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約翰福音 16 : 5-33

現今我往差我來的父那裡去,你們中間並沒有人問我:『你往那裡去?』

約翰福音16章5-33節

約翰福音16章5-33節: 講義(徐興緯弟兄)

預查8/3/2020

一. 安慰門徒(16:5-7) 16:5 現今我往差我來的父那裡去.你們中間並沒有人問我、你往那裡去。 16:6 只因我將這事告訴你們、你們就滿心憂愁。 16:7 然而我將真情告訴你們.我去是與你們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師就不到你們這裡來.我若去、就差他來。 1. 第5-7節顯示出一個強烈的對比:耶穌的無私與門徒的自私。當耶穌上十字架的時候越來越近,門徒們應該安慰耶穌。祂應當是他們的焦點,因為祂完成祂的使命,並【往差我(祂)來的父那裡去】的時候已經來臨。 2. 但他們中間【沒有人】關心主耶穌,以致【問我(祂)】,【你往哪裡去】?雖然之前彼得(約13:36)和多馬(約14:5)問過祂將去哪裡,但是他們當時如此問只是關心自己,而不是關心耶穌。他們之前問的時候帶有抗議耶穌要丟棄他們過於真正關心耶穌的將來。 3. 因耶穌曾【將這事(有關將臨到的逼迫)告訴你們(門徒)】,【你們(門徒)就滿心憂愁】。他們所想的不是這時刻對耶穌的意義,而是對他們的意義。他們不應當只是【滿心憂愁】,反而應當因耶穌即將完成祂在地上的使命,榮耀回到天家而喜樂。其實,祂之前曾責備他們,“你們若愛我、因我到父那裡去、就必喜樂”(約14:28)。 4. 事實上,門徒們完全不必要【滿心憂愁】。【真情】(truth)就是,耶穌【去是與你們(門徒)有益的】。除了耶穌在十字架上犧牲的死,沒有別的辦法可以贖他們的罪。除此之外,【我(耶穌)若不去,保惠師(聖靈)就不到你們(門徒)這裡來】。但【我(耶穌)若去】,耶穌就會【差他(聖靈)來】。耶穌曾應許,當聖靈來,祂(聖靈)將賜給他們永生(約7:37-39),在他們裡面內住(約14:16-17),教導他們(並藉著他們給所有信徒[約 14:26]),賜能力給他們作見證(約15:26-27)。 5. 聖靈直等到耶穌死,復活,和升天之後才來有兩個原因。第一,聖靈的事工是啟示基督的神性和工作。只有等到基督在十字架上完成了祂救贖的工作,並榮耀升到天上,聖靈才可以完全開展祂的事工。第二,父賜聖靈給教會來證明祂兒子藉著祂的死與復活,完成了拯救的工作(參約7:39)。
二. 聖靈的定罪(16:8-11) 16:8 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16:9 為罪、是因他們不信我. 16:10 為義、是因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就不再見我. 16:11 為審判、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
約翰福音 16:5-33 Page 2
1. 聖靈的事工不僅是對信徒,也對不信的世人。雖然【自己責備自己】(定罪,convict)這個字從司法觀點來看,所指的意思是負面的;但從神學觀點來看,聖靈定罪的事工是非常正面的。祂的目的是使罪人認識耶穌基督而得救。 2. 除非藉著聖靈定罪與重生的工作,沒有人可以得救。根據聖經教導,所有人天生是叛逆,對抗神,敵視耶穌基督的。他們被撒旦弄瞎了心眼,不能明白屬靈真理(林後4:4)。在約6:44中,耶穌宣告,“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裡來的”。 3. 世人恨耶穌基督,因為罪恨義,不完全的恨完全的,“黑暗的權勢”恨“神愛子的國”(西1:13)。聖靈的工作就是要穿透充滿罪的人心,克服罪人對福音的抗拒,帶領他們藉著在基督耶穌裡得救的信心,得以與神和好。 4. 要做到這一步,聖靈必須破除奴役人的罪的力量(約8:34),與喜愛叛逆神的心。耶穌已經告訴了門徒,聖靈來要向世人見證自己(約15:26)。除了外面的見證,聖靈也要定罪人的罪。耶穌說,【他既來了(在五旬節那日)、(聖靈)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5. 【自己責備自己】這個詞顯示出聖靈對失喪的罪人的事工的開始。這個詞在英文聖經中被翻成“convict”。這個英文字,在法庭中的含義是定罪,裁定一個罪犯的不法行為(同個字出現在雅2:9與猶15)。屬靈上,這被定罪的人被判決在地獄中服無期徒刑(永遠)。但在這段經文中,這個字所指的是被裁定犯了罪,需要基督的救贖。聖靈的使命是向世人呈現有關耶穌基督的真理(約15:26)。那些拒絕福音的人被裁定有罪,而審判官就是父與子(約5:22, 27, 30)。 6. 聖靈定罪【世人】【為】三件事:【為罪,為義, 為審判】。【罪】字在原文是單數,表示所犯的不是一般的罪行,而是特別指終極的拒絕【信】(believe in)耶穌基督的罪。