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每日新眼光 7月31日

#每日新眼光 7月31日
❤️耶利米書11章18~23節
許多人很喜歡《包青天》,為什麼特別喜歡這齣戲劇?我想,是因為劇中的包青天最終都能為人民伸張正義,讓惡人自食其果。可見,人都希望這個社會有公平正義,最終作惡的人都能被繩之於法。但是,我們的社會果真有公平正義嗎?也許有一點,但很多時候,總因為人情世故和關說的影響而失去公平正義。

先知耶利米一再向猶大人民提出警告,這些警告內容清楚,沒有模糊地帶。更重要的是,上主必實現先知所說的話。沒有人喜歡被警告,也沒有人願意接受重罰,何況先知耶利米的警告是很嚴厲的。先知的角色就是要清楚傳遞上主的話,就像教會的牧者,不是只有傳講讓人聽了舒服的話,而是要真實傳遞上主不願人做的惡事。這樣的角色並不容易。當先知面對人民的惡行,知道上主要他傳遞他們最終要受罰的命令,他也能感受自己的生命將受到威脅。從經文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先知耶利米的為難處境!耶利米將自己的冤屈向上主訴求,首先他形容自己像無辜的羔羊,任由敵人拉去屠宰場,也形容自己像茂盛的樹木要被砍掉。這對耶利米來說是莫大的威脅!在先知的時代,真正說出真話的先知,是要付代價的。然而,真話最終會使人得著生命,虛偽的言語則讓人陷入黑暗中!

在牧會中,有些話弟兄姊妹聽了可能會不舒服,但身為牧者仍要忠實傳遞上主的話。聖經的話不是一般世俗的話,而是關乎生命的話。一個國家的領袖能否經得起嚴厲的挑戰,在於他是否能站在公平正義的基礎上。如果一個領袖不能成為社會的良心,只講究人情世故或攀關係,這個社會就沒有公正,就會失去準則。

我們的上主是憐憫又慈愛的神,也是一位公正的審判者。經文中一再強調,上主和以色列之間的約,這些選民也曾在上主面前宣告要持守所立的約。但幾代過去後,以色列人早就離棄了上主,違背他們之間的約,並且行上主不喜悅的惡事。

從這段經文,我們看見先知耶利米是上主的忠誠代言人,雖然他的生命受到威脅,連他家鄉的亞拿突人都要追殺他,但是在絕望中,耶利米仍堅定傳遞上主的信息:上主是公正的審判者,祂會按著祂的時間使作惡的人滅亡。

⭕默想:思想自己的行事為人,是否以聖經作為生活的準則?在日常生活中,我是否常常反省自己、鞭策自己追求公義的道路?

⭕祈禱:公義與憐憫的主上帝,我要感謝祢的指引,感謝祢隨時教導和提醒,使我免於犯罪。求祢持續引領我,行在光明的道路中。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圖:臺灣原住民醫療之父~井上伊之助
1906年7月31日,當時有一日本賀田樟腦株式會社採取組的技術員名叫「井上」的,因為到花蓮秀林鄉佳民村出差,不知是何原因被太魯閣族的原住民殺死。

消息傳回到日本時,他的兒子「井上伊之助」原本是神學院的畢業生,剛好正在參加一場日本基督教會舉辦的靈修會,當他聽到父親被台灣原住民殺死的消息之後,心中非常悲憤,一直問說為甚麼會這樣?也很激動地表示一定要去台灣替父親「報仇」!

說 也奇怪,那次的靈修會演講者正在講解聖經信息「要愛你們的仇敵」(參考馬太福音5: 44),隨即他腦海中想起了耶穌所說的話:「兩隻麻雀固然用一個銅錢就買得到,但是你們的天父若不許可,一隻也不會掉在地上。」(馬太福音10:29)使他 猛然醒悟過來,認為父親的死,必定有上帝的旨意。就在此時,耳邊聽到一絲輕微的聲音告訴他:「最好的報復方式,就是用愛勝過惡。」(參考羅馬書12:21)他終於明白聖經的教訓:生命中最大的力量就是愛,也只有愛才能改變人,並不是軍事武器,也不是政治勢力,而是愛!因為只有愛,才能使人與人之間 的仇恨消弭、平息。於是,他決定要到台灣來傳耶穌福音的愛給原住民聽。

由於當時日本 政府的「理蕃政策」,正在有計畫地要將原住民的宗教信仰全部「神道化」,因此禁止任何傳道者進入原住民部落傳福音。井上伊之助知道這種限制之後,就進入醫 學院讀書。1911年8月,他終於通過醫師許可證,並隨即在同年10月16日來台灣,且獲得准許進入原住民社區從事醫療工作。其實他真正的目的是要用醫療服 務來傳耶穌的福音給原住民,他說這是最好的「報仇」方式。不是用仇恨,而是用真心的愛來回應原住民殺死他父親的悲痛。

就 這樣,他的足跡遍佈羅東、花蓮、桃園、新竹、南投霧社等原住民部落,長達35年之久。他在走過的部落裏設立醫療站,醫治原住民身體的疾病,並同時傳福音給他們,滋潤他們的心靈。也因為這樣,井上伊之助後來就被原住民稱之為「台灣原住民醫療之父」,他也是傳福音給台灣原住民的先驅。

⭕【民視台灣學堂】這些人這些事:台灣原住民醫療之父 井上伊之助 —盧俊義
https://youtu.be/N89x1oI4bPw

⭕https://page.line.me/chelamchu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