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每日新眼光 8月29日

#每日新眼光 8月29日
❤️耶利米書39章1~18節
人常常只選擇自己需要和想要的部分,而忽視上主的信息中論到悔改和審判的警告。耶路撒冷的淪陷是出於上主的旨意,但是上主沒有忘記祂忠心的僕人。北國以色列約在主前722年被亞述帝國消滅,南國猶大首都耶路撒冷則於主前586年淪陷。在長達130多年之間,猶大國顯然沒有從北國以色列滅亡的慘劇中學到教訓。

猶大人民深信上主對大衛的應許,必永遠堅立其王位,錫安是上主的寶座,仇敵終必敗亡。他們堅定自己的信念,即聖城、聖殿、聖民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些都是上主彰顯權能與威嚴的基礎。但當耶路撒冷被巴比倫攻陷時,猶大人民被震撼了。不只聖城遭遇羞辱,人民精神所繫的聖殿也被異教徒搶奪擄掠,國內貴族精英被帶走,連大衛的繼承者都被擄到異邦。猶大國還剩下什麼呢?只剩那些最窮苦、沒有財產的人留下來。他們是毫無能力反抗的人民,巴比倫元帥把葡萄園和田地分給他們,任其自生自滅。

巴比倫的官員將先知耶利米從猶大王宮的監獄裡釋放出來,並讓他選擇出路。耶利米沒有選擇和優秀的人一起去巴比倫,而是選擇「回去,住在同胞當中」(耶利米書39章14節b),與殘存的窮苦同胞在一起。先知耶利米又對古實人以伯.米勒傳達上主的話語,說上主要回報他,因為他救助耶利米免遭殺害,所以上主會拯救他。先知耶利米的預言,正一步一步實現。先知耶利米一生傳講的信息,都是審判與刑罰。然而,這位從來不離開上主真道的先知,也是一位真正傳講盼望信息的先知。正因為耶利米拒絕接受社會的價值觀,因此,他能聆聽上主的話,從當中指出真實的盼望。

當社會變遷、先知逝去,上主的話語仍然存在,傳講上主信息的先知神學仍然存在,餘民就是靠這信息來重整信仰。屬靈生活不只是群體性的,也在於個人在上主面前的責任與回應。有時候聽命於上主,等於和國家政策及有形的宗教組織對抗。儘管如此,領受上主信息的先知,仍堅持在亂世中作忠心的僕人。耶利米向猶大人民宣告,在維持人與上主的關係上,聖殿不是必然的,獻祭也不是必須的。可見,強調個人在上帝面前的決志與責任,是每一個時代都需要的,特別在現今的教會更是如此。唯有堅持作上主忠心的僕人,我們才能辨識什麼是從社會而來,什麼是從上主而來!

⭕默想:在意念紛亂、利益薰心的世代裡,我是否可以持守信仰,成為上主忠心的僕人?

⭕祈禱:親愛的上主,祈求祢保守帶領我,使我所行所言合祢心意。我這樣禱告,是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圖:「李拐」摘自《黃武東回憶錄》。

⭕黃武東牧師(1909-1994),多年來在其隨身帶的皮夾裡,始終珍藏一張照片,就是引導父親(養父)黃碖及全家信主的「李拐」。
⭕1917年8月29日東後寮教會設立
嘉義東後寮教會於未成立教會以前時,信徒約有十多戶分佈在東後寮、上溪洲、下溪洲三個部落,都前往牛挑灣教會做禮拜,東後寮與牛挑灣相離約四公里路,當時沒有便捷的交通工具出入非常不方便,必須用步行,有時也背負重擔。當時有一位土匪李拐,後來悔改信主,他非常熱心又熱情,他雖然自己無兒女,但他每個禮拜日用一根扁擔挑兩個米籠,米籠裡坐著兩個小孩,就這樣挑著到牛挑灣教會做禮拜,這兩個孩子其中一個就是已故的黃武東牧師。信徒的虔誠熱心聚會使東後寮信徒人數增加,又由於往牛挑灣路途遠,因此考慮分設教會。終於在1917年8月29日設立東後寮教會。
⭕李拐其人其事~土匪信主
http://chunsheng-huangchunsheng.blogspot.com/2010/10/blog-post.html

https://page.line.me/chelamchu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