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哥林多前書 2 : 1-10

弟兄們,從前我到你們那裡去,並沒有用高言大智對你們宣傳神的奧秘。

英雄、暴君與耶穌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1/12/12/英雄、暴君與耶穌

【經文】哥林多前書2章1-10節

貝多芬本來打算將他的第三號交響曲命名為《波拿巴》,呈獻給拿破崙·波拿巴。因當時法國人在宗教與政治上飽受暴政壓迫,貝多芬將拿破崙視為人民的英雄、自由的捍衛者。但當這位法國將軍自行稱帝時,這位知名的作曲家就改變心意,怒不可遏地譴責自己昔日眼中的英雄是個惡棍和暴君!他用力擦掉樂譜上波拿巴的名字,以致在原稿上留下破洞。

初代基督徒在政治改革的希望破滅後,一定也很失望。人們因耶穌而重燃對生活的盼望,以為從此再也沒有凱撒的苛捐雜稅和軍事力量的壓制。然而,數十年後,羅馬帝國依然稱霸世界。耶穌的跟隨者帶著恐懼和軟弱,眾門徒也不成熟,還發生紛爭(哥林多前書1章11-12節,3章1-3節)。

但不同的是,保羅所看到的超越了這些未改變的事物。他的書信以基督之名作為開頭和結尾,並通篇充滿基督的名。基督已經復活了;基督應許將帶著大能再臨;基督審判每一件事和每一個人。但最重要的是,保羅要門徒將根基立於耶穌被釘十架的意義和真諦上(2章2節,13章1-13節)。

耶穌的犧牲所彰顯的那份愛,使祂成為一位與眾不同的領袖。作為掌管世界的主和世人的救主,祂在十架的犧牲改變了一切。耶穌的名字將永遠被人所知,並要被人稱頌,超過萬名之上!

【思想】
耶穌如何有別於其他的領袖?
保羅提及自己的軟弱和恐懼,你是否感同身受?
耶穌如何幫助你解決這些問題?

【回應】
親愛的天父!
求祢幫助我從祢愛子的犧牲看見祢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