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11章1-16節
約翰福音11章1-16節: 講義(徐興緯弟兄)
復活與生命: 為榮耀神的疾病(11:1-16)
預查3/30/2020
一. 前言 11:1 有一個患病的人、名叫拉撒路、住在伯大尼、就是馬利亞和他姐姐馬大的村莊。 11:2 這馬利亞就是那用香膏抹主、又用頭髮擦他腳的.患病的拉撒路是他的兄弟。 11:3 他姊妹兩個就打發人去見耶穌說、主阿、你所愛的人病了。 11:4 耶穌聽見就說、這病不至於死、乃是為 神的榮耀、叫 神的兒子因此得榮耀。 11:5 耶穌素來愛馬大、和他妹子、並拉撒路。 11:6 聽見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 11:7 然後對門徒說、我們再往猶太去罷。 11:8 門徒說、拉比、猶太人近來要拿石頭打你、你還往那裡去麼。 11:9 耶穌回答說、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時麼。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跌倒、因為看見這世上的光。 11:10 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因為他沒有光。 11:11 耶穌說了這話、隨後對他們說、我們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 11:12 門徒說、主阿、他若睡了、就必好了。 11:13 耶穌這話是指著他死說的.他們卻以為是說照常睡了。 11:14 耶穌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拉撒路死了。 11:15 我沒有在那裡就歡喜、這是為你們的緣故、好叫你們相信.如今我們可以往他那裡去罷。 11:16 多馬、又稱為低土馬、就對那同作門徒的說、我們也去和他同死罷。 1. 宇宙中最重要的主題就是神的榮耀。 這是神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因,從世界的創造,到墮落罪人的救贖,再到不信者的審判,最終到神偉大永恆的彰顯。 2. 因為神的榮耀是祂的本性所固有的,所以聖經稱祂為”榮耀的神”(詩29:3; 徒7:2),“以色列的大能者(the Glory of Israel)”(撒上15:29),“榮耀的王”(詩24:7-10),和“那至高至上的(the high and exalted One)”(賽57:15)。 父神被稱為“榮耀的父”(弗1:17; 比照彼後1:17); 耶穌基督是“榮耀的主”(林前2:8); 而聖靈是“榮耀的靈”(彼前4:14)。 神固有的榮耀是祂獨有的,祂不會與任何人分享(賽42:8; 48:11)。 3. 神的話語,始終讚美祂自己的榮耀。在詩57:11,大衛寫道,“神阿、願你崇高、過於諸天.願你的榮耀、高過全地”(參詩108:5)。 所羅門響應他父的思想,寫道:“他榮耀的名、也當稱頌、直到永遠.願他的榮耀、充滿全地”(詩72:19)。 詩113:4進一步描述了神的榮耀“高過諸天”。 詩138:5宣告說:“耶和華大有榮耀”。 詩篇148:13補充說:“他的榮耀在天地之上”。 4. 神的榮耀以無數種方式彰顯,其中之一就是祂的創造。 大衛在詩19:1中寫道:“諸天述說 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 以賽亞書6:3宣告:“他的榮光充滿全地”。 展示“自從造天地以來、 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1:20)。除了墮落的天
約翰福音 11:1-16 Page 2
使和墮落的人,神創造的一切都榮耀了祂。從消極的角度來看,即使墮落的天使與人也帶給祂榮耀,因為祂藉著對他們的審判來彰顯祂的聖潔(參出14:4, 17-18)。 5. 神的榮耀也彰顯在祂的救贖上。祂救了罪人,“又要將他豐盛的榮耀、彰顯在那蒙憐憫早預備得榮耀的器皿上”(羅9:23)。 在林後4:4中,保羅稱救恩的信息為“基督榮耀福音”。 並指出祂的拯救“好叫恩惠因人多越發加增、感謝格外顯多、以致榮耀歸與 神”(林後4:15)。保羅對以弗所人寫道:“(神)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這恩典是他在愛子裡所賜給我們的”(弗1:5-6; 參1:12, 14, 18)。 救贖改變了信徒,使他們“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叫榮耀稱讚歸與 神”(腓立比書1:11;參約15:8)。 6. 在人類救贖歷史的各個時期中,神向祂的子民彰顯了祂的榮耀。 摩西深感帶領以色列民責任之重,就向神呼求, “摩西說、求你顯出你的榮耀給我看。