這個罪最終毀滅了人,因為其它的罪在一個人信主時都被赦免了(參太12:31-32)。在約3:18中,耶穌說,“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 神獨生子的名”。唯一能裁定人最終的結局是他們對聖靈定他們的罪的工作,和藉著耶穌基督的恩典提供赦免他們的罪的工作有怎樣的反應。 7. 第二,耶穌告訴門徒,“聖靈定罪世人,【為義、是因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就不再見我】”。此處的【義】就是屬於耶穌基督的【義】,祂按本性為神的兒子。這是【罪】的反面;聖靈不但定罪不信的人,祂也裁定必須有基督的義。當他們的邪惡被拿來與基督無罪的聖潔比較時,他們的罪就更顯得可憎可惡。罪人不可能以任何自己的努力,功勞,或成就而得救。 8. 耶穌說,【因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就不再見我】提供了祂的【義】的至高證明:祂被接納到父的面前。當父“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腓2:9)時,父自己就見證了基督的【義】。那些承認自己是罪人,並需要基督的義的人,即刻披戴了祂的【義】。 9. 最後,聖靈定世人的罪,【為審判、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世人的審判常常是錯誤的,邪惡的,可以清楚從他們棄絕神的兒子這件事看到。即使世界無法以公義來審判(參約7:24),聖靈卻絕對可以做到。祂定世人的罪。祂定罪那些錯誤認識耶穌基督的人。 10. 【世界的王】是撒旦(約12:31; 14:30; 約壹5:19)。他已經【受了審判】,並與其他與他一同叛逆的天使被趕出天上(啟12:7-9)。他在十字架前被完全擊敗
約翰福音 16:5-33 Page 3
(西2:15; 來2:14; 約壹3:8)。那似乎是他得勝的時刻,卻變成他毀滅的時刻。雖然撒旦已經被擊敗和審判了,最後的刑罰卻要等到千禧年國結束時才執行(啟20:10)。現在,祂還是這個世代的“神”,尋找可以捕捉和吞吃的靈魂。聖經對那些接納世界系統的人的嚴肅警告是,既然世界的統管者(撒旦)不能逃避審判,他們也不能逃避;除非他們悔改。魔鬼的命運確定了每一個不願意悔改的罪人的命運。 11. 對於聖靈定罪的工作,人只有兩種反應。那些拒絕聖靈定罪的人是“永遠沉淪、離開主的面和他權能的榮光”(帖後1:9)。那些被聖靈定罪而悔改的人將永遠在天上的榮耀和喜樂中。然而,他們在今生將面對逼迫而不背棄神, “因為那在你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約壹4:4)。
三. 聖靈啟示了真理(16:12-15) 1. 聖靈啟示的需要(16:12) 16:12 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或作不能領會〕 1) 竟然經過三年多來強力的培訓,耶穌仍然【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門徒)】(參約21:25)。假如祂真的還有些須要教導的真理,祂卻沒有在此時告訴門徒。接著,耶穌解釋祂的理由是因為當時門徒【擔當不了】(不能領會)那些真理。首先是因為祂要離開他們,他們就被憂傷勝過(約16:6)。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十字架,復活,和升天這些事還沒有發生前,他們不能明白其重要性。 2) 例如有一次,耶穌“教訓門徒、說、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他們要殺害他.被殺以後、過三天他要復活。門徒卻不明白這話、又不敢問他”(可9:31-32)。在最後一次去耶路撒冷的路上,耶穌特別對十二門徒說,“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先知所寫的一切事、都要成就在人子身上.他將要被交給外邦人、他們要戲弄他、凌辱他、吐唾沫在他臉上.並要鞭打他、殺害他.第三日他要復活。這些事門徒一樣也不懂得、意思乃是隱藏的、他們不曉得所說的是甚麼”(路18:31-34)。 3) 耶穌沒有給門徒更多的啟示,因為若沒有聖靈的內住,他們就缺乏能力去明白。但聖靈在五旬節降臨之後,門徒就已經預備好接受更多他們所需要的啟示了。
2. 聖靈啟示的範圍(16:13a) 16:13 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原文作進入〕一切的真理.……………。 1) 基督要藉著【真理的聖靈】,【引導你們(門徒)明白(進入)一切的真理】。唯獨聖靈,因為祂是神,知道所有神知道的,因此祂有資格向人啟示神的真理。 2) 因為【真理的聖靈】不可能作出錯誤的默示,聖經就不可能有錯誤(參約17:17)。若再對此有所爭論,就是對默示聖經的神的神聖本性的不敬。這默示包括所有經文(提後3:16),並延伸到著者所用的每一個字(林前2:13; 參撒下23:2)。 3) 聖經的默示不包括任何聖經以外的寫作。單單聖經中的六十六卷書組成神對人的完全與最終的啟示。聖經以一句嚴肅的警告為結束,不容許任何人對經文有任何的修改或加增:“ 我向一切聽見這書上預言的作見證、若有人在這預言上加添甚
