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耶利米書 10 : 17-25

受圍困的人哪,當收拾你的財物,從國中帶出去。

#每日新眼光 7月29日

#每日新眼光 7月29日
❤️耶利米書10章17~25節
這段經文的開頭,就以大災難為開始,宣告猶大人即將流亡、失去國土,成為他國的奴隸。

我的母親曾告訴我,她記憶中被迫離開家鄉的悲慘故事。日治時代,母親和家人被迫遷移到東部平原一個陌生的地方,被拔掉部落的根。雖然部落族人萬分不捨,但受到日本警察壓迫,仍不得不離開自己生長的家園。當時,有許多老人死守部落不願離開,而被日本警察鞭打;更多被迫遷移的族人,則在漫長崎嶇的路途中病倒。母親沒辦法抹去悲傷的記憶,聽了真令人憂傷!經文中的猶大人也即將面臨被趕出家園,比我母親的境遇更悲慘,但是他們卻沒有醒悟過來,仍然不相信這樣的宣告!

先知耶利米很早就發出災難的預言,人民卻不聽,結果就是預言變事實,災難比所想像的還嚴重。耶利米宣告,上帝要透過別國來懲罰他們,但人民仍一意孤行。首先,耶利米不斷苦勸猶大人民要悔改,務要聽從上帝的話,因為上帝是真正的創造者。再者,他預言猶大就要面臨耶路撒冷的毀滅。18~22節,耶利米清楚宣告,耶路撒冷就要毀滅了,這些災難比他們所想像的還要嚴重。

當我和母親分享這段經文,她回憶說,離開家鄉是非常殘酷的事,猶大人怎能如此不在乎呢?他們怎能輕忽上帝的教訓呢?今天的經文清楚指出,耶路撒冷城已經被敵國軍隊圍困住,人民正面臨死亡的威脅。先知耶利米說出這種即將面對死亡的嚴重性,甚至連一個殘存的也沒有,實在是有夠嚴重。從2019年底開始流行的疫情,不也正告誡世人應該好好反省嗎?

另外,21節指出,猶大領袖正是問題所在,因為那些領袖帶頭作惡,讓人民背叛上帝,才會招致嚴重後果。那些政治和宗教上的領袖,無論地位高低都貪圖不義之財,連先知和祭司也欺詐人民。從歷史來看,世上的戰爭哪一個不是領袖帶頭作亂的呢?有些國家的領袖,不單壓迫國內的不同族群,更壓制周遭的弱小國家,為了政治利益而帶壞自己的人民。

面對即將臨到的災難,先知耶利米代替人民承認錯誤,祈求上帝的憐憫。是的,我們也要時常為自己的社區、部落、城市、國家舉手禱告,要為世界的罪惡哀哭、禁食禱告,在上帝面前認罪悔改。

⭕默想:我是否在疫情中成為代禱者呢?我是否成為謙卑的守望者?

⭕祈禱:慈悲憐憫的主上帝,謝謝祢透過先知耶利米的哀哭,提醒我們要回歸到祢面前。我要時常為自己的不義向祢陳明,在悔改中得著祢的賜福。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圖:被稱為臺灣人的先覺者—黃彰輝牧師。
黃彰輝牧師因為政治黑名單離台22年後,1987年7月15日臺灣解嚴,黃彰輝牧師抱病回台,7月29日受邀在台灣宣教研討會發表演講「上帝的使命」(Missio Dei),強調三個宣言:
教會要成為教會(Let Church become the Church)
教會要成為宣揚(Let Church become Mission)
教會要成為見證(Let Church become Witness)

⭕勉勵以耶穌香氣進入社會
教會應該反省,我們的教會做這三個宣言,是對上帝的責任、對人的責任。教會不但要說,要鼓勵會友對這些有特別恩賜的進入政治界,建造新的社會,要創造機會學習。我們所希望的是民主的政治,民主政治不一定與上帝國相同,因為民主政治的特色就是以黨從選舉來包含各項的事。

上帝國是無黨的,教會是站在這兩者中間。一旦組黨,也許黨裡有問題,不同的意見,那時教會的任務就無法達成。我盼望大家記得,耶穌受法利賽人試問時說:「將該撒的物歸給該撒……。」這要相當的考慮與祈禱。從你的絕對取絕對,從相對取相對。怎麼樣在絕對裡保持相對?也記得在相對裡保持絕對。我們的教會做很好的見證,“We are going to testify more.”(我們要做更多的見證)。基督徒參加政治,將上帝的公義、真理、和平、仁愛福音化,使之進入世界的相對性裡,盡力去做而宣揚主的旨意,這是尼布爾所說的,進入民主建立政治神學,教會實實在在以耶穌的名參與政治,使耶穌的馨香之氣進入政治界,進入社會。大家不要絕對化,要謙卑,爭戰好的爭戰。

⭕黃彰輝牧師簡介: https://factpedia.org/wiki/黃彰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