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眼光 8月30日
#每日新眼光 8月30日
❤️耶利米書40章1~16節
當年,上帝明白地對耶利米說:「你還沒有出生,我就指定你作萬國的先知。」耶利米急著推辭:「哦!不,我太年輕了!而且我的口才一向不好,怎能傳講祢的信息呢?」上帝繼續說:「你不要以為自己年輕,儘管到我差派你去的人當中,向他們宣布我命令你說的一切話。你不要怕他們;因為我與你同在,要保護你。」上帝不斷保證並交給耶利米作先知的任務,他似乎毫無推託的藉口。
哪知,當上帝藉異象或直接吩咐他,必須向猶大人民和達官顯要傳講祂審判的信息時,夾在中間的耶利米每一次都必須鼓起勇氣才能說出口。耶利米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他明白上帝施行管教的心意,然而面對從小一起長大的親戚朋友、朝夕相處的左鄰右舍,要指出他們背逆上帝的行為,就像把自己置身在人際關係衝突的邊際,一旦引爆,自己也會遭殃。果不其然,耶利米多次向上帝的子民發出警告時,卻屢屢遭受嚴厲的攻擊。「你該死!」這樣的威脅不是一兩次就結束,而是不斷重演。耶利米屢次被拒絕、遭受嘲笑蔑視,甚至被陷害丟到枯井等死,被囚禁在監牢不得自由。
到底是怎樣的力量或信念,支持耶利米為所傳的信息而忍受無情的攻擊、不斷被拒絕,甚至生命的威脅呢?有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先知從上帝所領受的真實呼召與忠貞不二的愛。在耶利米不斷用行動來回應上帝呼召的過程,他並不是沒有質疑過。然而,上帝藉著環境一次又一次地給他印證,並且保證與他同在,必要保護他。在每次的掙扎與抉擇中,耶利米總是選擇順服、信靠上帝。
昔日美麗島事件,因藏匿施明德而遭判刑的高俊明牧師,在回憶錄中憶及他當時決定協助藏匿的關鍵。他說:「基督徒的信仰,愛護患難中困苦的人,責無旁貸,其他反而比較次要。耶穌說,人為朋友而放棄生命,沒有什麼愛是比這個更大的;在所有的愛心中,能為別人或朋友放棄生命是最要緊的。」
這一天,當巴比倫王的護衛長尼布撒拉旦解開先知耶利米身上的鎖鍊時,對他說的這段話,聽在不斷遭受同胞唾棄、被鐵鍊鎖住的耶利米耳中,心情鐵定五味雜陳。成為時代的先知,不是為了坐擁美名來獲取人的賞識肯定,甚至利用先知身分成為斂財工具,而是忠於上帝的呼召,緊緊抓住上帝的應許,願意隨時付上生命的代價,向世人傳講出於上帝的真理,作為終生的職志。
⭕默想:當我聽見上帝呼召時,我應該怎樣回應上帝的帶領?
⭕祈禱:呼召人的主,求祢向我顯明祢的心意,使我明白當如何用堅貞不移的愛緊緊跟隨祢,成為祢的僕人。奉主的名祈禱,阿們。
⭕圖:北美第一位原住民牧師參孫奧康(Samson Occom)
⭕在美國1765年獨立之前,就已經有北美原住民族牧師,向族人傳福音。1759 年8月30日美國長老教會封立參孫奧康(Samson Occom)為牧師,也是北美第一位原住民牧師,他也是北美原住民族第一位以英文著書者。參孫奧康屬於莫西干族(Mohegan,或譯作莫赫根),Mohegan的意思是「狼人」,族群主要分佈在今日美國康乃狄克州。
※北美原住民族舊稱「印地安人」
? https://page.line.me/chelamchu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