約翰福音 16:5-33 Page 4
麼、 神必將寫在這書上的災禍加在他身上.這書上的預言、若有人刪去甚麼、 神必從這書上所寫的生命樹、和聖城、刪去他的分”(啟22:18-19)。 4) 耶穌的應許:【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信徒)明白(或進入)一切的真理】主要是針對新約聖經的著者。但這也可以延伸到一個次要的層次,就是聖靈賜亮光的工作(參林前2:10-16)。祂藉著聖經指示並教導信徒明白神默示的話語,就如約翰所寫的,“你們從那聖者受了恩膏、並且知道這一切的事。……你們從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們心裡、並不用人教訓你們.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訓你們.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們要按這恩膏的教訓、住在主裡面”(約壹2:20, 27)。 5) 當然,這並不排除殷勤讀聖經,這本來就是“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的先決條件(提後2:15),特別是有些事情是“難明白的、(被)那無學問不堅固的人強解”(彼後3:16)。但若學習聖經,卻沒有被聖靈充滿(弗5:18),也沒有順著聖靈而行(加5:16, 25),也是沒有效果的。
3. 聖靈啟示的目標(16:13b-15) 16:13 ………………………...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 16:14 他要榮耀我.因為他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 16:15 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所以我說、他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 1) 當耶穌道成肉身時,祂並沒有按自己的意思,而是一貫地按父的旨意而行(參約5:19; 7:16; 8:26-29; 14:10)。在深不可測的三位一體的合一中,聖靈因此【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如同子,聖靈作事一直完全與父和諧(參羅8:26-27)。因此,聖靈的帶領將永遠與神在聖經中啟示的旨意一致。祂絕不會帶領任何人去違背神話語的原則。當祂說話時,祂所說的是來自祂所默示的聖經。畢竟,“被聖靈充滿”(弗5:18)的開始就是“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西3:17; 比較弗5:18-6:9與西3:16-4:1),因為“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弗6:17)。 2) 聖靈【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門徒)】。就如主在之前應許聖靈將引導門徒進入真理,這句話主要是指新約聖經。新約包含從五旬節至永恆整個歷史,並包括“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彼後1:3)。 3) 在應許聖靈將啟示真理給門徒之後,主就告訴他們聖靈啟示的終極目的。耶穌說,【他要榮耀我.因為他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所以我說、他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聖靈的事工就是藉著啟示有關基督的真理來【榮耀】祂,就如基督藉著顯明父來榮耀父。聖靈沒有指向自己,而是指向子。這是一個常被一些基督徒所忽略的真理。他們常常聚焦在聖靈的恩賜和祝福上,過於耶穌基督的位格和工作。
四. 從憂傷變為喜樂(16:16-24) 1. 主耶穌的預告(16:16) 16:16 等不多時、你們就不得見我.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 1) 這一節的關鍵詞是兩次出現的【等不多時】。這個詞所指的是約翰福音的前面所提到的到底距離耶穌離世還有多少時間;幾個月(7:33)?,幾天(12:35)?
