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2021 希11:1
信就是對所盼望之事有把握,對未見之事有確據。(希11:1)
把握——多數翻譯把hupostasis翻成「把握」(assurance),帶有「自信」或「個人保證」的味道,彷彿信心需由感覺來決定,更成了一種個人的宗教體驗。今天人們喜歡說:「這是我個人的信念,不該強加給人。」 然而,hupostasis從來不是關乎個人內心的信念,而是一個科學和醫學的名詞,意思是「某物背後的基本事實」;「信」這字「表明那真實但隱藏的實情」。
希伯來書作者說真正的世界,不是我們眼前看到的這世界,而是以後會顯明的那世界,是人所盼望的「隱藏的實況」。因此,這信心不是個人的、主觀的、私底下的內在感受,而是按著日後要來的是個怎樣的世界,此時將之示範出來。
如何示範呢?首先,從耶穌的生命流露出來,接著是從跟隨主的人的生命顯示出來。這不是一種所謂的內心體驗,而是明顯的生命流露。這個生命按照一個事實而活,目前這個事實是暫時隱藏的,但很快就要顯明為真實。 原來信心並不是我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尋找對的感覺或正確的內心信念,乃是按照一個尚未顯明的真實來順服神的行事為人。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信心是一辈子的功课,而不只是因信称义和信而受洗时的信心,信心是在一个被坏消息充满的世界和生活中,对耶稣所带来的好消息的持续认同和把握。
比如在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否在失望和挫败中,不凭一时的眼见和情绪来断定孩子的未来,而是相信神单独对孩子的引导和祝福,从而在客观环境不能改变的情况下继续全力以赴。
这适用于所有的破碎关系和绝境,因为福音的意思就是神最终都会更新,一切的指望都不会落空,而当这个事实大过眼前的事实时,我们的身心灵才能健康和平安。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