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羅馬書 1 : 1-17

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神的福音。

羅馬書1章1-17節

羅馬書1章1-17節: 講義(徐興緯弟兄)

神的福音(1:1-17)

1. 神的福音(1:1-7)

A. 福音的使者–保羅(1:1)
1:1 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 神的福音.
a) 身份:【耶穌基督的僕人】(bond-servant)–奴僕。沒有自主的權利,反倒有事奉的本份。基督徒也是耶穌基督的僕人,因為我們都是主用重價買回來的(林前7:22-23)。不再是自己的主人,乃是屬於主耶穌的。正如保羅所說,“如今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加2:20)。
b) 職分:【奉召為使徒】– 保羅成為使徒,不是出於自己的選擇,乃是出於神的旨意。也不是因著自己夠資格,有條件,乃是出於神隨己意的揀選。呼召是神的主權,是一個使徒最主要的資格。
c) 工作:傳神的福音
1) 【特派】(set-apart)- 因為保羅奉召為使徒,他的生命是專門用來事奉神的。他去傳神的福音是因為神特別給他的任務。(分別為聖)
2) 【福音】(gospel = good news, or glad tidings)–在本書出現約60處。是好消息,包含神將我們從罪中救出來,使我們脫離罪的捆綁,使我們的生命有意義,更豐盛。
3) 【神的福音】–特別指出這福音的來源是神。新約中最早用到這詞的是耶穌自己(可1:14-15)。
B. 福音的根據(1:2)
1:2 這福音是 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
1) 神的福音在舊約中就有【應許】- 神的福音不是人犯了罪以後才想出的一個解救方法(plan B)。也不是到新約才提到的,而是神在舊約中就應許的。因此這福音不是新的好消息,而是老消息。
2) 【聖經上】–舊約聖經。因此福音不是從保羅開始,也不是從耶穌在地上傳道開始。福音是希伯來聖經中的古舊新聞,現在應驗了,並在耶穌身上完成了。
3) 【眾先知】- 概括舊約聖經的作者,都是神的發言人。舊約聖經與拉比的傳統不同。在耶穌的登山寶訓中,常讀到“你們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你們聽見有話說”(太5:21,27,33,38,43)。那些並不是來自舊約聖經,而是拉比的傳統,抵觸了舊約聖經,使之作廢(太15:6)。
4) 福音的內容是關於基督的降生(賽9:6;彌5:2;路2:10-11),基督在世上的工作(賽42:1-4;太12:15-21),基督的受死(民21:9;約3:14;詩22;賽53),基督的復活(詩16:10;2:7;徒13:33),基督的升天(詩篇110:1;徒2:34-35),基督的再來(亞12:10;啟1:7),福音臨到萬國(創12:3;加3:8)。
羅馬書 1:1-17 Page 2
C. 福音的主角(1:3-4)
1:3 論到他兒子我主耶穌基督.按肉體說、是從大衛後裔生的、 1:4 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是 神的兒子。
1) 福音中的主角只有【主耶穌基督】。若所傳福音不是以耶穌基督為主,就是“別的福音”,“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傳此福音者“應當被咒詛”(加1:6-9)。
2) 很多人沒法了解耶穌是神的兒子。怎麼可能祂自己又是神,又是神的兒子?因為祂是百分之一百的神,也是百分之一百的人。
3) 按人性說:耶穌是【大衛(肉身)的後裔】。按舊約的預言(撒下7:12-13;詩89:3-4;19:24;賽11:1-5;耶23:5-6),彌賽亞必須是大衛的後裔。耶穌合乎這個條件,才有資格坐在大衛的寶座上作王,統治大衛的王國,直到永遠(賽9:7)。
4) 按神性說,耶穌【死裡復活】,【顯明(祂)是神的兒子】。
5) 【按聖善的靈說】–按聖靈的本性和一貫的作工方式(according to the nature and work of the Holy Spirit)。耶穌的降生,復活,和行神蹟,都是藉著聖靈的大能。
6) 【神的兒子】–舊約提到【神的兒子】都是指將來的彌賽亞,基督。詩篇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詩2:7;徒13:33)是指耶穌從死裡復活。耶穌勝過死權,以大能顯明祂是神的兒子。這是神才能做到,因為神是生命的源頭。
D. 福音的功效(1:5a)
1:5 我們從他受了恩惠、並使徒的職分、………………………………………………….
