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立比書4章1-9節
腓立比書4章1-9節: 講義(徐興緯弟兄)
屬靈上站立得穩
一. 屬靈的穩定度–和諧,喜樂,知足,信心(4:1-6a) 4:1 我所親愛所想念的弟兄們、你們就是我的喜樂、我的冠冕.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應當靠主站立得穩。 4:2 我勸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在主裡同心. 4:3 我也求你這真實同負一軛的、幫助這兩個女人、因為他們在福音上曾與我一同勞苦.還有革利免、並其餘和我一同作工的.他們的名字都在生命冊上。 4:4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 4:5 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主已經近了。 4:6 應當一無挂慮、…………………………………………………………………。
1. 應當站立得穩 4:1 我所親愛所想念的弟兄們、你們就是我的喜樂、我的冠冕.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應當靠主站立得穩。
1 Therefore,my beloved brothers and sisters, whom I long to see, my joy and crown, stand firm in the Lord in this way, my beloved. 1) 正如耶穌所預言的,耶穌基督的教會正在受攻擊。在約16:33中,祂警告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保羅響應了這警告,“我們進入 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徒14:22)。他並寫信給提摩太,“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裡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後3:12)。並不意外,教會從建立以來就面對逼迫(徒4:1-31; 5:17-41)。 2) 教會面對三方面的的攻擊:世界,肉體,魔鬼: I. 世界:引誘信徒,公開或暗地裡逼迫教會。教會絕不能與之妥協,因為“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 神為敵麼”(雅4:4)。並且“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約壹2:15)。 II. 肉體(信徒的墮落未得救贖的人性):耶穌勸勉:“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太26:41)。保羅得救後,仍然呼喊著,“我真是苦阿、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羅7:24)。 III. 撒旦:驅使世界與肉體的元兇就是魔鬼。他“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游行、尋找可吞喫的人”(彼前5:8)。 3) 世界的試探,肉體的脆弱,和魔鬼像獅子一般的侵擾,結果,教會就經歷許多人在屬靈上“站立不穩”。因此,可以從4:1-9看出,屬靈上“站立不穩”的問題常常在保羅的心裡。確實,腓立比人與保羅之間有一種特別的愛。保羅離開馬其頓後,只有他們支持他(4:15)。他們也沒有保羅必須責備的真理上的搖擺(如加拉太人)或對罪的容忍(如哥林多人)。 4) 但這並不表示腓立比人一切都做得很好,或在他們那裡沒有任何站立不穩的問題。事實上,從本書信中隱約可見腓立比人也是正在面對屬靈上的不穩定。他們正在經歷來
腓立比書 4:1-9 預查 Page 2
自外面的逼迫(1:28-30)。他們中間也不夠合一,以致保羅勸告他們,“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2:2),與“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2:14)。另外,假師傅也構成另一種不可輕視的威脅(3:18-19)。 5) 但腓立比人面對的最嚴重的威脅可能來自教會中兩個重要的女同工之間的爭執(4:2-3)。這爭執可能會導致教會的分裂。由於長老執事沒有對這件事有所處理,就使情況變得更加嚴重(4:3)。這些不穩定的因素導致有些腓立比信徒不再靠主喜樂,反而心裡憂慮起來了(4:6)。 6) 新約聖經中多處表現出對信徒的屬靈不穩定的關切。當這一個外邦人教會在安提亞被建立後,耶路撒冷教會就差遣了巴拿巴去他們那裡,“他到了那裡、看見 神所賜的恩就歡喜、勸勉眾人、立定心志、恆久靠主”(徒11:23)。因此,使徒們對這個新的外邦人教會的第一個信息就是要求他們在屬靈上要【站立得穩】。這是保羅和巴拿巴在旅行佈道中必須做的事工之一,就是要“堅固門徒的心、勸他們恆守所信的道.