耶和華說、我要顯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經過、宣告我的名.我要恩待誰、就恩待誰.要憐憫誰、就憐憫誰。又說、你不能看見我的面、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耶和華說、看哪、在我這裡有地方、你要站在磐石上.我的榮耀經過的時候、我必將你放在磐石穴中、用我的手遮掩你、等我過去.然後我要將我的手收回、你就得見我的背、卻不得見我的面”(出33:18-23)。 7. 在他們的曠野漂流中,神的榮耀在以色列人中反覆出現,主要是以雲柱或火柱的形式(出13:21-22; 16:10; 24:16-17; 利 9:23-24; 民14:10; 16:19, 42)。 神在會幕(出40:34-35)和所羅門聖殿(王上8:10-11)的奉獻典禮中也彰顯了祂自己的榮耀。 8. 為了預備他先知的事工,神特別為以賽亞展現一個祂威嚴,榮耀的聖潔的驚人異象: “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滿聖殿。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個翅膀.用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榮光充滿全地。因呼喊者的聲音、門檻的根基震動、殿充滿了煙雲。那時我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眼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賽6:1-5) 9. 但是神榮耀的最有恩典和最完全的彰顯是在主耶穌基督的身上:“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1:14)。 約翰在解釋主的第一個神蹟(水變酒)的意義時說:“這是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蹟、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顯出他的榮耀來.他的門徒就信他了”(約2:11)。雖然耶穌神性的榮耀被掩蓋在人的身體裡,某一次他卻向三個門徒彰顯出祂的威嚴:“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的上了高山.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太17:1-2; 參彼後1:16-18)。 10. 第11章記載了約翰福音中七個神蹟中之最後一個,卻也是最強有力的(參2:1-11;
約翰福音 11:1-16 Page 3
4:46-54; 5:1-17; 6:1-14; 6:15-21; 9:1-41),就是拉撒路死後四天復活。 然而,奇蹟的主要目的不是讓拉撒路恢復生命,也不是為了安慰悲傷的姐妹們。 耶穌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的主要目的是使祂和父得到榮耀(4, 40節)。 11. 在這段經文中,耶穌基督的榮耀在猶太人領袖的棄絕和仇恨的黑暗背景下發光。如前一章所述,耶穌在聖殿裡所羅門的廊下與猶太當局的對抗(10:22-39),標誌著約翰對耶穌公開事工的記載結束;第11,12章就成為第13-21章中所記載耶穌的公開事工與祂熱烈的情感之間的橋樑。在這對抗後,耶穌就往約旦河外去(10:40),到達比利亞地區,在那裡停留並傳道了幾個月,然後返回耶路撒冷,過了祂生平最後一週。正是在那比利亞事工中,祂短暫地回到了耶路撒冷附近,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然而,儘管耶穌行了這無可爭辯的神蹟,猶太人領袖對他的仇恨卻只會加強(11:46-53)。因此,在使拉撒路死裡復活之後,主再次離開耶路撒冷地區(11:54),直到祂凱旋進入耶路撒冷。 12. 拉撒路的復活從三個方面證明了基督的榮耀:它明確指出了祂的神性(11:25-27);它堅固了門徒的信心(11:15); 並直接導致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11:53)。隨著在第11章中敘述的內容,它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神蹟的準備(11:1-16); 耶穌的到來(11:17-36);神蹟的本身(11:37-44);神蹟的後果(11:45-57)。 13. 第一部分藉著介紹三組角色來提供神蹟的背景:垂死的人物,擔憂的姐妹,和謹慎的門徒。