1) 神的福音帶給保羅兩件事:生命(神的恩典使他得救),和事奉(神的呼召給了他【使徒的職分】)。
2) 恩典(恩惠)是白白得來,信徒沒有任何的功勞(弗2:8-9)。
3) 信徒得救後接受神的差遣來事奉神是理所當然的。神告訴摩西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目的,就是讓他們可以事奉耶和華(出3:11-12)。
4) 雖然不是每一個基督徒都像保羅一樣為使徒,但每一個人都有神所託付的職分。
E. 福音的傳揚與目的(1:5b-6)
1:5 …………………………………………………………………、在萬國之中叫人為他的名信服真道. 1:6 其中也有你們這蒙召屬耶穌基督的人。
1) 如同保羅,每一個信徒不但蒙召得救和事奉,而且也為基督做見證,為的是叫別人為祂的名【信服真道】。保羅在書信的結束時再次用了【信服真道】這詞,“惟有 神能照我所傳的福音、和所講的耶穌基督、並照永古隱藏不言的奧秘、堅固你們的心。這奧秘如今顯明出來、而且按著永生 神的命、藉眾先知的書指示萬國的民、使他們信服真道”(羅16:25-26)。
2) 福音的目的不是為了人,乃是【為祂(神的)名信服真道】。人得拯救只是神恩典的副產品。主要的目的是顯示神的榮耀。(不要奪取神的榮耀)
3) 這福音是要傳給所有的人,包括在羅馬的外邦信徒。
羅馬書 1:1-17 Page 3
4) 【蒙召】 - 每一個基督徒信主時都是因為蒙神的呼召,不是自己要信的。
5) 【信服真道】(obedience of faith)–信了真道又願意順服的才是真正的信心。正如雅各書所說的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雅2:17)。【信服真道】= 得救。
F. 受信人與保羅的祝福(1:7)
1:7 我寫信給你們在羅馬為 神所愛、奉召作聖徒的眾人。願恩惠平安、從我們的父 神、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1) 信徒是神【所愛】的,【奉召作聖徒】的,才能得到神賜奇妙的恩惠和平安的祝福,才能真正稱呼神為父。因為我們已經進入神的家庭,就是藉著祂的兒子,【主耶穌基督】。
2. 牧者的心腸(1:8-15)
1) 當羅馬信徒剛收到保羅的信時,他們心裡有兩個問題:大多數人不知道保羅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就想為什麼保羅寫給他們這麼一封又長又深奧的信?如果保羅這麼關心他們,為什麼從來不來探訪他們?在第8-15節,保羅回答了這兩個問題。他寫這封信是因為他深深關心他們屬靈的成熟,並且他還沒有探訪他們是因為有攔阻。在這幾節經文中,保羅對他們敞開他的心懷。
A. 首先為他們感恩(1:8)
1:8 第一、我靠著耶穌基督、為你們眾人感謝我的 神.因你們的信德傳遍了天下。
1) 保羅所【感謝】的不是聽說他們的停車場常常都是滿的,教堂很華麗,教會人數增加,禱告會人數多。這些都沒有【傳遍天下】。保羅所注重的是他們的信心(信德)。
2) 保羅所感謝的是羅馬信徒的優點,不是他個人的優點。
3) 保羅所感謝的是羅馬信徒的【信心】。在羅馬皇帝革老丟的時候,因為猶太教的聳動,基督徒被驅逐出羅馬(亞居拉和百基拉,哥林多,徒18:1-2)。當時羅馬信徒展現出有力的見證。不但為城內人所知,也為【天下】所知。這是何等大的一個誇獎。
4) 這裡的【信心】不是指得救的信心,乃是講在任何環境之下都保持信心,維持屬靈的力量和成長。
B. 常常為他們禱告(1:9-10a)
1:9 我在他兒子福音上、用心靈所事奉的 神、可以見證我怎樣不住的提到你們、 1:10 在禱告之間、常常懇求、…………………………………………………………。
1) 因為羅馬信徒對他不熟悉,他就以神為他的證人來表達他誠心愛他們,關心他們。
2) 為他作【見證】的神就是他在傳福音事上,【用心靈事奉的(那位)神】。許多人是用肉體事奉神,但保羅是用心靈事奉神。
C. 切想與他們見面(1:10b)
1:10 …………………,常常懇求、或者照 神的旨意、終能得平坦的道路往你們那裡去。
羅馬書 1:1-17 Page 4
1) 保羅在禱告中,【常常懇求神】,若是神的旨意,就讓他能順利地去羅馬探訪他們。雖然他從來沒有去,但他的心卻渴慕見他們。
D. 幫助靈命的成長(1:11)
1:11 因為我切切的想見你們、要把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你們、使你們可以堅固.