又說、我們進入 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徒14:22)。在本書信的前頭,保羅向腓立比人表達了他所渴望的,就是要他們【站立得穩】,“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叫我或來見你們、或不在你們那裡、可以聽見你們的景況、知道你們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腓1:27)。 7) 保羅是如此關心他所牧養的教會的屬靈穩定,就曾寫信給帖撒羅尼迦人,“你們若靠主【站立得穩】、我們就活了”(帖前3:8),並“所以弟兄們、你們要【站立得穩】、凡所領受的教訓、不拘是我們口傳的、是信上寫的、都要堅守”(帖後2:15)。雅各描述屬靈不夠穩定的人為“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雅1:8)。當彼得將結束他的前書時,他懇求信徒,“我略略的寫了這信、託我所看為忠心的兄弟西拉轉交你們、勸勉你們、又證明這恩是 神的真恩.你們務要在這恩上站立得住”(彼前5:12)。在後書中,他警告教會中有假師傅,他們“引誘那心不堅固的人”(彼後2:14)。他並警告信徒要提防“那無學問不堅固”的假師傅,他們“強解(神默示保羅的書信)、如強解別的經書一樣、就自取沉淪。親愛的弟兄阿、你們既然預先知道這事、就當防備、恐怕被惡人的錯謬誘惑、就從自己堅固的地步上墜落”(彼後3:16-17)。猶大提醒信徒,神要使他們“無瑕無疵、歡歡喜喜站在他榮耀之前的”(猶24)。 8) 屬靈上站立不穩的信徒很可能被面對的試驗或試探勝過。舊約中有一個由於站立不穩而落在罪中的例子,就是發生在雅各的長子流便身上。在雅各臨終前對他的祝福中,雅各說,“ 但你放縱情慾、滾沸(unstable)如水、必不得居首位、因為你上了你父親的床、污穢了我的榻”(創49:4)。流便的屬靈不穩定導致他與雅各的一個妾通姦(創35:22)。結果,祂失去了長子的名分(代上5:1)。 9) 在英文譯本4:1的開頭,有一個和合本沒有的字,“therefore”,表示他將要寫的這一段經文(1-9節)是與前文有關的。前段(3:12-21)所描述的是信徒對“像基督”的追求。“像基督”是保羅今生的標竿,也是他來生的獎賞。 10)主耶穌基督為我們提供了完全【站立得穩】的榜樣,祂也等候我們的完全。祂遭受逼迫,但從不妥協;“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來12:3)。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來4:15)。面對一個比所有信徒更嚴厲的試驗,“
腓立比書 4:1-9 預查 Page 3
耶穌………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 神寶座的右邊”(12:2)。耶穌基督是【站立得穩】的完美榜樣。 11)【我所親愛所想念的弟兄們、你們就是我的喜樂、我的冠冕.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應當靠主站立得穩】這句話表達了保羅親切,深愛,和牧者的心。他即將給腓立比人一個強烈的勸勉,因此在這之前,他向他們肯定他對他們的愛和顧念。這些話並不是勉強的,操縱性的,或不實的恭維,而是他內心真正的表達。 12)保羅對腓立比人有一種特別和獨特的愛(1:3-9)。出於愛心,他對他們屬靈穩定的關心促使他差派提摩太和以巴弗提去腓立比(2:19-30)。又因腓立比人忠心地差人送供奉給保羅的這件事,使他們之間愛的聯繫因而變得更加強烈(4:15)。 13)不但保羅愛腓立比人,他們也是他的【喜樂】(參1:4; 2:2, 17; 4:10)。保羅的喜樂不是因著環境;當他寫本書時,他是被軟禁在羅馬。並且有一些傳道人嫉妒保羅,“那一等傳基督、是出於結黨、並不誠實、意思要加增我捆鎖的苦楚”(1:17)。反而,保羅在那些他所愛的人中,得到喜樂。保羅寫給帖撒羅尼迦人,“我們的盼望和喜樂、並所誇的冠冕、是甚麼呢.豈不是我們主耶穌來的時候你們在他面前[站立得住]麼。因為你們就是我們的榮耀、我們的喜樂”(帖前2:19-20)。看到他所親愛的腓立比人越來越像基督,促使他勸勉他們要【站立得穩】。 14)腓立比人也是保羅的【冠冕】。此處的【冠冕】不是王冠,而是給在運動比賽中得勝者的桂冠(林前9:25),或是給那些同事中公認為優秀的人,就如今天的獎杯或獎狀。腓立比人是保羅的獎杯或桂冠;他們是他有效的事奉的證明(參林前9:2; 帖前2:19)。 15)問題是如何去實行保羅的命令【站立得穩】。保羅的答案就在第2-9節中。他列出七個基本而實用的原則,可以幫助我們做到【屬靈穩定】:在教會團契中培植和睦(2-3),保持屬靈的喜樂(4),學習如何滿足(5a),依靠在主裡的信心(5b-6a),以感恩的祈禱回應困難(6b-7),思念敬虔的美德(8),並順服神的標準(9)。
2. 在教會團契中培植和睦(4:2-3) 4:2 我勸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在主裡同心. 4:3 我也求你這真實同負一軛的、幫助這兩個女人、因為他們在福音上曾與我一同勞苦.還有革利免、並其餘和我一同作工的.他們的名字都在生命冊上。