二. 垂死的人物(11:1-2) 11:1 有一個患病的人、名叫拉撒路、住在伯大尼、就是馬利亞和他姐姐馬大的村莊。 11:2 這馬利亞就是那用香膏抹主、又用頭髮擦他腳的.患病的拉撒路是他的兄弟。 1. 約翰簡捷介紹拉撒路為【有一個患病的人】的目的是要強調拉撒路不是這個故事的主角,或焦點。 真正的重點是耶穌與父將藉著他的復活而得榮耀。 【拉撒路】是希伯來名字”Eleazar”的縮寫,意思是“上帝幫助了” ;是與這個故事相關的一個恰當的名稱。由於這個名字很普通,約翰進一步說明他【住在伯大尼】這個村莊,不同於施洗約翰傳道過的約旦河外的伯大尼(1:28),也就是耶穌當時傳福音的地方(10:40)。拉撒路所在的伯大尼是在猶太,離耶路撒冷不遠(11:18節)。
2. 約翰進一步指出伯大尼為【馬利亞和她姐姐馬大的村莊】。 約翰沒有提供更多細節,顯然認為他的讀者熟悉兩姐妹(路加福音中提到這兩姐妹[路10:38-42])。 因此,約翰才可以如此寫,【這馬利亞就是那用香膏抹主、又用頭髮擦他腳的.患病的拉撒路是他的兄弟】;即使他在第十二章之前都沒有提到那個【用香膏抹主】的故事,他的讀者已經從其它《福音書》中得知了(太26:6-13; 可14:3-9)。
3. 藉著拉撒路的復活,耶穌和父都將得榮耀,門徒的信心將得以堅固,這也是促使懷有敵意的猶太人領袖要殺死耶穌的最後一根稻草。
三. 擔憂的姐妹(11:3-6)
約翰福音 11:1-16 Page 4
11:3 他姊妹兩個就打發人去見耶穌說、主阿、你所愛的人病了。 11:4 耶穌聽見就說、這病不至於死、乃是為 神的榮耀、叫 神的兒子因此得榮耀。 11:5 耶穌素來愛馬大、和他妹子、並拉撒路。 11:6 聽見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 1. 可以理解,姐妹兩人對自己兄弟的病情非常擔憂。 她們【就打發人去見耶穌】,說:【主啊,你所愛的人病了】。 雖然聖經沒有說拉撒路生了什麼病,但他卻快要死了。馬利亞和馬大相信耶穌願意醫治她們的兄弟,因為祂很愛拉撒路。她們同時也相信祂有醫治拉撒路的能力(11:21, 32)。 2. 因為當時耶穌在約旦河的另一邊(10:40),所以來自伯大尼的信使至少需要一天才能到達耶穌所在之處。 (當然,主因祂的全知已經了解拉撒路病重 [參 11:13-14])。 由於拉撒路的病情嚴重,他甚至可能在信使到達耶穌處之前就死了,因為當耶穌到達伯大尼時,他已經死了四天(11:17, 39節)。 (信使到耶穌處的旅程將需要一天。然後,主耽延了兩天(11:6),最後,再花一天時間前往拉撒路的家。 這樣一來,總數就變成了四天)。 3. 姐妹們帶給耶穌的信息是非常溫柔和簡單。 她們沒有詳細敘述拉撒路的狀況,也沒有明確要求主做任何事情。 (她們意識到,耶穌去耶路撒冷附近的任何地方都是極其危險的;參11:8)。她們也沒有試圖藉著提醒耶穌拉撒路對祂的愛來感情綁架耶穌。 她們只是說她們的兄弟拉撒路是主所愛的(“phileo”;友愛和親情之愛),並且謙卑,滿懷信賴地將她們的弟兄的需要交託給主(參詩37:5; 46:1; 55:22; 彼前5:7)。 4. 當【耶穌聽到】這個信息時,【就說】:【這病不至於死】。顯然,主耶穌不是說拉撒路不會死,而是說死亡不會是最終的結局。 像第9章的瞎子(9:3)一樣,拉撒路的疾病,死亡,和復活都是為了榮耀神。 基督的回應與某些人的教導相反,祂表明疾病,甚至死亡,有時候可能是神在祂子民身上的旨意(參21:19; 出4:11; 伯1, 2)。藉此,拉撒路的情況給神帶來【榮耀】。也藉此,【神的兒子因此得到榮耀】(參12:23, 28)。 5. 約翰的註釋【耶穌素來愛馬大,和她妹子,並拉撒路】清楚地表明耶穌與這個家庭的親近關係。無疑的,在祂拜訪耶路撒冷期間就住在他們的家中(參太21:17;可11:11-12)。 約翰在這裡加了這伏筆來表明主的後續行動並沒有反映出主缺乏愛心和同情心。 6. 耶穌與拉撒路,馬利亞,和馬大的親密關係使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加令人困惑。 當耶穌【聽到拉撒路病了】時,祂沒有急忙啟程去拉撒路家,反而【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 主耶穌沒有故意拖延讓拉撒路死,因為如上所述,他可能已經在信使見到耶穌之前就死了。 祂的拖延其實有幾個目的:讓這兩個姐妹更信靠祂,從而對主的信心更強;清楚顯明拉撒路是死了,因而確實證明耶穌使拉撒路復活是一件真實的神蹟;耶穌一如既往地按照神的時間表而不是人的時間表行事。
四. 謹慎的門徒(11:7-16)
11:7 然後對門徒說、我們再往猶太去罷。 11:8 門徒說、拉比、猶太人近來要拿石頭打你、你還往那裡去麼。
約翰福音 11:1-16 Page 5