1) 保羅想去羅馬不是去旅遊,而是將他自己【屬靈的恩賜分給他們】,使他們得益處。
2) 保羅所謂的屬靈恩賜不是得救的恩賜,因為他們已經有了。也不是第12章所列出的事奉上需要的屬靈恩賜,因為那些是聖靈按己意所賜的,而是廣義方面,任何藉著神的大能所賜的屬靈的祝福。保羅可以藉著傳道,教導,勸勉,安慰,代禱,引導,甚至於管教,帶給羅馬信徒各種屬靈的福氣。
3) 目的是【堅固】(be established)他們。就是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弗4:15)。
E. 信徒中間存心謙卑(1:12)
1:12 這樣我在你們中間、因你與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
1) 為了避免羅馬信徒認為他單方面的賜福給他們,保羅要他們確信他的探訪也照樣給他自己帶來益處。即使保羅一個大有恩賜,為神大大使用的僕人,他從來沒有以為他在屬靈上高人一等,以致別人不能造就他。
2) 保羅謙卑地認為任何一個弟兄的信心,都能鼓勵其他的弟兄,包括保羅。
F. 定意要得些果子(1:13)
1:13 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我屢次定意往你們那裡去、要在你們中間得些果子、如同在其餘的外邦人中一樣.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
1) 保羅要他們確信若不是有攔阻,他早就去探訪他們了。
2) 他去探訪他們的目的不是拜訪,而是要在得果子的事上有份。這些果子就是領人得救並成長成聖。
G. 還萬人福音的債(1:14)
1:14 無論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聰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們的債。
1) 保羅表示他傳福音不是因為個人的原因,也不是覺得這事吸引他,而是他欠他們的債(under obligation)。
2) 當主呼召他得救和作使徒的時候,保羅並不是在傳揚福音,反而是在逼迫基督徒。他似乎在告訴羅馬信徒,不要以為是我想要施惠給你們,事實上我是要還你們的債。雖然我愛你們,並真誠地想去見你們,但很早之前,在我還沒有這樣的願望之前,我就已經被神指派傳福音了(林前9:16)。傳福音領人歸主是每一個基督徒【欠未信者的債】。
H. 迫切盡力傳福音(1:15)
1:15 所以情願盡我的力量、將福音也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
1) 【情願盡我的力量】(for my part, I am eager to)表示保羅不但願意傳福音,也迫切將福音傳給羅馬信徒。
羅馬書 1:1-17 Page 5
3. 基督的福音(1:16-17)
1:16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 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 1:17 因為 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
1) 介紹了羅馬書的目的和他本人後,保羅就說出本書的主題。這兩節經文包含了神給人能改變生命的真理。這些話語是整本羅馬書的總結。
2) 保羅如此竭力傳福音,是因為他不以福音為恥。今天基督徒口頭上都承認【以福音為恥】是大逆不道。但在生活裡卻處處表現出【以福音為恥】。比如有機會傳福音時卻沒有傳。認為福音內容是不吸引人的,給人壓力的。今天不信的人中間,或這個悖謬的社會裡,認為人有罪是不受歡迎的。因為福音顯示了他們的罪,就不接受。而且福音提到人的努力和善行都不能使人得救,他們都不以為然。所以每當提到福音,他們就反感,不滿,爭論。因為怕與非信徒衝突,或無法應付他們的爭論,許多基督徒就不願意傳福音。
