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路加福音 11 : 1-13

耶穌在一個地方禱告;禱告完了,有個門徒對他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

藉著禱告與神相交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1/09/14/luk-day35/

昨日的經文讓我們體會到:「信心是我們來到神面前的關鍵」,今日的經文則教導我們,與神相交的管道就是禱告。經文開始於門徒請求耶穌教導禱告(參1~4節),耶穌不但提供禱文的範例,接著更透過比喻告訴門徒關於禱告應有的態度(參5~8節),最後則是給予門徒極大的保證,神必厚賜恩典給尋求祂的人(參9~13節)。

透過耶穌所教導的禱文,我們再次確認信徒與神的關係親密如同父子,我們與神的關係不是建立在感覺上,也不是建立在我們為神做了什麼事上,是因著承認神為我們成就的大事,而承認單屬於祂。因此,人與神之間有如同家人般融洽互信的關係。透過禱文的教訓,我們也體會到神是完全掌權並且全心看顧人的神,神的國度一定會來臨,並且全地都要完全降服在神的治權之下。神也體貼人日常生活所需,更重要的是,祂帶來赦罪的權柄,好叫我們得以恢復聖潔,且常保與祂之間美好的關係。

耶穌不但教導我們禱告,也提醒我們關於禱告的正確態度。比喻中那位需要食物接待來客的人,「情詞迫切」地請求朋友提供協助。就某方面來說,他的情詞迫切是因著他的勇氣,因為他的唐突勢必為朋友一家帶來困擾。尤其孩子已經上床睡覺,要再哄他們入睡很不容易。耶穌教導我們,向神禱告就應當要有這種急切勇敢的心;帶著一切的需要來到神的面前,承認我們的軟弱無助—這是神垂聽禱告的關鍵。

除了謙卑承認的態度,耶穌進一步保證神是慷慨供應者。正如同地上父親不會用壞東西來回應向祂祈求的兒女,天上的神更是樂意將一切的福,傾倒在清心尋求祂的人身上。當然,這並非表示神任憑我們予取予求,我們需要平衡地從聖經整體來看,當我們的祈求合於神的心意,神無不賜下,但當祈求是為了滿足一己之私慾,則必定求也得不著,因為這是妄求。

【回應】
親愛的主,
謝謝祢樂意與我們有美好的關係,
並且讓我們透過禱告得以親近祢,
生命也能更加被調整,越來越像祢。
願祢幫助我們能夠承認自己的軟弱,
如同孩子謙卑地倚靠父母一般的求告祢。

【禱讀】
路加福音11章13節
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
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祂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