約翰福音 16:5-33 Page 5
第一個【等不多時】是從耶穌的死到耶穌升天這段時間之後,門徒【就不得見我(耶穌)】。 2) 對於有關門徒【還要見我(耶穌)】的第二個【等不多時】,解經家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是指基督的第二次降臨。因為太24:8提到主再來前有“生產之難”,這與主在21節所說的“婦人生產”的比喻互相呼應。但這兩個比喻所要說明的是不同的真理。“生產之難”與主再來有關,比喻大災難時所發生的一連串的災難。而耶穌在21節用“婦女生產”來表達一個本來令人悲傷的事件,最終卻帶來了歡樂。 3) 另一些人相信主所說的第二個【等不多時】是指祂的死與復活之間的三天(自然而然,他們也認為第一個【等不多時】是指基督死在十字架上時)。過了這三天,門徒再次看到耶穌活著就非常喜樂,並大得安慰。然而,主復活後只與他們同在四十天(徒1:3),然後又離開他們,升到天上。根據這種看法,門徒的憂愁因耶穌的復活變為喜樂,然後當耶穌再次離開他們,回到天上,又變回憂愁。這絕對不是耶穌所應許他們的永遠的喜樂(22節)。 4) 最合理的解釋似乎是耶穌應許門徒將再見到祂,主要是指祂的靈 (聖靈) 將在五旬節那天降臨(參約14:16-17, 26; 15:26; 16:7, 13)。耶穌在成就了救贖大工後升天,就差遣聖靈與門徒同在(參約15:26)。基督藉著聖靈的事工來到他們身邊。聖靈是“基督的靈”(羅8:9; 參加4:6; 腓1:19; 彼前1:11),並啟示了基督(約16:13-15)。主耶穌透過聖靈與祂的子民同在是永遠的,就如祂所應許的,“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耶穌說差遣聖靈來是發生在耶穌升天回到父的右邊去以後;就如祂接著說的,“因我往父那裡去”(17節)。
2. 門徒的困惑(16:17-19) 16:17 有幾個門徒就彼此說、他對我們說、等不多時、你們就不得見我.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又說、因我往父那裡去.這是甚麼意思呢。 16:18 門徒彼此說、他說等不多時、到底是甚麼意思呢.我們不明白他所說的話。 16:19 耶穌看出他們要問他、就說、我說等不多時、你們就不得見我、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你們為這話彼此相問麼。 1) 自從(非賣主的)猶大在14:22問了一個問題到現在,門徒們都沒有說話。但耶穌在第16節中的說話使他們大吃一驚。他們不願意公開質問祂(參可9:31-32),可能因為祂剛剛才告訴他們,“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12節),【有幾個門徒就彼此說、他對我們說、等不多時、你們就不得見我.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又說、因我往父那裡去.這是甚麼意思呢】。【門徒彼此說、他說等不多時、到底是甚麼意思呢.我們不明白他所說的話】。他們難以理解耶穌將要死的現實。祂所說的【等不多時、你們就不得見我.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讓他們困惑。再加上耶穌又說,【因我往父那裡去】(參約16:5, 10; 7:33; 14:12, 28),更使他們完全不知所措,覺得這好像是互相矛盾的。 2) 耶穌是全知,洞察人心的。【耶穌看出他們(門徒)要問他】。耶穌想要消除他們的無知,並安慰他們的憂傷,就說,【我說等不多時、你們就不得見我、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你們為這話彼此相問麼】?耶穌主動地去安慰門徒,就
約翰福音 16:5-33 Page 6
回答了他們還沒有開口問的問題。祂這樣行令人想起當年耶和華藉著以賽亞的口所說的話,“他們尚未求告、我就應允.正說話的時候、我就垂聽”(賽65:24)。
