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2021.9.3

我們必須學會少根據人們所做的或沒有做到的事情來看待他人,而是更多的根據他們遭受的痛苦來看待一個人。因為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瞭解他人所承擔的重量到底有多重?

我們如何才能擁有一顆憐憫的心?那就是當我們與他人表達感同身受時,我們決定將自己從世界的中心排除在外,而將另一個需要的人置於所有事情之上!

憐憫不同於同情,憐憫會趨使我們要採取行動,要幫助一個人使他離開他的現狀,進入一個更適合他的地方或狀態。憐憫是一個動詞,而不是形容詞!

有人曾說:「憐憫是我們將他人的痛苦變成我們自己的痛苦,因此,透過減輕他人的痛苦,我們也減輕了自己的痛苦。」

因此,真實從神而來的憐憫是會付出代價的,我們很容易爭論、批評和譴責,但上帝的救贖卻是昂貴的,憐憫是來自於一個內心深處的愛與不捨!要爭辯批評用大腦就可以,但要憐憫必須是來自內心深處無條件的愛。

四福音書中許多次提到,每當耶穌看見那些充滿絕望的,受苦的,被人撇棄的人,耶穌就動了憐憫的心(慈心),就愛他們!

可6:34「耶穌下了船,看見一大群人,就對他們動了憐憫之心,因為他們像羊沒有牧人那樣。耶穌就開始教導他們很多事。」

親愛的家人,讓我們一起效法耶穌的生命,我們必須把自己放在別人的位置上,但要做到這一點,就在於把自己想像成他們的位置來感受,憐憫的心就自然而生。
-Coach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