不一樣,但他們彼此感情很好、非常會彼此欣賞,我想這就是神要我們去學習彼此相愛,一個很重要的聯繫,我們家老二很喜歡讀書,所以他從小功課一直都是第一名的,他高中畢業時上帝就帶領他奇妙的過程,他大概申請了很多長春藤的學校都被錄取了,後來我其實知道神對他有托福,他選擇去Harvard(2009),大四畢業(2013)也是一樣我們一起去參加他的畢業典禮。這過程中其實有很多陪伴孩子經歷他們在不同階段,困難與絕處的煎熬與跨越。絕處絕對是煎熬,可是這煎熬是可以跨越的,並非用自己的力量,下面我要講兩個例子:我們家老大,在大學畢業時,他人際關係很好,他的口條很好,但在找工作時是美國經濟不景氣時,連美國人都找不到工作,我記得在這漫長的過程,在他丟了40封履歷表的時候,終於有一封被通知去面試,過關斬將,到最後一關時到總部DC去面談後,他就跟我們說:「媽媽,我覺得我沒有希望了,因為每位面談的人都像歐巴馬一樣高大。」他也知道只能透過禱告,交給神。他從機場打電話給我,然後回到他學校時,他一路上覺得很好玩就是禱告,但當他真的到學校後他絕望到一個谷底。他就說:「媽媽,如果沒有怎麼辦?我真的很想要,如果沒有拿到工作的話,他可能就要回台灣。」回台灣不是一個問題,但他很想要去嘗試他在美國所學的東西,但很奇妙,後來他跟我講說:「媽媽,如果神要拿走就拿走吧!」這過程其實是很長的陪伴,他就放下了。後來周日去教會主日時,他就說:「媽媽,我今天聽了一篇很好的信息,我知道神會為我預備,如果祂不給我這個我相信他會再開啟祂的路。」結果隔天週一就接到公司的電話說:「恭喜!」他們給他機會,但這關過了之後還有下一關,所以他工作沒有多久,他公司是一間非常大的軟體公司,他的角色就是一個推銷員,要去把這幾百萬的軟體介紹給幾個很大的公司,要打給公司的CEO每次都被掛電話,後來鼓起很大的勇氣,即便像我們老大如此開朗的人,這被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一個創傷,所以他有一陣子上班沒多久就跟我說:「媽媽,我每天出門都要鼓起很大的勇氣才出得了門,出了門之後我都很想要車子來,撞上去我就死了,是不是就一了百了?」當他在太平洋的那一端跟你講這話時,你該怎麼辦?安全的活亡在神那裏,我就聽聽說:「哥哥,我們來禱告。」2012年那次我去美國去開學術會議,去找他,那晚我們就抱在一起,訴說了很多他的壓力,隔天早上起來時間到了我還是要回台灣,就讓他交給神,這段時間其實很長,可是我相信他在神手中,他也學習如何跟神建立親密關係,本來他說他一年都待不下了,最後待了三年,後來現在這份工作是他第三份工作,後來發覺他知道如果這三個工作次序顛倒過來他絕對活不下去,可是第二份工作是他在第一份工作的基礎上,第三份工作是在第二份工作的基礎上,所以他知道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我們家老二,從小就很優秀,他很少在一些事上遇上挫折,可是在他大學畢業之後在紐約找到一個還不錯的工作,工作二年半之後就想離開繁華的紐約去到肯亞,因為公司有給這個福利可以去第三世界國家做社會服務,他就決定要離開去到肯亞最落後的地方,他說他想要去了解他下個階段要怎麼走,要去求問神,八個月回來之後他以為他應該可以很快地找到工作,因為他覺得這階段該學的東西學完了,他以為會很輕易的找到工作,而他要找的工作是要比第一個工作還更有利益的工作可以學到更多不同的東西,但他沒有想到整整花了10個月一次次的碰壁,眼前看似有機會了也蠻適合他的,結果神將門一扇扇關上,關到最後時他就經歷他從未經歷過的挫敗,最後這如此有自信的孩子非常的挫折,我們也只能夠跨洋跟他一起禱告,等到他放棄希望的時候,有一間公司他第一次申請時第一關就把他拒絕了,居然回頭找他,這過程很長,後來他拿到的時候他真的知道是神為他開路,所以有時候神允許我們走過一些困難為的是要熬煉我們在人生路上需要的吸收,所以做父母的我很深的明白,我們再愛孩子,我們不能幫孩子,就像毛毛幫牠把蛹剪開,我們就需要陪伴著他,在了解當中陪他走過這段路。跟各位弟兄姊妹,如果有朋友還未認識耶穌的,你要知道有位天上的神,祂真的很愛我們,我們做父母的有時候很愛孩子,愛到捨不得孩子吃苦、掉眼淚,以天父愛的心,把孩子引到神面前,我們為人父母並不完全,但當我們願意用心揣摩、
