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眼光 8月24日
#每日新眼光 8月24日
❤️耶利米書34章1~22節
在社區巷道裡,常看見許多外籍家庭看護工推著阿公、阿嬤出來曬太陽,或陪著他們走路。家中子女出去工作賺錢,照顧長輩的責任就落在這些語言和長輩不通的外籍看護工身上。若遇到好僱工,長輩可以受到好的照料,若遇到不適切的,長輩的需求恐被漠視。失能的長輩帶著鼻胃管坐在輪椅上,看似自由卻無行動能力,雖一息尚存卻毫無尊嚴。不禁令人思考,醫療進步帶來的效益是什麼?生命延長真的是失能長輩所期待的嗎?
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越來越多長輩認為最幸福的就是到老都能健康地活著,其次是眼睛一閉就走了,不用急救、不用插管;最擔憂的是遇到會拖很久,想活活不好、想死死不掉的窘境。對他們來說,人生最後的幸福就是自己不用痛苦太久、不會拖累家人的善終。但是,這樣善終的心願不一定人人都能實現,只能期待。人生的際遇,總是朝著死亡的終點前進,雖然因著醫療進步,使人的生命長度增加了,然而生命品質是否也成正比提升呢?
猶大王西底家面對政治強權交迫,他是弱勢的一方,想得善終應該很難。但是先知耶利米告訴西底家未來的景象:他會被擄去敵國,卻不會被刀劍殺死。面對政治局勢,總是強者為王,弱者為奴。但耶利米此時傳遞的信息,為西底家王帶來一絲盼望。然而,政治上的變化是不能預期的。西底家因違背釋放奴隸的約,上主又對耶利米說:「我要把猶大王西底家和他的官員都交給想殺害他們的敵人。」(21節a)西底家戰敗被擄,他的孩子們在其面前被殺掉,他的眼睛也被挖掉,一生被捆鎖關在監牢,直到死去。
一位70多歲的阿公在森林裡散步,散步到一半被蛇咬了,在他倒臥的身旁留著一塊磚頭和一條被打死的蛇。家人發現後,立即將阿公送到醫院,發現這條蛇竟是響尾蛇。醫生說,如果沒有注射血清,阿公可能4小時後就會走了。家人召開家庭會議討論後,決定不注射了。因為這位阿公是阿茲海默症患者,生前曾經表示痛恨這個病,希望未來有自然死亡的機會。所以家人認為,這條響尾蛇或許是上帝送來的禮物,阿公這樣離開或許是一種善終。
⭕默想:基督教的信仰是否讓我思考善終的意義?面對死亡這件事,有什麼幫助嗎?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的保守,讓我在每一天體驗不同的恩典,即便在病痛或困境裡,我知道祢仍與我們同行。祈求祢保守所有在病痛中的兄姊,讓他們的心靈得著平安。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圖: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東台設教百週年紀念碑(1977年8月24日)
東台灣設教百年紀念公園
地址:台東縣成功鎮石傘路44號附近/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
此公園占地並不小,除了紀念碑本身之外還設有停車場公廁等設施,靠海處還有涼亭及觀景步道等,沿著步道繞一圈還能遠眺石雨傘漁港。
⭕ https://page.line.me/chelamchu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