2 I urge Euodia and I urge Syntyche to live in harmony in the Lord.
3 Indeed, true companion, I ask you also, help these women who have shared my struggle in the cause of the gospel, together with Clement as well as the rest of my fellow workers, whose names are in the book of life. 1. 在發展和維持屬靈穩定上,基督身體裡的團契和支持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團契的力量成為每一個肢體的力量。一個信徒越是孤立,他越容易在屬靈上站立不穩。教會應當是一個信徒彼此支持的地方,每一個人對其他人有責任,要彼此關心。這應當是融洽的生活,在團契中,落在罪惡中的信徒得以恢復(加6:1),並互相擔當各人的重擔(加6:2)。教會也必須“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勉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也要向眾人忍耐”(帖前5:14)。
腓立比書 4:1-9 預查 Page 4
2. 但保羅知道這種造就人的事情只能發生在和睦的氣氛中。因此任何對教會合一的威脅必須去對付。保羅就在第2,3節中對付對腓立比教會合一的威脅。他指出這問題發生在兩個重要的女同工之間,並勸勉第三者的介入去幫助解決這危機。 3. 由於教會中有影響力的人之間的衝突將會引起會眾中的不穩定,腓立比教會中兩個吵架的女人構成一個對教會穩定的威脅。腓立比人很可能會因此變得愛批評,報復,敵視,不饒人,與驕傲。保羅知道除非馬上採取關鍵性的行動,腓立比教會可能會發生分裂,敵視的結黨紛爭。腓立比人必須“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4:3)。 4. 在NABS譯本中,【我勸】(urge)這個詞兩次出現在4:2中:“【我勸】友阿爹和【我勸】循都基”。這表達了當保羅提到這兩個紛爭的女人時是以懇求,乞求的態度。保羅在第2章提到深奧的教義,在第3章提到假師傅的危險性之後,提到這件看起來是比較平凡的事,似乎有點令人驚奇,小題大作。但他知道不合一和紛爭也會形成同等程度的癱瘓教會的威脅。即使所傳的是純正的福音,不合一剝奪了教會的能力,摧毀了教會的見證。當一個教會正在面對外來的敵人時,絕不能容許教會肢體之間的內鬥。這樣的鬥爭常常給了十字架的仇敵開了攻擊教會的後門。結果產生的不和,不合一,和鬥爭可以毀滅了腓立比教會的見證的完整性。 5. 有關友阿爹和循都基的記載不多,但幾件有關此情形的事很明顯。首先,她們是教會的會員,不是來自教會外的麻煩製造者。第二,她們的爭論顯然不是有關教義的。若是的話,保羅就會站在對的一方,並糾正譴責錯誤的一方。第三,她們是在教會裡比較突出的的姐妹,受腓立比會眾尊重的。她們甚至可能在保羅第一次來腓立比時,親耳聽過保羅在河邊講道(徒16:13)。這兩個女人的爭執已經在會眾中引起不可忽視的分歧。 6. 保羅對這爭吵的解決方法是簡單而直接的:他吩咐這兩個女人【要在主裡同心】。有時候,某些衝突可以被接受,就如當真理面對挑戰時。保羅甚至在彼得犯錯時抵擋他,“ 後來磯法到了安提阿、因他有可責之處、我就當面抵擋他”(加2:11)。使徒約翰也為真理的緣故,在衝突時沒有退縮(約叁9-10)。 7. 但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必須解決,和睦必須恢復,因此保羅命令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同心】。友阿爹和循都基的和好是非常重要的,而她們能合一的範圍只有在【主裡】。保羅知道若兩人與主的關係正確,她們之間的關係都會正常。 8. 由於他們之間的不和是嚴重的,保羅知道她們兩人需要教會的幫助來化解她們之間的敵意。 9. 然後,保羅提起某個人為【你這真實同負一軛的】。【同負一軛】(true companion)的希臘文是“Suzugos”,指與他同負重擔的人。 