身教可以使每天的生活,成為一張地圖,讓孩子看到父母真實狀況,也看到一條通往人生成長的路徑(畢德生)。這部影片是在2020年的母親節特別製作了一個節目,我是其中一位與談的來賓,他們就請他們的孩子錄了一段影片給每位媽媽來對媽媽的感謝,放這段影片給大家看看這一路來,一路眼淚、困難走來,我們孩子如何看他心目中的媽媽。其實放這段影片給大家是要讓大家知道,其實我們都不完全,我們都會犯錯,但神的愛讓我們不怕犯錯,何時軟弱、跌倒。從絕處到盼望的體悟,上帝知道什麼對我們最好,有時上帝沒有改變我們的處境,是因衪想要改變我們的心。衪對我說:「我的恩典是夠你用的,因為我的 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中顯得完全。」因此,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讓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後12:9-10)
1. 方法對了 原來可以不用生氣
2. 觀念通了 那就不用大驚小怪
3. 關係有了 大人小孩相親相愛
4. 眼界開了 不懂的事漸漸明白
聽聽接受培訓的學員怎麼說:1.課程中我很感動,當我回憶起兒時我是自己長大的,在成長過程中充滿了害怕與不安,也因原生家庭的關係,不懂得陪伴與教養,是個失敗的母親。感謝神引領我走過死蔭的幽谷,讓我的孩子沒有變壞;感謝聖靈引領我學習幸福教養課程,讓我明白父母的話語、讚美及陪伴很重要,在這當中也醫治、釋放我。求神繼續帶領我以生命影響生命,不斷成長突破。-2021士林 俞姊妹
2.慈惠老師講到「不要和孩子一般見識」,但在人情緒高漲時,真的會忘了自己的年齡。在幾堂課的反思,看見許多自己需要被醫治的地方,需要重新調整,才能好好面對孩子,知道自己必須從沮喪中恢復,能夠有智慧的心去說對的話,學好為人母的角色,才能將孩子引到正確的價值觀上。-2019台北場 曾媽媽
3.在課前,我覺得家庭氛圍不好,但也無力去改變。在課後,我了解了原因,且知道要從幾方面來改變,最重要的是從自己改變:溝通技巧、正向思考、正確的價值觀、傾聽、陪伴、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等。謝謝老師的教導和很多的見證,讓我覺得很有盼望。-2021士林 張媽媽
4.本以為這課程是針對青少年以下的家庭而開設的,但因為一位姊妹鼓勵我參加,使我在家庭教養上願意謙卑學習,並期待更新自己的眼光及盼望。我的孩子大四了,我也覺得自己的責任告一段落了,本想從婚姻出走,沒想到參加這課程,使我不得不在思想我的家庭課題。在課後我願意學習先將我的感思告訴耶穌,將心比心,而非抱著懸而未決的遺憾逃離令人窒息的婚姻。謝謝你們夫妻願意委身成為上帝的器皿,為家庭寶貴的價值付上代價。-2021士林場 李媽媽
5.我們深受華人的教育,在不知不覺中落入舊有的互動方式,造成親子、夫棄溝通的問題,但老師說願意改變永遠都不晚,神的同在讓我有勇氣跨越,培訓讓我更知道話語的重要性,我開始用心留意說話的方式,每當想說出反話時,會先停一下,現在家庭氣氛更和樂了,這是最大的改變。-2021高雄 蔡媽媽
6.每次課後的回家功課開啟了我勇敢說真話的療癒之旅:我察覺到過往一直沒有處理夫妻的關係問題、為著孩子而隱忍的心痛,最終傷了自己,也很自然地以報復性的手段傷害枕邊人。感謝課程幫助我在愛中說誠實話,能坦然無懼地向先生表達,他過往以不當的方法管教孩子時,我身為母親與妻子心中的挫敗與傷痛,同時也表達我能夠理解他的難處,明白他在管教孩子方面的無奈和不知所措。當我言語溫柔不帶批判說出時,先生沮喪的點頭默認,我適時安慰他努力想撐起這家的美意。現在我們家不再有嚴格的「教官先生」和擔心做錯事的「學生妻子」,在我腳踝受傷時,先生每天抱我上下床,也開始學習料理家務,很開心我們夫妻關係改變了。-2020,基隆幸福教養家長成長團體 何媽媽
一件禮物:
• 每個人一生所遭遇的困難都不一樣,但每個人所需要的盼望,卻是一樣的。
• 上帝賜下寶貴禮物--獨生愛子耶穌
• 黑暗沮喪中,主耶穌引領我們絕處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