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眼光 9月6日
#每日新眼光 9月6日
❤️耶利米書47章1~7節
「非利士」這個國家的名字,相信基督徒都不陌生。創世記提到以撒因遇到饑荒,聽從上帝的指示移居到非利士,上帝賜福使他大豐收,擁有很多產業,導致非利士人嫉妒他,幾度惡意地把以撒開挖的井給填起來,造成彼此的關係緊張。即便如此,上帝仍不斷地賜福以撒,使他變得強盛,因此非利士王亞比米勒主動找上以撒簽立和平條約,才結束這段充滿張力的關係(參閱創世記26章)。
在以色列歷史上,非利士就像壞鄰居經常擾亂以色列,不僅以武力侵犯,宗教上也影響以色列甚鉅。士師時代,非利士人就像電影裡的壞蛋,不斷出現在不同士師的故事情節裡,又像甩不掉的大黃蜂,死前還用毒刺緊螫著以色列不放。最經典的故事,大概就是年少的大衛與非利士巨人歌利亞對戰。當時歌利亞整天對以色列軍隊叫囂,直到大衛用一顆石頭將他打垮,導致非利士軍隊潰散。
在上帝藉著先知耶利米宣判非利士將遭受審判的這段經文,雖然看不到上帝根據什麼罪狀來懲罰他們,不過從歷史脈絡來看,上帝對非利士人的審判絕非無緣無故。這一次,上帝審判非利士的力道非同小可,鐵定是極嚴厲的懲罰。上帝對非利士的審判,如同上漲氾濫的洪流,將淹沒大地和其中一切,吞沒城和城裡的居民;當災難臨到時,連為父保護兒女的本能,都顯得軟弱而無能為力。先知用一幅鮮明的洪災景象,來形容非利士將遭到北方來的國家襲捲攻擊,那股強大的力量無人能擋,也無人能躲過。
2011年3月11日,發生在日本東北的地震所引發的海嘯,造成數萬人喪生,無數人無家可歸的災難。從新聞播送的畫面可以看到,當地震引發的海嘯漫過防波堤,直向沿海地區城鎮轟隆橫掃而過時,只見浪潮漫過一片房舍,將馬路上的大小車輛如同火柴盒般地擠壓堆疊。大浪所經之地,幾乎被夷為平地,很多人根本來不及逃生,連呼救的機會都沒有,就遭浪潮滅頂。
遭受上帝公義的審判這件事,表示受審判者有必須面對的罪責,因為上帝不會無緣無故、青紅不分,隨便亂砍殺一通。在面對上帝審判這件事,即便我們呼求:「上主的寶劍哪,你要揮動多久才停止呢?收劍入鞘,讓它休息吧!」也無法阻止上帝審判的作為,除非,我們當庭認罪並深切悔改,才可能找到活命的機會吧!
⭕默想:要怎樣讓上帝審判之手停止呢?
⭕祈禱:慈愛憐憫的上帝,祢曾應許如果我們向祢認罪,祢是信實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所犯的各種過錯。求祢照祢所應許的,垂聽孩子的認罪禱告。奉主耶穌的名祈求,阿們。
⭕圖:五月花號二號(Mayflower II),原始五月花號複製船,停靠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普利茅斯。
⭕1620年9月6日五月花號從英國普利茅斯啟航。
大約在西元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英國政府通令所有基督徒均需屬於英國國教派,且解散加爾文主義的清教徒所重視的聖經講道,因而造成信仰迫害。
到了17世紀中葉時,保皇議會通過了《信奉國教法》,清教徒開始遭到政府和教會勢力的殘酷迫害,逮捕、酷刑,宗教審判,每時每刻都在威脅著清教徒。被逼無奈,他們只好遷往荷蘭避難,延續加爾文派重視講道和查經的信仰傳統。但是,寄人籬下的日子不好過。在荷蘭,清教徒不僅沒能逃脫宗教迫害,而且飽受戰爭帶來的痛苦和折磨。為了徹底逃脫宗教迫害的魔爪,為下一代保留住母語和傳統,他們再一次想到大遷徒。
天下雖大,何處是這群虔誠基督徒落腳的歸宿呢?最後,他們把目光投向美洲。哥倫布在100多年前發現的這塊「新大陸」,此地遼闊,物產富饒,而且有很多地方還是無人統治的荒原。也只有在這樣的地方,他們才能輕輕鬆鬆地生活,自由自在地信奉上帝。
於是當時清教徒的著名領袖羅賓遜牧師(John Robinson)鼓勵清教徒脫離英國,到美洲新大陸尋找政治與宗教的自由。於是在1620年9月6日(或16日)有102位長老教會清教徒登上了一艘重180噸,長90英尺的木制帆船「五月花號」由英國普利茅斯(Plymouth)出發橫渡大西洋。這季節不適合航行,經過66天在海上與強風巨浪搏鬥,後來船被吹離航向,於11月21日安抵北美大陸的科德角,即今天美國麻塞諸塞州普羅文斯敦港。稍事休整後,五月花號繼續沿海岸線前進。由於逆風和時差,它沒有能到達預定的目的地——佛吉尼亞的詹姆斯敦,反而在聖誕節後的第一天,把他們送上了新英格蘭的土地。在這次充滿危險的遠征中,所有探險者只有一人死亡。但由於旅途中誕生了一名嬰兒,使到達美洲的清教徒仍是102名。
❤️ https://page.line.me/chelamchu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