10. 對於那位與保羅【同負一軛】的人到底是誰,有幾種可能的解釋。有些人認為他是保羅認識的一個人,腓立比人也知道這個人是誰。另一些人提議,保羅用了一個單數的詞(suzugos),概括地指與他【同負一軛】的是腓立比教會。 11. 比較合理的解釋是這個人的名字就是“Suzugos”,而名字的意思就是【同負一軛】。他所行的正是名符其實。例如,保羅在門10-11說,“就是為我在捆鎖中所生的兒子阿尼西母〔此名就是有益處的意思〕求你.他從前與你沒有益處、但如今與你我都有益處”。“阿尼西母”的意思就是“有益處”。同樣的,巴拿巴所行的合乎他的名字。巴拿巴的意思就是“勸慰子”(徒4:36)。Suzugos是一個真正的【同負一軛】者,就如阿尼西母是一個真正有益處的人,而巴拿巴是一個真正能勸慰別人的人。
腓立比書 4:1-9 預查 Page 5
12. Suzugos 可能是1:1提到的一個監督(長老)。很明顯,長老們沒有解決友阿爹和循都基之間的矛盾,因為問題仍然存在。因此保羅在信中提醒 Suzugos 他的責任,【我也求你………幫助這兩個女人】。 13. 保羅還有一個個人的理由要友阿基和循都基和好:【她們在福音上曾與我(保羅)一同受苦】 。【一同受苦】的意思是並肩作戰,或同工。如上所言,友阿爹和循都基都曾聽到保羅初來腓立比的首次講道(徒16:13)。她們也曾見證過腓立比教會成立後的動亂事件,是腓立比教會資深的同工。 14. 友阿爹和循都基之間的衝突凸顯了即使是最成熟,最忠心,和最投入的人也可能變得如此自私地捲入糾紛中,好像他們並不殷勤地去維護合一一樣。 15. 在腓立比的會眾中還有其他被保羅提名的人。沒有【革利免】的任何資料,因此我們無法認為他就是有些人所認為的第一世紀後期的羅馬大主教。這是一個很普通的名字。為了避免任何人被遺漏,保羅就提到【其餘和我一同作工的】。他們的名字有沒有出現在腓利比教會的會員名冊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的名字都寫在生命冊上】。 16. 【生命冊】是一份神登記蒙救贖者名字的名冊(出32:32; 詩69:28; 但12:1; 瑪3:16-17; 路10:20; 啟3:5; 13:8; 20:12,15; 21:27)。他們的名字在永恆的過去就已經被寫在上面了(太25:34; 弗1:4; 提後1:9)。 17. 在信徒的團契中愛的合一建立了一個【站立得穩】的環境。但不和睦給教會整體和個別信徒留下脆弱和不穩定。屬靈的穩定要求教會中的和平與和睦。的確,“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太5:9)。
3. 保持屬靈的喜樂(4:4) 4:4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
4 Rejoice in the Lord always; again I will say, rejoice! 1. 這一節經文呼應了腓立比書的主題:信徒必須【常常靠主喜樂】(3:1)。喜樂在信徒的屬靈【站立得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保羅為了強調這命令,就再說了一次:【我再說,你們要喜樂】。這重複預先假設了一個事實,就是要做到【喜樂】並不是容易。腓立比人必須克服周圍的環境才能做到。 2. 有些人錯誤認為喜樂只是一種人類的情緒,以為保羅重複命令【要喜樂】是令人費解的。他們疑問人怎麼能被命令去產生一種情緒?但喜樂不是一種感覺,而是心裡深處的一種把握,知道神為了信徒的益處和祂自己的榮耀,掌控了一切。因此,無論環境如何,一切都會很好。所以,保羅所命令的【喜樂】是特別指信徒繼續不斷,習慣性的【喜樂】。就算保羅的監禁或腓立比人的試煉也不能奪取他們的喜樂。 3. 當然,當信徒在某些環境中時,可能找不到可以喜樂的理由。世上一般的邪惡,憂傷,痛苦,和死亡不會帶來喜樂的。別人也不可能給我們喜樂。唯一確定,永不改變的喜樂是來自於神。這就是為何保羅命令信徒要【靠主喜樂】。【靠主】顯示了一個重要的原則:屬靈穩定直接與一個人是否依靠主有關。
4. 學習如何知足(4:5a) 4:5 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