3. 解釋性的比喻(16:20-22) 16:20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痛哭、哀號、世人倒要喜樂.你們將要憂愁、然而你們的憂愁、要變為喜樂。 16:21 婦人生產的時候、就憂愁、因為他的時候到了.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記念那苦楚、因為歡喜世上生了一個人。 16:22 你們現在也是憂愁.但我要再見你們、你們的心就喜樂了.這喜樂、也沒有人能奪去。 1) 【實實在在】這個詞的英文翻譯是“amen amen” 或 “truly truly”。這詞強調了耶穌即將【告訴】門徒的話的重要性。耶穌的跟隨者不久將因祂的死【痛哭,哀號】,但是世人,包括猶太人領袖,和竭力對抗耶穌的背道民族將【喜樂】。 2) 但基督的仇敵因祂的死的【喜樂】將會是短暫的。猶太人領袖諷刺地答應如果耶穌從十字架上走下來,他們就信祂(太27:42)。但當耶穌行了更大的神蹟,從死裡復活,他們卻拒絕信祂。反而,他們匆忙地編造了一個陰謀論去隱瞞祂的復活。然後,猶太人領袖嘗試壓制使徒們,不讓他們傳耶穌的復活,卻失敗了(徒4:1-21; 5:17-18, 27-42)。 3) 當世人因耶穌的死從喜樂轉為失望,門徒卻因耶穌復活就喜樂了。耶穌向他們肯定,【然而你們的憂愁、要變為喜樂】。主並不是說這一件使他們憂愁的事將會被另一件使他們喜樂的事所取代,而是同一件使他們憂愁的事(十字架),將成為他們喜樂的原因。那因十字架所帶來的憂愁被復活與五旬節聖靈降臨(徒2:4-47)所代替,促使門徒以正確的觀點來看十字架,使之成為他們永不止息的喜樂源頭(22節; 徒13:52)。十字架是所有基督徒喜樂的根基,因為它是救贖的基礎。 4) 一個起初帶來痛苦,最後卻帶來喜樂的生動例子就是生小孩這件事。一個【婦人生產的時候,就憂愁】的緣由來自於人類墮落時,神對亞當的咒詛在夏娃身上。創3:16記載“又對女人說、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然而,婦人【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記念那苦楚】。生產的苦楚在小孩出生後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歡喜世上生了一個人】。 5) 同樣的,雖然門徒不久將會有【憂愁】,他們從主的應許(【但我要再見你們、你們的心就喜樂了】)得到安慰。在16與19節中,耶穌提到門徒要見祂;此處,祂告訴他們祂將要見他們。祂認識門徒比他們認識祂更為重要。保羅寫道,“現在你們既然認識 神、更可說是被 神所認識的”(加4:9)。【這喜樂,沒有人能奪取】表明他們不僅可以在耶穌復活後見祂,那只不過是四十天,主真正所指的是在五旬節那天聖靈的降臨,永遠內住他們裡面。在門徒裡面,聖靈所產生的喜樂將是永久的。任何事都不能取消聖靈藉著十字架的大能,在信徒生命裡所做的。
4. 有福的應許(16:23-24)
約翰福音 16:5-33 Page 7
16:23 到那日、你們甚麼也就不問我了.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若向父求甚麼、他必因我的名、賜給你們。 16:24 向來你們沒有奉我的名求甚麼、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 1) 【到那日】,當門徒再次見到主(23節),而且他們的憂愁轉為喜樂,他們【甚麼也就不問我(耶穌)了】。這進一步提示【那日】不可能是復活的日子。無疑的,門徒在耶穌復活與升天之間的四十天問了許多問題,耶穌就向他們“講說 神國的事”(徒1:3)。但聖靈在五旬節那天降臨後,聖靈就可以直接教導他們。 2) 明顯的,耶穌升天後,就不能實體上與門徒同在,讓他們問問題。但更重要的,門徒將有聖靈的內住,為他們真理的教師。耶穌剛剛才告訴他們,“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原文作進入〕一切的真理.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13節; 參約14:26)。在約翰壹書中,“你們從那聖者受了恩膏、並且知道這一切的事。……你們從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們心裡、並不用人教訓你們.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訓你們.