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眼光 8月20日
#每日新眼光 8月20日
❤️耶利米書31章1~14節
罪犯接受審判刑罰,被視為天經地義;而重罪犯知罪悔改,往往不見容於社會。受刑人刑期結束,重返社會時,經常被拒絕,以致他們無路可走,只好走回頭路,然後再次入獄。若受刑人深知上主以永恆不變的愛愛他們,社會也能接納他們,他們就能獲得新生的盼望。前往受刑人技藝訓練所服事時,我常鼓勵他們認真習得一技之長,刑期結束後能開展新生活。受刑人因犯罪輕重,刑期有長有短。若他們能在獄中接受福音,明白上主永恆不變的愛,也感受到被愛、被接納,當他們出獄重返社會,生命就會不一樣。
上主從古至今都以永恆不變的愛愛著每個人。北國以色列曾犯重罪、違逆上主,以致遭受審判,被亞述所滅。他們成為俘虜,被流放到外地。但上主仍深愛他們,仍要建立他們,從異邦領他們重返故土。摩西時代,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上主看見他們的苦楚、聽到他們的哭求,就呼召摩西把他們領出埃及。在曠野中,以色列人三番兩次埋怨,惹上主憤怒,所以上主在曠野磨練他們40年。40年後,上主憐憫劫後餘生的人,把他們帶到應許的迦南美地。
耶利米時代,以色列已被亞述滅亡130幾年,他們仍身在異邦。但上主仍要向他們顯現,如同其祖先在埃及受苦時,上主向他們顯現一樣。上主深愛祂的選民,即使他們曾悖逆,在他們受到應有的審判後,上主仍要以信實不變的愛愛他們,並重新建立他們。上主要拯救被擄的以色列餘民,如同早期拯救曠野的餘民一樣。今日,上主也以永恆不變的愛愛每個人,即便重罪的受刑人,上主也不撇棄,要拯救他們。受刑人一旦接受福音,感受到自己被上主所愛,在服刑期間,更容易謙卑順服,他們的禱告,上主必垂聽。
當以色列民重返故鄉,他們要重新栽種葡萄園,並要吃園裡的出產。他們要得著改變,不再偏行己路在以法蓮山上設祭壇,而要回到錫安聖山朝見上主。因上主救贖以色列民歸回故土,重新上錫安朝拜上主,萬國必要看見上主行了奇妙可畏的大事。上主不撇棄任何人,要使人因信耶穌基督而有得救的盼望。接受福音的受刑人在刑期結束後,將重返社會,他們要像重返故土的以色列餘民一樣,重新靠自己的力量工作,享用自己努力的結果,他們不再重蹈覆轍,人們見到他們生命的改變,就要見證上主所行的奇妙之事。
⭕默想:你願意接納更生人在你的教會一起敬拜服事嗎?
⭕祈禱:親愛的天父,謝謝祢以永恆不變的愛愛我們,求祢幫助我願意敞開心門接納受刑的更生人,好讓他們從我的關愛與接納中,感受到祢的大愛。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圖:第四宣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主權獨立宣言」(1991年8月20日)
從耶穌基督的生平開始,到使徒們的宣揚,以及初代基督教與羅馬政府的對峙,基督教與其政治實況便一直是分不開的。任何時期的基督教會都必須回應當時政治力對她的定位、詮釋與要求。基督教的政治觀是根植於「上帝國」的認知與期盼之上,所以基督教會的政治態度便是在「上帝國」標準與世俗政體兩者之張力中,採取合理而合乎信仰認知的相應態度與措施。
長老教會六O年代「三個宣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我們的呼籲」、「人權宣言」,至「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與「台灣主權獨立宣言」的發表都深深影響台灣民主發展。1971 年「國是聲明」中的「台灣前途應由台灣全體住民共同決定」,更成為後來黨外候選人之共同政見。
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而言,「台灣主權獨立宣言」代表了長老教會政治關懷理念的具體落實,是繼「三個宣言」之後最重要的宣言。若說「三個宣言」是長老教會政治關懷的嘗試性建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就是其政治關懷的成熟思維,而「台灣主權獨立宣言」 便足以代表長老教會政治關懷的所有具體作為。綜觀 1991 年之後長老教會所發表所有重要的政治關懷文告,都不脫「台灣主權獨立宣言」所揭示的範圍,故它又被稱為「第四宣言」。
⭕ https://page.line.me/chelamchu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