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不喪志
註釋:
v.14 「不和他交往,不如哥林多前書五章2,13節「趕出去」那麼嚴重,可能是指停止聖餐或愛筵。這懲治不是為了刑罰,而是為使他們自覺羞愧,而改過自新。因此,不可視如仇敵,倒要勸他如弟兄(帖後三15)。
v.17 「以此為記」,可能為了防備假教師冒他名義寫信干擾教會(參帖後二2)。
這句話為什麼會加插在這段警告那些不做工,又好管閒事的人的教訓之中?很可能是那些好管閒事,只吃閒飯的人,已經使那些熱心行善的弟兄感到灰心。「行善不可喪志」(帖後三 13),這意思就是不要因行善沒有得完滿的效果而灰心喪志。事實上行善常會遭受挫折,如果以為行善一定會受人愛戴,是太單純的想法。
另一方面,不按真理的知識而運用愛心,也可能叫自己受虧損, 不但沒有叫受幫助的人得益,反倒叫自己的熱心也受打擊。所以行善而喪志,可能因別人妒嫉而故意毀謗,也可能因自己的無知,幫助了不該幫助的人而受虧損。
但無論如何,為主而「行善」,用愛心待人,都不用灰心喪志, 因為種什麼就會收什麼。只要順著聖靈撒種,到了時候就必有收成。
「願賜平安的主隨時隨事親自給你們平安!」(帖後三 16),對隨時會遭受逼害患難的教會,及正在苦難喪志的信徒,實在是很大的安慰。賜平安的主,會隨著我們所受的風浪或波濤的節奏,給我們所需要的平安。我們雖然不知道明天的道路,卻知祂天天都會照顧我們所行的路。
禱告:親愛的主,我願依靠祢行善,求神將行善的愛心與智慧賞給孩子,願我所行的討祢喜悅,願主的平安與恩惠常與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