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們要按這恩膏的教訓、住在主裡面”(約壹2:20, 27)。 3) 門徒將終於明白耶穌為什麼必須死(參路9:44-45),祂與父的關係就會變得更清楚(參約14:8-9),然後他們就會發現為什麼耶穌的離去與聖靈被差遣來是對他們有益處的(約16:7)。聖靈對所有這些有關十字架和復活的澄清將被包含在聖靈所默示的新約聖經中。 4) 【實實在在】這詞語引進了另一個重要的真理(參20節);就是門徒【若向父求甚麼、他必因我的名、賜給你們】。這是耶穌在當晚第三次陳述了這個真理(參約14:13; 15:16),強調了其極大的重要性。因奉耶穌的名禱告並不是將祂的名公式化,當作禮儀一般加在禱告的結尾來確保禱告的成功。反而,所要禱告的是與基督的性情和旨意一致,並證明禱告者完全依靠祂來供應一切所需要的,目的是基督在回應中得榮耀。這樣的禱告對門徒來說是新鮮的。【向來你們(門徒)沒有奉我的名求甚麼】。他們要就是向耶穌求,或向父禱告。但現在,耶穌鼓勵他們,【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然後,加了一個蒙福的應許,【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蒙應允的禱告,根據耶穌基督完成的工,並來自於一個順服的生活,是一個大有能力的力量,將憂傷轉為喜樂。 5) 即使面對祂自己的患難,耶穌滿有憐憫地以安慰和盼望來回應門徒的焦慮。祂應許他們現在的痛苦將帶來極大的喜樂;並向他們保證雖然祂將要離開他們,他們將藉著聖靈的降臨再次見到祂。雖然祂不久將升到高天,到父那裡去,祂將與他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
五. 基督徒的三大美德(16:25-33)
1. 愛(16:25-27a) 16:25 這些事、我是用比喻對你們說的.時候將到、我不再用比喻對你們說、乃要將父明明的告訴你們. 16:26 到那日、你們要奉我的名祈求.我並不對你們說、我要為你們求父. 16:27 父自己愛你們、因為你們已經愛我、…………………………….。
約翰福音 16:5-33 Page 8
1) 在與耶穌一起的時候,門徒常常不明白耶穌所說的。有幾個例子可以證明這一點。有一次,在耶穌告訴他們“入口的不能污穢人、出口的乃能污穢人”(太15:11)之後,“彼得對耶穌說、請將這比喻講給我們聽”(太15:15)。以致耶穌責備他們,“你們到如今還不明白麼”(太15:16)。但是常常“門徒卻不明白這話、又不敢問他”(可9:32)。 2) 在某些場合,門徒開始時不能明白是因為耶穌【用比喻對你們(門徒)說(話)的】。【比喻】是指不明言直截了當的,意思是隱藏的說話;其中意思不是即刻顯明的,反而需要動腦筋去了解。這類話語的目的是審判性和憐憫性地(參路12:47-48)向不信者掩蓋真理,因為他們因自己的不信和叛逆而導致屬靈瞎眼(參太15:14; 23:16-26; 約9:39-41; 弗2:1-3)。當“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甚麼用比喻呢”(太13:10),“ 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這都是耶穌用比喻對眾人說的話.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說甚麼.這是要應驗先知的話、說、『我要開口用比喻、把創世以來所隱藏的事發明出來。』”(太13:11-13; 34-35)。 3) 然後,耶穌應許【時候將到、我不再用比喻對你們說】。在十字架之前,門徒不能完全掌握到神子救贖大工的重要性。他們也沒有明白父的愛表現在差遣祂的愛子為罪死在十字架上的深度。但【時候將到】(五旬節聖靈降臨),面紗將被舉起,耶穌會【將父明明的告訴你們(門徒)】。門徒將更加徹底明白耶穌與父的關係,與父對他們的愛。 4) 耶穌應許【到那日、你們要奉我的名祈求.我並不對你們說、我要為你們求父. 父自己愛你們、因為你們已經愛我、又信我是從父出來的】。這些話闡明了【奉我(耶穌)的名祈求】的意思。並不是說信徒求耶穌【要為他們求父】,好像父並不在乎他們的請求。若奉耶穌的名祈求是這樣的意思,這將是一個無法預知後果的特權。但信徒享有的完全特權是按照子的旨意直接向父求。