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長存的道

閱讀: 耶利米書36章27-32節 | 全年讀經進度: 以賽亞書41-42章;帖撒羅尼迦前書1章

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說。—耶利米書36章1節
十九世紀初期,英國文學家湯瑪斯·卡萊爾(Thomas Carlyle)將手稿交給哲學家約翰·斯圖亞特·彌爾(John Stuart Mill)進行審查。但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這份手稿竟然掉進火裡。這雖是卡萊爾唯一的稿件,但他仍不屈不撓地重寫遺失的章節。區區火焰絕不會使這個故事受到任何毀損,因為所有的細節都在卡萊爾的腦海中完好無缺。縱然失去唯一的手稿,但他最後仍完成了《法國大革命》這本巨著。

在猶大國腐敗衰落的時期,上帝對先知耶利米說:「你取一書卷,將我對你說……的一切話,……都寫在其上」(耶利米書36章2節)。這個信息顯明了上帝慈愛地呼籲祂的子民悔改,好讓他們可以避免敵軍即將大舉入侵的災禍(3節)。

耶利米按照上帝的吩咐去行,而他所寫的書卷很快就落入猶大王約雅敬之手。後來,約雅敬用刀將書卷割破,並扔進火中(23-25節),而燒毀書卷的行為只是讓情況變得更糟。上帝指示耶利米,把先前的信息重新寫在另一本書卷上,並論及約雅敬說:「他後裔中必沒有人坐在大衛的寶座上;他的屍首必被拋棄,白日受炎熱,黑夜受寒霜。」(30節)

人可能會將記載著上帝話語的書卷扔進火裡燒毀,但這是徒然的,因為上帝的道必永遠長存!

什麼會使你或你認識的人忽略上帝的話?
為什麼對你來說,順服並遵從上帝的指示至關重要?
天父,有時我很難靜心聆聽祢的話語,但求祢幫助我明白
祢的心意,除去我的冥頑不靈,賜我一顆悔改的心。
作者: 葛庭墨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猶大王約雅敬拒絕接受上帝的話,不顧後果地焚燒耶利米所寫的書卷,但這並非單一的個別事件,而是與其他的事情相關。約雅敬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先知耶利米的書卷觸及猶大百姓的痛處。他們原是被奴役的民族,但上帝拯救、釋放了他們,並且讓他們居住在迦南地。從摩西時代以來,以色列就有一條合乎人道的律法,即所有身為奴僕的希伯來人到了第七年都可以重得自由(出埃及記21章2節)。然而,富裕的地主們慣於依賴那些被擄的異族人、受迫的希伯來奴隸們,早就對這條律法熟視無睹(耶利米書34章8-17節)。他們一貫在社會上享有特權,使他們很容易無視這位令人討厭、自稱宣講以色列上帝話語的先知(37章1-2節)。根據耶利米的宣告,巴比倫的入侵迫在眉睫,這是上帝為了糾正他們所施行的管教,並且無可避免。然而,即使是耶利米也無法預料到,約雅敬公然焚燒書卷的舉動竟然預示一件更可怕的事,那就是「道」成肉身的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徹底地遭人拒絕。

狄馬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