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1/07~11/13(第820週)
大直內湖教會24小時守望禱告網(第820週)
整體目標:全區歸主,普世宣教,神的國在台灣復興,為以色列求平安
2013烏干達宣導師給台灣教會的提醒
重點整理(之一)
1.復興不可能在不付代價的狀況下來到:我首先注意到的是人們不願意付代價,為他們想要的東西付代價。
2.不願意照教練教導的去做,結果就是無法突破:我發現在蠻多地方許多人不願意照教練教導的,導致我們很難把神放在我們心中的負擔傾倒出來。
3.沒有屬靈的察覺力,我們將在無知中錯過聖靈的工作:復興需要兩個部分,一方面斷開黑暗權勢,一方面邀請聖靈進來。但如果我們認不出聖靈,祂來的時候我們察覺不出來,以至於後來祂就離開了。
4.永遠不要低估我們的敵人:路11:21-23「壯士披掛整齊,看守自己的住宅,他所有的都平安無事;但有一個比他更壯的來,勝過他,就奪去他所倚靠的盔甲兵器,又分了他的贓。不與我相合的,就是敵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耶穌稱仇敵為壯士,牠比我們經歷更多的屬靈爭戰,牠知道怎樣使巨人仆倒,知道怎樣攻擊國家、教會,牠知道人類的弱點,而且會策略性的攻擊。
5.開發出屬靈泉源,絕不可能靠著一個教會或宗派來完成。
撒上19:18-23「大衛逃避,來到拉瑪見撒母耳,將掃羅向他所行的事述說了一遍。他和撒母耳就往拿約去居住。有人告訴掃羅,說大衛在拉瑪的拿約。掃羅打發人去捉拿大衛。… 然後掃羅自己往拉瑪去…,上帝的靈也感動他,一面走一面說話,直到拉瑪的拿約。」
這裡講到一個城市拉瑪,因為示羅的祭司玷污了那地,神的靈就離開示羅,來到拉瑪。撒母耳在那裏成立了一個先知學校,他們浸泡在禱告、神的同在中,由撒母耳教導他們。一直到神的靈在拉瑪帶來突破,直到拉瑪充滿神的榮耀。示羅不再成為屬靈泉源,當初示羅有很大的見證和榮耀,但現在不再有了。神的靈在拉瑪,現在聽到不同的見證。開發出屬靈泉源。這絕不可能靠著一個教會或宗派來完成,需要來自於對這城市有負擔,關心這城市,不同的人一起來做。
◎「社團法人臺北市基督教大內之光協會」訊息:
1. 協會TI禱告殿每周62小時連鎖守班,並參與【全球247】線上連鎖聚會。請為地區教會的連結和通訊錄製作代禱。
2. 協會與「放學回家教育中心」預備簽約,以便申請立案,盡速招生。求神引導、確立合約的內容,也堅固杜弟兄的信心。
3. 協會目前每月支出30多萬元,11月起要增加房貸還款,還有地價稅約27萬元需要繳納,求主供應。
奉獻專戶:台北富邦銀行(012) 內湖分行,帳號00440102052226。
代禱事項110/11/07~110/11/13
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從今時直到永遠!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耶和華的名是應當讚美的! 詩篇113:2-3
► 以色列:
伊朗駭客組織駭入幾家以色列公司,包括一個同志交友網站,部分個資已經遭到洩露。以伊間的針鋒相對持續擴大,以色列近期也舉行大規模軍演,包括模擬居民的撤離。請為以色列的四境平安代禱。
以色列政府必須在14日前通過預算,否則又要解散國會重新選舉。請為新政府打算通過數百件修法和預算案,需要多黨協商、取得共識代禱。
► 國際:
請為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能有具體成果,減緩全球暖化代禱,台灣在CO2排放總量、每人平均排放量等方面還有許多改進空間。
東京電車小丑傷人事件造成17人輕重傷,這已經是3個月內第二起類似事件,令人思考地鐵站的安檢不足,及對反社會人格者的關注。求主在日本賜下平安,也使用日本教會,為民眾提供安慰、傳播平安的福音!
熱門網劇《魷魚遊戲》令人關注韓國的社會問題,包括房價飆漲,疫情下股巿熾熱,很多年輕人迷上「借債投資」,貧富差距和自殺問題。請為韓國教會有力量,為國家站立在破口上代禱。
阿富汗經濟問題嚴重,貧窮地區甚至有人出賣小孩換取糧食維生。喀布爾一家軍醫院2日遭到攻擊,二度爆炸加上槍擊衝突,造成近百人死傷。請為阿富汗的困境代禱,讓救援物資可以供應給有需要的人。
黎巴嫩與沙烏地阿拉伯因對葉門看法引發外交危機,葉門政府軍與叛軍分屬遜尼和什葉派,有沙烏地和伊朗的介入,7年多來造成全國2/3人口需要人道救援。求主引導未來走向,也為伊斯蘭教兩派的對立代禱。
► 國家及城市:
台灣青年在少子化的環境成長,背負許多期許,但流行文化中充滿動漫、電競等強調感官刺激的活動和色情、毒品等誘惑。求神使年輕世代認識神,靠主剛強,領受智慧和啟示,面對未來的挑戰。
「為台灣禱告」團隊發起「2021動員、加速、進入大豐收」40天連鎖禁食禱告行動,於11月1日至12月10日以禁食和分別出來的時間進行爭戰禱告守望。求神讓信徒們看見時代的動盪和代禱的重要性,為政局和屬靈收割代禱。
為12月14日至明年2月14日期間的春節檢疫方案和國人返台人數增加代禱,求神繼續保守台灣,將病毒防堵在國境之外。
► 地區:(歡迎各教會提供內容)
地區各教會已經陸續恢復了實體崇拜,但人數尚未恢復到疫情緊縮前的規模,包括年長者、青少年等各年齡層都出現對社交的陌生感和對病毒的恐懼,請代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