11:9 耶穌回答說、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時麼。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跌倒、因為看見這世上的光。 11:10 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因為他沒有光。 11:11 耶穌說了這話、隨後對他們說、我們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 11:12 門徒說、主阿、他若睡了、就必好了。 11:13 耶穌這話是指著他死說的.他們卻以為是說照常睡了。 11:14 耶穌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拉撒路死了。 11:15 我沒有在那裡就歡喜、這是為你們的緣故、好叫你們相信.如今我們可以往他那裡去罷。 11:16 多馬、又稱為低土馬、就對那同作門徒的說、我們也去和他同死罷。 1. 耶穌在耽延了兩天之後,就對門徒說:【我們再往猶太去吧】。 【門徒】既驚訝又震驚地抗議,【說】:【猶太人近來要拿石頭打你(8:59; 比照10:31)、你還往那裡去麼】? 他們認為,為什麼要離開一個大有成果的事工(10:41-42),冒生命危險前往耶路撒冷附近去?拉撒路的情況似乎並不需要主立即的關注或到現場去。 畢竟,耶穌本人曾說過拉撒路不會死(4節)。 何況如果耶穌需要去醫治拉撒路,為什麼祂不像以前那樣,在遠程醫病(參4:46-53)? 2. 耶穌用一個諺語回答他們,意在減輕門徒的恐懼:【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時麼。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跌倒、因為看見這世上的光。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因為他沒有光】。猶太人將白天分為【十二小時】,這與現代時間不同。因此,一年中在不同季節,小時的長短有所不同。【白日】中的十二個小時象徵著父分配給主耶穌在地上事奉的時間。正如沒有人可以延長或縮短【白日】一樣,門徒的關心也無法使父分配給耶穌的時間延長,也無法使猶太人的敵意得以縮短。【人在白日走路】不必擔心自己會【跌倒】;因此,耶穌在父分配給祂的時間內是完全安全的(7:30; 8:20)。預示著祂在世上事工結束後(參12:35)的【黑夜】,將在神永恆計劃安排的時間到來。只有在那時主才會【跌倒】而死。 3. 【耶穌說了這話】,停頓一下,【隨後對他們說】,這停頓是要讓祂在第9, 10節中所說的真理沉澱下來。然後,他才向門徒解釋了為什麼祂需要回到猶太:【我們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聖經常用“睡了”委婉地來指“死亡”,尤其對信徒(參見在王上下與代下中重覆使用“與列祖同睡”; 王上2:10; 11:43; 詩13:3; 但12:2; 太9:24; 27:52; 徒7:60; 13:36; 林前11:30; 15:6, 18, 20, 51; 帖前4:13-15; 5:10; 彼後3:4),因此,對耶穌而言,祂說【我去叫醒他】的真正意思是叫拉撒路從死裡復活。 4. 門徒得知拉撒路將恢復健康(或他們認為)後鬆了一口氣,然後對耶穌說:【主阿、他若睡了、就必好了】。 他們推理:“那就讓他休息好了”。他們不認為他們的主需要冒生命危險回去猶太地。 但是他們的推理是基於對耶穌話語的誤解。【耶穌這話是指著他死說的,他們卻以為是說照常(literal)睡了】。 門徒的錯誤是由於他們對耶穌在第4節所說的話的誤解。 他們仍然相信拉撒路的病情正在改善,並且會在充分休息後繼續如此。 5. 當時,耶穌紓解了他們的困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拉撒路死了】。 主能如此說是憑著祂的全知,因為信使只是說拉撒路生了病(第3節),而且耶穌無法從別人得到“拉撒路已經死了”的消息。
約翰福音 11:1-16 Page 6
6. 耶穌接下去所說的:【我沒有在那裡就歡喜、這是為你們的緣故、好叫你們相信】,並不意味著祂因祂親愛的朋友之死而歡喜(參11:33, 35, 38)。主耶穌的意思是,拉撒路從死裡復活對加強門徒的信心所起的作用遠比單單一次的醫治更大。耶穌在世上的時間正接近尾聲。隨著十字架的越來越近,門徒們需要在他們的信心上有強力的支持。 7. 看到耶穌重返猶太的決心,【多馬,又稱為低土馬】(多馬[希伯來語]和低土馬[希臘語]的意思都是“雙胞胎”)只好【對那同作門徒的說】:【我們也去和他同死吧】。在歷史上,多馬被稱為“懷疑的多馬”(參約20:24-28),但他還有許多其它值得一提的事。儘管他感到悲觀,但他的話反映了他的愛,忠誠,和勇氣。 他的消極態度導致他相信,如果他們去耶路撒冷,他會死。 另一方面,他對耶穌的愛是如此強烈,以至於他願意【和他同死】。 8. 多馬的動機是真誠的。 然而,不久後在客西馬尼園的關鍵時刻,他缺乏信心,就像其他門徒的信心一樣。 耶穌在花園裡被捕時,“門徒都離開他逃走了”(太26:56)。 然而,在此處,多馬的勇氣與剛強成為其他動搖的門徒的榜樣。 跟隨他勇敢的帶領,儘管他們仍然有懷疑(第8, 12節),他們都跟隨耶穌一起去了伯大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