3) 另外有些基督徒認為既然福音不能吸引人,就更改福音的內容為今生可以得到健康或財富。就是所謂的“成功神學”。將福音中使人扎心的十字架挪走,這福音就沒有能力,無法領人歸主。
4) 在這兩節經文,保羅用了四個重要的詞:【大能】,【救】,【信】,和【義】。這四個詞對了解福音是非常重要的。
A. 【大能】(1:16b)
1) 福音是神的大能 - 【大能】這個字來自希臘字的(Dunamis),就是英文的dynamite(炸藥)。福音中含有神的大能,能將人從罪裡救出來,並給人永生。
2) 人有一個內心的慾望,就是改變。要變得更美麗,有更多的財富,有更大的權柄,更多的影響力。做廣告的都知道這一點,因此他們的工作就是說服人來相信他們的產品和服務可以滿足消費者的慾望。
3) 有些人要內心的改變。不要有罪惡感,而要心裡舒暢。於是就有許多的療程,心理輔導,甚至於宗教的產生。保證可以滿足各人內心的需要。
4) 這些人為的方法可能可以暫時使人心裡舒服,但總覺得心裡仍舊有犯罪的罪惡感和不滿足感。
5) 藉著耶利米先知,神說,“古實人豈能改變皮膚呢.豹豈能改變斑點呢.若能、你們這習慣行惡的、便能行善了”(耶13:23)。人沒有能力改變自己的本性。耶穌也對要陷害祂的撒都該人說,“你們錯了.因為不明白聖經、也不曉得 神的大能”(太22:29,七個兄弟的妻子)。只有神的大能才能除去人的罪性,賜人永生。
6) 聖經清楚地指出人不能靠行為得救,也不能靠教會,宗教禮儀,或其它的人為方法得救。聖經明說,就算有心遵行神的律法也不能使人得救。因為律法不能救人,只是使人知罪。
7) 羅馬書宣告人的無能和神的大能,只有神福音的大能才能使人得救。
羅馬書 1:1-17 Page 6
8) 因此保羅告訴哥林多信徒,“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 神的大能”(林前1:18)。保羅又說,“我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林前2:1-2)。
B. 【救】(1:16c)
1) 拯救罪人是神的大能最大的彰顯。神藉著祂的兒子拯救世人,改變他們的本性,賜他們永生。
2) 即使人反叛神,神仍舊拯救了祂所揀選的人,為了祂的名,為要彰顯祂的大能(詩106:8)。
3) 有些人對【拯救】這個詞反感,認為對現代人來說是過時的。但【拯救】是神的專用名詞,沒有另一個名詞可以形容祂藉著犧牲祂的兒子所賜予墮落的人類的。藉著基督,唯獨基督,人從罪,從撒旦,從審判,從神的烈怒,從屬靈死亡中被【拯救】出來。
4) 無論人用什麼詞句來形容,實際上,人不斷在尋找某種拯救(save me from …);經濟上的,政治上的,社會上的。更有人從罪惡感,挫折,不快樂,各種讓他們的生活痛苦中尋找內心的拯救。
5) 甚至在保羅之前,希臘的哲學家探討用道德改革和自我約束來改變內心的生命。將他們的教室變成病態靈魂的醫院,拯救的良藥。一位羅馬的政治家說所有人都在尋找拯救。人非常知道他們在必需的事上非常軟弱和不足,因此希望有一隻手從天伸下把他舉起來。
6) 藉著基督的拯救就是神大能的手從天上伸下來將人舉起來。祂的拯救從這悖謬的時代中(徒4:20),從迷失中(太18:11),從罪惡中(太1:21),從神的憤怒中(羅5:9)將人救出來,但只有相信耶穌的人才能得救。
C. 【信】(1:16d)
1) 神的大能藉著福音將救恩賜給每一個【相信】祂的人。
2) 【相信】有一個基本的意思,相信某人,依靠他,信任他。當【相信】用在新約中的拯救方面,通常是現在繼續式(is believing)。
3) 每個人每天的生活都有許多信心的行為。開水龍頭,相信水是可以飲用的。開車過橋,相信橋不會塌下來。乘飛機,相信失事率很低。人若不相信這些事,就不能過正常生活。
