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苦難的原因

閱讀: 約伯記42章1-9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耶利米書12-14章;提摩太後書1章

我的怒氣向你和你兩個朋友發作,因為你們議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是。—約伯記42章7節
我去一個教會講道,聚會結束後和一位姐妹討論我分享的信息,她說:「你的意思是,也許這不是我的錯!」她的回應讓我感到意外。她說她有慢性疾病,並經常為此禱告、禁食、認罪,而且她一聽到有人說要怎麼做才能得醫治,她就全都照做,但還是沒得痊癒,所以她覺得一定是自己犯了錯。

她這樣想令我感到難過。當她發現所領受的屬靈「公式」無法解決問題後,就只能責怪自己。但其實這種面對苦難的公式化思維,早在千百年前就被證明是錯誤的。

簡單來說,這古老的公式就是當你遭受苦難,一定是你犯了罪。當約伯不幸失去牲畜、孩子和健康時,他的朋友就把這個公式套用在他身上。就像以利法懷疑這是因約伯犯罪,就說:「無辜的人有誰滅亡?」(約伯記4章7節)比勒達甚至斷言,約伯的孩子是因為犯罪才會死(8章4節)。他們不知道約伯遭受苦難的真正原因(1章6節-2章10節),就以過於簡化的理由解釋約伯為何受苦,這使約伯痛苦萬分,但後來上帝責備他們(42章7節)。

苦難是生活在這墮落世界的一部分。就像約伯一樣,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其原因。但上帝對你另有計劃,且遠超過你所承受的苦難。別被這過度簡化的公式矇騙而灰心喪志。

人們何時會套用「苦難是犯罪的結果」這公式?
你覺得為何人們依然接受這套思維?
主啊,祢是最偉大的醫生!當別人面對苦難時,
幫助我不去傷害他們,賜我安慰他們的話語。
作者: 霍薛頓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約伯與上帝面對面相遇後,他的怒氣和疑問都消退了,甚至說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約伯記42章6節)。然而,上帝並沒有因約伯的質疑而責備他,反倒指出,即使約伯在悲傷和痛苦中,卻仍比他的朋友們更明白真理。約伯的朋友將約伯的質疑視為指責上帝,因此,他們迫不及待地提出辯解,而且說話的態度傲慢、毫無惻隱之心。他們將約伯的痛苦歸咎於他自己,並且堅持他們對上帝的看法——上帝總是會保護義人免遭真正的災禍。諷刺的是,他們急於為上帝辯護,但他們對上帝的「議論」,卻「不如……約伯說的是」(7節)。上帝對約伯的稱讚表明,上帝不希望我們壓抑自己的痛苦、憤怒和難解的疑惑。相反地,祂極其看重我們與祂建立真誠坦率的關係。

白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