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念別人
閱讀: 羅馬書14章13-21節 | 全年讀經進度: 以賽亞書34-36章;歌羅西書2章
凡物固然潔淨,但有人因食物叫人跌倒,就是他的罪了。—羅馬書14章20節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許多新加坡人都居家防疫,但我仍開心地保持游泳的習慣,因我認為這沒什麼危險。
但我的妻子很擔心,我若在公眾泳池受感染,可能會進而傳染給我年邁的岳母,因她像別的年長者一樣較缺乏抵抗力。她央求我:「你可以為了我,這段時間先不要去游泳嗎?」
我原先打算和她理論,說明感染的機率不高,但後來我發覺重點是在於她的感受。我何必堅持一定要去游泳呢?畢竟,也不是非去不可,況且這還帶給她不必要的困擾。
在羅馬書14章,保羅論及某些議題,諸如基督徒是否可以吃某些食物,或慶祝某些節日。他在意的是,有些人想把自己的看法強加在別人身上。
保羅提醒羅馬教會及我們,眾信徒對許多事的看法可能不一致,而且因著我們的背景迥異,做人做事的態度和方法可能各有不同。保羅寫道:「所以我們不可再彼此論斷,寧可定意,誰也不給弟兄放下絆腳跌人之物。」(13節)
上帝的恩典給我們極大的自由,而這樣的自由能讓我們向別的信徒彰顯上帝的愛,能讓我們看重別人的屬靈需要,更甚於自己對某些規條與傳統的堅持──只要不違背福音的基要真理就好了(20節)。
身為基督徒,你遵守著哪些規條與傳統?
這對那些抱持不同觀點的信徒會造成什麼影響?
親愛的耶穌,求祢賜我寬容的心,在不違背福音真理的事上願意讓步;求祢賜我愛心,能優先考量別人的感受。
作者: 許文榮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要理解今天的閱讀經文(羅馬書14章13-21節),關鍵點是在第1節保羅的陳述:「信心軟弱的,你們要接納,但不要辯論所疑惑的事。」信心軟弱是什麼意思呢?根據上下文,保羅指的是有些信徒認為,基督徒必須遵守猶太人的某些飲食規條。反之,信心「堅固」的基督徒(15章1節)則明白,作為靠恩典得救的基督徒,我們不再受律法的約束。若有人在這些「疑惑的事」上,堅持將自己的標準強加在別人身上,就會產生錯誤的判斷。我們絕不可憑著自己個人的信念,堅持要求別人放棄他們的自由。
葛庭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