5 Let your gentle spirit be known to all people. ……………………. 1. 【謙讓的心】(gentle spirit)含有比任何英語單詞可以傳達的含義更豐富。因此,解經家和聖經版本在其呈現的方式上差異很大。慷慨,善意,友善,寬容,對別人
腓立比書 4:1-9 預查 Page 6
過失仁慈,對別人失敗憐憫,都是一些捕獲這個詞的嘗試。最好的對應英文單詞可能是“graciousness of humility”–謙卑的仁慈;能生出耐心忍受不公正,恥辱,和虐待而不報復,不反擊,不苦毒。這就是知足。 2. 謙卑的仁慈與古代社會盛行的自愛正好成反比,即使現代的社會也流行自愛。但著重在自愛,自尊,和自滿只會帶來更大的不穩定和焦慮。反之,那些不聚焦於自己的就不會被不平等,不公平,謊言,或羞辱導致失去平衡。他們可以與保羅同聲說,“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4:11)。屬靈的穩定性屬於那些謙卑仁慈的人。
5. 依靠在主裡的信心(4:5b-6a) 4:5 ………………………………。主已經近了。 4:6 應當一無挂慮、…………………………………………………。
5 …………………………………………. The Lord is near.
6 Do not be anxious about anything, …………………………………. 1. 沒有一個屬靈穩定的源頭比【主已經近了】更大。【近了】可以指在空間方面,也可以指在時間方面。有些人將【近了】看作前後時間的含義,或信徒死後“與基督同在”(1:23; 林後5:8)。雖然這些確實是能安慰人的真理,但好像保羅在此處的重點是在於主現在就與我們同在的含義。祂與我們親近,聽見信徒心裡的呼喊,並幫助和堅固他們。在詩73:28中,詩人說,“但我親近神是與我有益”。因為神【近了】,與信徒同在,他們就不必懼怕,焦慮,或動搖不定。他們不應該崩潰,反而應該剛強壯膽(書1:6-9; 詩27:14; 125:1)。 2. 很可惜,當信徒們面對試煉時,他們常常好像忘記了他們對神的認識。他們失去了對祂的信心,失去了自我控制和屬靈的穩定,就被打倒了。即使剛強的信徒也不免有時候跌倒了。 3. 【主已經近了】的那位主就是聖經中所啟示的大能的,信實的,和活的神。由於神的同在,信徒就應當一無掛慮。沒有什麼是在祂的主權的掌管之外,或對祂太難以掌握的。 4. 憂慮,苦惱,擔心,煩擾的信徒心裡【站立不穩】,面對試探和試煉就軟弱了。憂慮就是違背了聖經,也是完全不必要的。耶穌在登山寶訓中對此有所教導(太6:25-34)。 5. 在團契中的合一,在主裡的喜樂,在任何環境中的滿足,依靠在主裡的信心是走向屬靈穩定的前四步。
二. 屬靈的穩定度 - 感謝,敬虔,順服(4:6b-9)
4:6 ……………、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 神。 4:7 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4:8 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
4:9 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賜平安的 神、就必與你們同在。
腓立比書 4:1-9 預查 Page 7
• 保羅盼望他親愛的腓立比信徒在信仰上不動搖。在4:2-9中,他告訴他們如何成長和維持屬靈穩定的七個基本的原則。在第一部分,他已經列出了四個:培植在教會中的合一,保持在主裡的喜樂,學習如何知足,依靠在主裡的信心。第二部分將繼續考慮其它三個原則:以感恩的祈禱回應困難,思想敬虔的美德,並順服神的標準。
1. 以感恩的祈禱回應困難(4:6b-7) 4:6 ………、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 神。 4:7 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6 ………………., but in everything by prayer and pleading with thanksgiving let your requests be made known to God.
