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耶利米哀歌 1 : 1-22

先前滿有人民的城,現在何竟獨坐!先前在列國中為大的,現在竟如寡婦;先前在諸省中為王后的,現在成為進貢的。

聖城毀與聖民苦【哀1:1-22】

和平教會家人平安!

【耶利米哀歌1章1-22節】

※ 金句:耶和華是公義的,祂這樣待我、是因我違背祂的命令。(耶利米哀歌1章18節)

先知耶利米自蒙召作先知,向猶大國宣講悔改與毀滅的信息長達40年,最後以色列仍然被巴比倫所滅,先知親眼見到聖城毀滅,聖民被擄,其傷痛是極深的。

一、為錫安唱的輓歌(1至9節)
先知從三個驚嘆的問題開始了一首痛徹心扉的哀歌,隨即敘訴這座受苦之城在哀慟中的孤獨。先知雖指出猶大通國被擄到外邦受苦,但他連續兩次提說錫安,又兩次直言耶路撒冷,顯示他內心所懸念的是聖城的處境。先知提到他的祭司、處女、孩童、首領及百姓的遭遇,讓我們明白,原來上帝真正在意的是屬祂子民的光景。

二、錫安吐露的哀歌(10-19)
從第九至11節,先知兩次向上帝發出哀求,求上帝注目看他所受之苦。留意書中「我」字的運用有時指先知自己,有時用於耶路撒冷的自述。從12至19節就是耶路撒冷自述她所受的痛苦,而這些痛苦明顯來自耶和華上帝。末了,清楚說出聖城遭難、百姓(我的處女和少年人)被擄,是因為他們(仍用「我」字來自述)違背上帝的命令。「違背」(原意是「變苦」、「反叛」)在聖經中最早是用來形容那些因為沒有水喝、聚集攻擊摩西、亞倫的百姓。

三、錫安向上帝呼求(20-22)
在第一首哀歌的末了,先知第三次向上帝發出求祂觀看的呼求,他的語詞顯示內心的紛擾不安,以及因為無人安慰的無奈。然而,就是在如此受苦的時候,先知仍然相信有朝一日,上帝的審判必然臨到,但我們真正的盼盼還是在於祂。

《默想》以色列人因違背上帝的命令受苦,豈不是我們的鑑戒?

《祈禱》親愛的天父,當我因軟弱、跌倒受苦時,求祢讓我仍有回轉的機會,禱告奉靠主耶穌的聖名啊,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