信徒有這樣的特權是因為【父自己愛你們(門徒)、因為你們(門徒)已經愛我(耶穌)】。這種對耶穌的愛是藉著他們對祂的順服所表現出來的。 5) 在天主教中有一個可怕的謬論就是神是漠不關心的,是嚴厲的,而耶穌則致力於公義的審判,但馬利亞是富有憐憫的,如同一般的聖人一樣。因此,最好向他們(馬利亞,各聖人)禱告。這是一個謊言,因為信徒可以直接來到父的面前,父也愛他們,因為信徒是在耶穌基督裡的(約壹4:10, 19),父也完全愛他們(約13:1)。根據保羅所說,“在我們主基督耶穌裡所定的旨意。我們因信耶穌、就在他裡面放膽無懼、篤信不疑的來到 神面前…… 因為我們兩下藉著他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弗3:11-12; 2:18)。 6) 至聖所前面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太27:51),象徵開了一條路,使信徒可以藉著耶穌的死,進入到神面前。聖經教導所有信徒都是祭司(彼前2:9; 啟1:6),排除了中間人的需要,不必再藉著馬利亞,聖保羅,聖約翰……才可以來到神的面前。 7) 如上所述,父允許信徒進入祂的面前的動機是【父自己愛你們(信徒)】。愛(phileo)是一種深切,愛慕的愛。這是一種情感的愛,與agapao的愛是一致的;後者是意志的愛。Phileo形容父母對他們兒女,與他們的兒女對父母的愛
約翰福音 16:5-33 Page 9
(太10:37),也是朋友之間彼此的愛(約11:3, 36)。神愛(agapao)罪人(約3:16),表達出一種特別的父親對祂兒女的愛(phileo),甚至讓祂的獨生子為他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羅5:8; 約壹4:9-10)。因此他們可以坦然無懼來到祂的面前,如同祂切切在乎的兒女(參羅8:15; 加4:6)。
2. 信(16:27b-32) 16:27 …………………………………………..、又信我是從父出來的。 16:28 我從父出來、到了世界.我又離開世界、往父那裡去。 16:29 門徒說、如今你是明說、並不用比喻了。 16:30 現在我們曉得你凡事都知道、也不用人問你.因此我們信你是從 神出來的。 16:31 耶穌說、現在你們信麼。 16:32 看哪、時候將到、且是已經到了、你們要分散、各歸自己的地方去、留下我獨自一人.其實我不是獨自一人、因為有父與我同在。 1) 所有人,無論是悲觀主義者或懷疑論者,對於每天生活中所發生的平凡事都有一種信念。人相信他們所吃的食物,所喝的水,所服用的藥都是安全的。他們所乘搭的飛機不會出事,所住的房子不會突然倒塌。再高一層,人相信愛,相信自己,相信錢,甚至相信一種模糊的超然能力。 2) 但與這些沒有目的和毫無內容的信念相反,信徒的信心是牢牢紮根在神的愛中,彰顯在基督耶穌的身上,並被記載在聖經中。耶穌說【我從父出來、到了世界】表達了基督徒信心的核心教義。祂【從父出來】證實了祂的神性(約1:1, 14),若不接受這教義,沒有人可以得救。 3) 耶穌說,【我又離開世界、往父那裡去】完成了在28節中對福音的簡潔概論。耶穌,神的兒子,被父差遣到世上來完成救贖的大工,並接著回到祂與父共享榮耀的天家。耶穌渴望回到父那裡去,並經常提到這願望(譬如約7:33; 14:12, 28; 16:5, 10; 17:11, 13)。 4) 【門徒說,如今你是明說,並不用比喻了】,顯示他們終於最後開始明白了。救贖的計劃變得清晰了。主向他們【明說】的時候即將到來。祂已經告訴他們祂從那裡來,祂的使命,祂要回到父那裡去,父對他們的愛,並他們可以到父的面前。耶穌直接這麼作,【不用比喻了】。他們滿有信心地斷言,門徒說,【現在我們曉得你凡事都知道、也不用人問你.因此我們信你是從 神出來的】,不只是肯定他們感激耶穌的教導,這簡直就是完全肯定基督的全知,並祂的神性。這表達了當時門徒認識耶穌是神的最高點。 5) 然而,門徒大膽認為他們所有的問題都得到解答的觀點是不成熟的,因為他們要等到五旬節聖靈降臨時才能得到基督的神性和工作的啟示。 6) 耶穌知道他們的心,所以說【現在你們信麼】?耶穌尖銳的問題強調了門徒的信心,即使是真實的(參約17:8),仍然是不成熟的。可悲的是,幾個小時之後,他們所有人都離棄了祂,並【你們要分散、各歸自己的地方去、留下我獨自一人】(太26:56; 參太26:31; 亞13:7)。但在聖靈降臨後,即使當時有強烈的逼迫(例如徒4:1-21; 5:17-40),門徒仍然大膽傳講耶穌基督的福音(例如徒2:22-36; 3:12-26)。 7) 雖然門徒【留下我(耶穌】獨自一人】,耶穌卻【不是獨自一人、因為有父與我(耶穌)同在】;除了祂被釘在十字架上,承擔世人的罪的那一刻。
