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約翰福音 20 : 19-31

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門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猶太人,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

約翰福音20章19-31節

約翰福音20章19-31節: 講義(張肇榮傳道)

復活的主

一. 復活的主向門徒顯現(v.19-23)

• 為何門徒怕猶太人? 門徒如何保護自己?
• 耶穌來在哪裡? 對他們說什麼? 給他們看什麼?
• 門徒心情如何轉變?
• 耶穌又對他們說什麼? 有哪些重點?
【約廿19】「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門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猶太人,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
「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顯示主耶穌復活後的身體,不受任何物質與空間的限制。
• 復活的基督,是超越一切限制的。門雖然關了,並不能把祂關在外面;祂若來顯現,甚麼都不能阻擋祂!敞開的人祂能施恩,關閉的人祂也照樣能施恩。所以我們無須用人工的方法,叫人努力敞開;只要讓復活的基督在此顯現,就能衝開一切的關閉。
• 人若未曾經歷過復活的主,難免會生活在恐懼中;一旦經歷了復活的主,就會有真實的平安。
• 主的顯現必然會給我們帶來平安與喜樂。
• 真實的平安,來自靈裏經歷主的同在;並且是沒有任何人、事、物能把這平安奪去的。
【約廿21】「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
• 主耶穌怎樣被父神差遣,在世上作了父神的彰顯;我們被主差遣,也當照樣在世上作基督的彰顯。
• 主耶穌怎樣藉著與父神完全合一,行事為人遵行了父神的旨意;我們也當照樣藉著與主合一,行事為人遵行主的旨意。
【約廿22】「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吹一口氣,說:『你們受聖靈。』
「就向他們吹一口氣」:正如神將生氣吹在亞當的鼻孔裏,祂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參創二7);主向門徒吹氣,乃是將祂神聖的素質吹進門徒的裏面。
• 信徒若要不虧負主的差遣(參21節),便需仰賴聖靈的幫助;沒有聖靈的引領與扶助,就無法完成主所託付的使命。
• 主賜給聖靈,目的是要讓我們能行使屬靈的權柄(參23節);惟有靠著聖靈,我們才能正確地行使權柄。
【約廿23】「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赦免了;你們留下誰的罪,誰的罪就留下了。」」
• 神不是因為我們赦免別人的罪,祂才赦免這些人的罪;神也不是因為我們不赦免別人的罪,祂就不赦免這些人的罪。
• 有些人誤用本節經文,以為主賞賜給教會或信徒無限的屬靈權炳,可以對任何人施行審判,並且無論審判的結果如何,都必蒙神尊重。其實。教會歷史中一度認為,教會有赦罪與否的權柄,可以讓人不得救,只有教會中有救恩.
• 一個人的罪得赦免,只有一條路,就是因信耶穌基督而得救.教會的責任是去傳福音,盡量讓人得救,而不是決定某人得不得救.
思考小結:
• 門徒經過了耶穌上十字架的震撼教育, 成為驚弓之鳥, 不過他們沒有四處逃竄, 應該仍在聚集, 但卻是在懼怕之中. 不過短短七天, 他們歷經耶穌榮耀騎驢進京, 覺得耶穌要就任彌賽亞了, 怎麼想到竟然被釘了十字架, 並且沒有在十字架上彰顯他們所期待的榮耀, 耶穌真的死了, 接下來應該就要對門徒趕盡殺絕了吧. 聽到馬利亞遇見了復活的主, 不敢相信, 卻應該也帶著一絲期待, 或許是真的.