7 And the peace of God, which surpasses all comprehension, will guard your hearts and minds in Christ Jesus.
1) 屬靈上【站立得穩】的人以感恩的祈禱來應付試煉。這樣的祈禱是煩惱的解藥和憂慮的醫治。我們不在這裡討論祈禱的神學,而是祈禱的優先次序和態度。這一處經文有三個同義詞:【禱告】(prayer),【祈求】(pleading),【所要的】(request),都是指特定的,直接向神的請求。保羅認為當信徒有需要,有困難時向神呼求時,不要心存懷疑或責備神的態度,而是以【感謝】的心(參西4:2)。
2) 神應許信徒所面對的試探不會過於他們所能承受的(林前10:13)。祂也應許祂將用發生在信徒身上的每一件事使他們得最大的益處(羅8:28)。甚至於受苦後神必要親自成全和堅固他們(彼前5:10)。信徒也應當感謝神的大能(詩62:11; 彼前1:5; 啟4:11),祂的應許(申1:11; 林後1:20),從患難中得以解脫的盼望(林後4:17; 彼前5:10),榮耀的盼望(羅5:2; 西1:27),祂的憐憫(羅15:9),和祂在他們裡面完成的工作(腓1:6)。
3) 人會變得煩惱,煩躁,和懼怕,因為他們不信賴神。他們恐怕神不夠智慧,能力,良善,以致無法阻止災難的發生。可能是因為他們對神有錯誤的認識,或在他們裡面的罪妨礙了他們的信心,他們就心存疑惑。然而,感恩的禱告將他們從懼怕和憂慮中得以釋放,因為這表示他們承認神的主權可以控制每一個境況,而且祂的目的是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8:28)。
4) 一旦罪人“得與神相和”(羅5:1),就是說藉著救恩不再與神為敵,反而成為祂的兒女,就可以享受【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就是神所賜的靈魂內的安寧。完全相信神完美的智慧和無限的大能就給在風暴中的人提供了平靜。
5) 保羅更進一步說明這超然的平安為【出人意外的】(surpasses all comprehension),是人難以理解的。它勝過人的智能,分析,洞察力,與了解。比人類的計劃,策略,與解決方法更優越;因為它是從神來的。“他的判斷、何其難測、他的蹤跡何其難尋”(羅11:33)。
6) 當信徒經歷了這超然的安寧,就使他度過最令人軟弱的試煉。對基督徒生活的真正挑戰不是去排除每一個不合人意的境況,而是在每一個經歷之下去相信我們那無限,聖潔,掌管一切,大有能力的神的旨意。那些以信賴祂來榮耀祂的人將會經歷祂完美的平安的福氣。
2. 思念敬虔的美德 (4:8)
腓立比書 4:1-9 預查 Page 8
4:8 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
8 Finally, brothers and sisters, whatever is true, whatever is honorable, whatever is right, whatever is pure, whatever is lovely, whatever is commendable, if there is any excellence and if anything worthy of praise, think about these things.
1) 【我還有未盡的話】表示保羅終於來到他對有關屬靈【站立得穩】的教導的最高峰。
2) 【這些事……都要思念】這兩個字引進了一個重要的真理:屬靈【站立得穩】是一個人如何【思念】的結果。【思念】(dwell on)帶有命令的語氣,表示對基督徒而言,恰當的【思念】不是一個選項,不只是隨便想想,而是“評估”,“仔細考慮”,“計算”。信徒必須思考保羅在此列出的品質,並且默想它們產生的影響。這個動詞要求習慣性的思想自制,讓所【思念】的一切都是這些美德。
3) 聖經肯定人的生活是思想的產品。箴23:7,“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對現代的人而言,這節經文的相對應語就是電腦的術語“GIGO”(Garbage In, Garbage Out)。就像電腦的輸出是根據輸入它裡面的資訊,人的行動也是他們思想的結果。
4) 保羅呼籲合乎聖經的思想是與今天的文化有關的。今天人所注重的是情感與實用,而不在乎認真思想聖經的真理。人們不再問“這是真的嗎”?而是問“這行得通嗎”?或“這會給我什麼感覺”?後面這兩個問題成為被我們社會所接受的“真理”的定義,棄絕了絕對的神的真理的概念。他們所謂的真理就是任何行得通,並能產生正面情緒的。很可惜,這種實用主義和情緒主義慢慢滲透入教會中,甚至神學中。教會通常比較在乎的是避免引起分裂,或不要冒犯人,過於在乎是否是聖經的真理。