4) 不是宣告自己是一個基督徒,受過洗禮,常去教會,或有好行為就算得救了。得救是相信耶穌基督(believing in)是我個人的主和救主。得救是承認靠著自己的善行,努力,知識,和智慧都是無效的,只有接受基督早已經完成的救恩才能得救。
5) 得救不在乎國籍,或種族,【要救一切相信的人】。【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also to the Greek)。【先是猶太人】是因為猶太人是神的選民,藉著他們,神命定救恩從他們出來的(約4:22)。
D. 【義】(1:17)
1) 福音顯明神的義
a) 福音是好消息,就是在基督裡的就不再定罪了。
b) 本來世上所有人都已經被定罪了,因為沒有人能靠自己達到神的標準。
羅馬書 1:1-17 Page 7
c) 神的標準就是【神的義】;箭靶上的紅心。
d) “義”的意思就是“對的”(righteousness,公正,正直),無論所作的,心裡所想的,都是對的。
e) 可惜人可以在某些事上是對的,但沒有人能在所有事上都是對的。這就是人的水準,就是人的義(賽64:6)。
f) 只有【神的義】才能合乎神的標準,使人得救。
g) 因此神就藉著祂兒子的死和救贖,將【神的義】分給相信祂兒子的人,使他們在神面前被稱為義人。耶穌的寶血就像一件潔白的外袍,披在我們的身上(義袍),蓋住身上所穿的污穢的衣服,才能被神接納。
h) 福音的內容就是因耶穌的代替,使人能在神的面前被稱為義。同時福音也顯明神的公正,絕不把有罪的當作無罪的,即使犧牲祂的獨生愛子也在所不惜。福音也顯明人都需要神的義才能從罪裡得救,而神的義是神白白分給我們的.
2) 因此人需要有【神的義】才能蒙神的悅納。相信耶穌就使人得【神的義】。雖然我們仍然有罪行,但相信耶穌的人,就在神的面前稱義,這就是“因信稱義”(腓3:8-9,羅3:21-24)。
3) 神在相信耶穌的人身上顯明了祂的義,更恰當的說是“從神來到義”,說明神將祂的義分給那些相信祂的人,算在(count)相信基督的人身上(羅4:5)。
4) 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 信心是持續性的,不是發生在得救的那一刻而已,是一生的事情。信徒“因信稱義”後將永遠活在信心中。得救固然需要信心,得勝(稱義)也需要信心。得救後,一切都要靠信心依靠主,才能勝過自己,世界,和魔鬼。
羅馬書 1:1-17 Page 8
羅馬書1:1-17 選擇題
1. 若你想要成為一個傳道人
A. 只要我心裡願意,下定決心就行了。
B. 只要神在我心裡感動我,呼召我出來就行了。
C. 趕快去唸神學,畢業拿到學位就行了。
2. 保羅想要將屬靈的恩賜分給羅馬信徒,這恩賜是什麼?
A. 保羅的恩賜。保羅要藉著按手,將他特有的恩賜轉送給羅馬信徒。
B. 是得救的恩賜。保羅要藉著傳福音給他們,使他們得救。
C. 屬靈的福分。保羅要藉著他的教導帶領使羅馬信徒的靈命成長。
3. 我們傳福音給別人很難,因此傳的時候
A. 避免提到罪的問題,只要信耶穌,受洗就可以了。
B. 不要講太多道理,只要讓他覺得教會有愛心,有溫暖,勸他馬上受洗。
C. 要讓他知道人人都有罪,自己又無能勝罪,只有接受主耶穌為救主。
4. 什麼是神的福音?
A. 神在以色列人失敗以後所設立的新的拯救方法。
B. 神應許信祂的人今生凡事順利(財富,健康,地位),來世得永生。
C. 神早就在舊約聖經裡應許彌賽亞降世為人,除去世人的罪。
5. 耶穌被稱為【神的兒子】是因為
A. 祂降世為人,從死裡復活。
B. 祂的地位比聖父稍微低一些。
C. 祂是神第一批的創造。
6. 人憑什麼可以得救?
A. 盡量做一個好人,日行善事,有高超的道德水平,就可以得救了。
B. 承認靠自己永遠無法達到神的標準,只有接受主耶穌為救主,得到神在耶穌基督裡的義。
C. 凡事憑良心行事。只要問心無愧就可以得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