• 就在這樣的懼怕, 懷疑, 混亂, 不解中, 耶穌來了, 並且直接站在他們當中, 不被關起來的門擋住, 並且對門徒說, 願你們平安. 一個人的過世, 帶給親友何等的悲痛, 也是何等的絕望, 如果能從死裡復活, 讓人重燃無限的希望, 想必也是同等級的喜樂, 即使親眼看見, 可能也不敢置信. 耶穌不但顯現給門徒看, 跟他們說話, 為他們祝福, 還把手和肋旁指給他們看, 證明自己真的是被釘過十字架, 死過, 如今又活的耶穌基督.
• 這時候的門徒心裡確定, 真的是復活的主, 就喜樂了. 這樣的喜樂是讓門徒改變的, 有力量的, 主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 是世世代代的門徒都要傳揚的事情, 甚至是基督信仰的核心, 正如保羅說, 若基督沒有復活, 所信的, 所傳的都是枉然. 原來逃跑, 不認主的門徒, 最後都為主殉道, 就是堅持主耶穌基督是復活的.
• 耶穌說, 願你們平安. 這是耶穌復活之後, 說的最多的, 是最主要的信息. 耶穌復活了, 門徒, 以至於我們, 都不需要再懼怕, 可以得到真正的平安. 耶穌所賜的不只是將來可以讓人上天堂, 是從現在就開始有永生, 並且得到真正的平安, 因為耶穌已經得勝, 我們是在得勝的軍隊之中.
• 你有看見復活的主的經歷嗎? 你我有因為生命中有復活的主而喜樂嗎?
• 如何靠主得到真正的平安?
• 第21節耶穌差遣門徒, 就如天父差遣他一樣. 這不是第一次耶穌差遣門徒,但是在復活之後的差遣,更有意義,因為耶穌已經得勝死亡,是一個榮耀的君王,並且已經完成救恩.現在父差遣子,子差遣門徒,並且要門徒受聖靈,就像一個由三一真神所主持的門徒就職差派禮,從上到下,從裡到外,門徒領受了身份,地位,能力,權柄,去完成神的託付.
• 我有參與什麼服事?知道是被差遣的,是受聖靈的,對我的服事有何不
同?
二.復活的主向多馬顯現 (v.24-29)
• 為何多馬會這樣回答? 多馬是哪種人? 你身邊有多馬這種人嗎?
• 耶穌來說了什麼? 這次有什麼特別?
• 耶穌跟多馬說了什麼? 多馬如何回答? 為何多馬沒有真的伸手去摸?
• 耶穌對多馬說什麼?
【約廿24】「那十二個門徒中,有稱為低土馬的多馬;耶穌來的時候,他沒有和他們同在。」
• 聚會中常能遇見主的顯現和同在,所以不聚會必然就會漏過許多遇見主的機會。
• 沒有與信徒們在一起,是一個屬靈的損失;常在一起,乃是一個祝福;多少屬靈的恩典,乃是向眾人才施與的。
• 一個正常的基督徒,一面不能忽略在清晨的靈修,私下和主親近——馬利亞所代表的(參1,16節);一面也不能忽略在主日參加聚會,和眾聖徒一同敬拜神——門徒們所代表的。
【約廿25】「那些門徒就對他說:『我們已經看見主了。』多馬卻說:『我非看見祂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祂的肋旁,我總不信。』」
• 門徒們說『我們…』,多馬卻說『我…我…』;個人主義的信徒也常以為眾人都不可靠,全不如一個『我』實際。
• 自以為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常不輕易採信別人的見證。
【約廿26】「過了八日,門徒又在屋裏,多馬也和他們同在,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說:『願你們平安。』」
• 「過了八日」:猶太人在計算日數時,往往將首末兩天也計入,並不計算那兩天實際的鐘點數,所以『過了八日』乃是指第二個主日(即第二個七日的第一日)。
• 在前一次主日的聚會中,多馬不在場,所以失去了一次看見主顯現的機會(參24節);如今在另一個主日的聚會中,終於得著了一點補償。由此可見,常常參加教會的聚會,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參來十25)。
• 聽道、禱告、作見證等固然很重要,但它們都是次要的,而不是首要的事;聚會最重要的目的,乃是要遇見主。
【約廿27】「就對多馬說:『伸過你的指頭來,摸(摸原文作看)我的手;伸出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總要信。』」
• 「伸過你的指頭來,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想必是祂的手上和腳上仍遺留有十字架的釘痕,這些釘痕乃是祂愛我們的記號。
【約廿28】「多馬說:『我的主,我的神。』」