5) 這種觀念與庇哩亞人的是完全不同的。庇哩亞人所注重的是保羅所傳的是否正確,而不是是否會引起紛爭,或是否實用(徒17:11)。許多基督徒去教堂並不是去思念或推理聖經中的真理,而是去得到每個星期的屬靈強心針;去感覺神是否仍然與他們同在。這樣的人在屬靈上是不穩定的,因為他們的生活是根據他的感覺,而不是思念。
I. 【凡是真實的】(true)- 神的話語是真理的寶庫。聖經是真理因為它是神的真理所默示的(詩31:5; 賽4:21)。
II. 【凡是可敬的】(honorable)- 信徒應當思念任何【可敬的】,就是崇高的,高貴的,和值得尊敬的。原文帶有“崇敬”,“崇拜”的意思。在新約聖經,其它處經文中,這字被用來形容執事(提前3:8),女執事(提前3:11),和年長者(多2:2)必須有的生活樣式。
III. 【凡是公義的】(right)- 信徒必須思念【公義的】。【公義的】形容任何與神的永恆完全和諧,永不改變的標準。信徒應當思念與神的律法一致的事。
IV. 【凡是清潔的】(pure)- 信徒應當思念凡是【清潔的】,或純淨的。【清潔的】形容神在祂的話語中定規為聖潔,道德純淨的。信徒應當潔淨自己因為耶穌基督是潔淨的(約壹3:3)。
V. 【凡是可愛的】(lovely)- 信徒應當思念【可愛的】的事。【可愛的】這個詞的原文在新約聖經中唯一出現在此處。信徒必須將他們的思念聚焦在聖經認為是在神面前令人喜悅的,吸引人的,和與人友善的。
腓立比書 4:1-9 預查 Page 9
VI. 【凡是有美名的】(good repute)- 信徒應當思念【有美名的】。此處是這字原文在新約中唯一出現的一次。這描述受到高度評價,或給人留下好印象。
6) 簡單來說,保羅勸誡,【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敬虔生活的關鍵在於敬虔的思念,正如所羅門智慧地觀察到,“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4:23).
3. 順服神的標準(4:9)
4:9 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賜平安的 神、就必與你們同在。
9 As for the things you have learned and received and heard and seen in me, practice these things, and the God of peace will be with you.
1) 這節經文引進了屬靈穩定的最後一個元素。不要將這七個態度當作只不過是抽象的原則;虔敬的思想不能與行為切割。當所有該說的都說了,該做的都做了,屬靈的穩定至終是活出一個訓練有素,順服神的標準的生活。一個將神的話語豐豐富富存在心裡的人(西3:16),因有順服的生活,才能在困難,試探,和妥協的風中站立得穩。
2) 【去行】的英文翻譯是“practice”,指重複性的,或繼續不斷的行動。我們論到一個律師或一個醫生的工作為“practice”,因為他們的職業是按照慣例,例行公事。基督徒也要因此例行公事,活出虔誠,順服的生活。
3) 當一個人以正確的態度和正確的思念來管理自己的肉體時,他才能活出聖潔的生活。這就是為何保羅先處理思念(4:2-8),然後才勸勉教會要有正確的行為(4:9)。我們先要明白和掌握神的律法,然後才以對真理的熱忱來控制我們習慣性的行為。這樣,我們就“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12:21)。
4) 使徒們不只是真道知識的來源,他們也在基督徒行事為人的準則上作榜樣。因此在這書信稍前,保羅勸勉腓立比人,“弟兄們、你們要一同效法我、也當留意看那些照我們榜樣行的人”(3:17)。保羅在此重複了這勸勉,請求他們將在他身上【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付諸行動。他的生活就是他吩咐他們必須盡的屬靈責任的榜樣。
5) 【所領受的】是指教導,學習,指導,和訓練。保羅說,“你們也知道、凡與你們有益的、我沒有一樣避諱不說的.或在眾人面前、或在各人家裡、我都教導你們(徒20:20)。
6) 【所聽見的】是另一方面。他已經提過他將神啟示他的,教導了腓立比人。此處,保羅簡略提到他們從別人那裡聽到有關他的事。他們必須效法他的敬虔美德。
7) 【所看見的】指在保羅與他們相處時,他們親眼看到他的為人。他們知道他所講的道與他的生活是一致的。
8) 附在這順服的應許是【賜平安的 神、就必與你們同在】。【賜平安的 神】是保羅最愛用的詞句之一(羅15:33; 16:20; 林後13:11; 帖前5:23)。這只是提醒有敬虔的態度,思想,和行為的人將會被神的平安和【賜平安的神】所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