約翰福音 16:5-33 Page 10
3. 望(16:33) 16:33 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tribulation).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 1) 耶穌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門徒)】。這些事就是明白神的愛,並信靠祂。即使處於【世上】的敵視和持續的【苦難】之中,這些事將帶來【平安】。耶穌說這些話是在祂告訴門徒在祂再來之前將有大災難的第二天晚上(路21:8-21)。 2) 雖然門徒【在世上你們有苦難】,要面對當前的逼迫,但【在我(耶穌)裡面有平安】。對於歷代的信徒而言,也要應用到末世基督再來前的大災難。 3) 信徒仍然在這些苦難之中,卻將享受神的【平安】。這足夠使【你們(門徒)可以放心】,並有盼望。信徒的盼望是在主裡面(詩31:24),祂的話語(詩119:49),祂所供應的拯救(詩119:166),與在天上等候的永遠的榮耀(西1:5; 27)。這盼望是因為耶穌【已經勝了世界】,並征服了罪(約1:29),死(約14:19),和撒旦(創3:15)。在祂裡面,基督徒也成為得勝者(羅 8:37)。為他們,主將使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8:28)。 4) 在耶穌復活和五旬節聖靈降臨後,門徒將徹底從懼怕變為勇敢。雖然他們在耶穌被捕的那夜離開耶穌逃跑了,他們卻在兩個月後勇敢地站在猶太人領袖面前。在徒第2章,十二門徒(包括馬提亞)“ 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徒2:4)。彼得曾三次不認主(可14:66-72),卻公然與其他十一門徒站在一起,“ 高聲說、猶太人、和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哪、這件事你們當知道、也當側耳聽我的話”(使2:14)。不久,祂與約翰醫治了聖殿前一個瘸腿的人(徒3:6),並且勇敢地在那裡傳福音(徒3:11-26)。他們很快就被捕,並被帶到公會面前。他們沒有膽祛害怕,反而勇敢地對那些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猶太人領袖宣告真理。“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4:12)。猶太人領袖“見彼得約翰的膽量、又看出他們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就希奇、認明他們是跟過耶穌的”(徒4:13)。 5) 在他們身上的平安和盼望也彰顯在歷代以來的真正信徒身上。確定了他們所相信和盼望的,並且信服了他們未曾看見的(來11:1),就如古代的先賢“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受試探、被刀殺.披著綿羊山羊的皮各處奔跑、受窮乏、患難、苦害、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飄流無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來11:37-38)。當現代的信徒“也因著他、信那叫他從死裡復活、又給他榮耀的 神、叫你們的信心、和盼望、都在於 神”(彼前1:21),也就有了同樣的勇氣。 6) 耶穌在馬可樓為門徒禱告,並走向客西馬尼園之前,對門徒吩咐的最後一些話是非常重要的。這些話是信望愛的話語。在面對接下去幾天最大的試驗時,主提醒他們這三個最基本的真理。這些真理將成為他們餘下一生的事奉標誌,也成為後來所有聖徒的標誌。在盡祂所能預備他們應付即將發生的事後,耶穌轉向父禱告,知道只有父可以在接下去的幾小時中真正保守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