• 『主』這詞也是『神』的代表;多馬最終不但相信主耶穌的復活,且體驗到祂的神性。
【約廿29】「耶穌對他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
• 真實的信心,不是憑著眼見;凡是看見才相信的,只不過是接受既成的事實,並不是主所要的信心。
• 多要憑據的人,是小信的表現;感官上的證據,並不是信心的適當根基。
• 主的同在有隱藏和明顯兩種,並且主隱藏的同在總是多於祂明顯的同在;我們必須被訓練成全到一個地步,在沒有主明顯的同在之時,仍能安心信靠祂。
• 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林後五7)。
思考小結:
• 多馬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錯過聚會,不然錯過遇見復活的主;主耶穌復活之後的顯現,絕大多數是在聚會中.現在主耶穌不會像這樣在聚會中出現,但是神在聚會中經常有特別的恩典臨到,所以我們仍然應該盡量參加聚會,聖經也要我們不可停止聚會.
• 多馬這樣說,表示他不信,可能也在表示,你們一起商量好了來騙我嗎?你們說說我就相信嗎?怎麼可能有死人復活的事呢?我非要看見才相信.
• 耶穌來到他們中間,還是說,願你們平安.這次特別對多馬說話:來摸來看.多馬不是要摸嗎?為何多馬沒有摸?因為他看到了.很多人會回答基督徒,神出來讓我看到,我就信.其實很多基督徒的見證,教會歷史以來的見證,天地萬物的見證,耶穌基督復活的見證,聖經見證的事蹟,都告訴我們,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世人都應該說,我的主,我的神.
• 第29節這句話,也向世世代代的世人說.”眼見為憑”這句話一般來說是正確的,因為盲目地相信被稱作迷信,但是屬靈的事物卻不同,因為神是看不見,卻是真實存在的.人太有限了,很多存在的事物都無法用人的感官感覺得到,但是這些雖然沒有感覺,卻是實在存在的.
• 其實沒有看見認為有,才是相信;如果看見了還不信,那是另外一端的迷信,是一種固執,盲目.
三.聖經顯明耶穌是基督 (v.30-31)
• 聖經記載了耶穌所行的所有事蹟嗎?為什麼選擇記載這些事情?
【約廿30】「耶穌在門徒面前,另外行了許多神蹟,沒有記在這書上。」
• 「神蹟」記號。
【約廿31】「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
• 表明約翰寫本書的目的。「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
• 『基督』是主耶穌職分的稱呼;
• 『神的兒子』是主耶穌身份的稱呼。祂是神的基督,來成全神的旨意,完成神的計劃;祂是神的兒子,來顯出神自己,表明神自己。
• 『名』代表了祂的身分和祂的一切。
• 基督是與神的工作有關,神的兒子是與神的生命有關;主耶穌乃是神的兒子來作神的基督,祂是憑神的生命來作神的工作,結果使我們信徒得著神的生命,也能憑著神的生命作神的工作。
• 「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這就是『真理』;「因祂的名得生命」:這就是『恩典』。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參一17)。
思考小結:
• 常常在傳福音的時候,有人會說, “先相信,就會明白”,不免給人迷信,不求甚解的感覺.我們的信仰到底有沒有根據呢?是否像是跳進一團迷霧的黑洞裡呢?當然不是!屬靈的事物需要用信心領受,但是聖經已經將所有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的證據告訴我們,這些都是作者,特別是使徒約翰的親身經歷,親眼看過復活的主.
• 我們多次說過,神蹟是一個sign (指標),指向耶穌是基督,是千真萬確的.如果耶穌的確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他所說過的話,他的應許,保證人因著信他,就可以得生命.我們看神蹟的態度應該要正確,不是看熱鬧,看新奇的作為,甚至不只是為了自身或他人的好處,而是要更認識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