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四日(週六)罪的極端邪惡
讀經三遍:羅馬書七7-13
7. 這樣,我們可說什麼呢?律法是罪嗎?斷乎不是!只是非因律法,我就不知何為罪。非律法說不可起貪心,我就不知何為貪心。
8. 然而罪趁著機會,就藉著誡命叫諸般的貪心在我裡頭發動;因為沒有律法,罪是死的。
9. 我以前沒有律法是活著的;但是誡命來到,罪又活了,我就死了。
10. 那本來叫人活的誡命,反倒叫我死;
11. 因為罪趁著機會,就藉著誡命引誘我,並且殺了我。
12. 這樣看來,律法是聖潔的,誡命也是聖潔、公義、良善的。
13. 既然如此,那良善的是叫我死嗎?斷乎不是!叫我死的乃是罪。但罪藉著那良善的叫我死,就顯出真是罪,叫罪因著誡命更顯出是惡極了。
聽主聲音:
7. 這樣,我們可說什麼呢?律法是罪嗎?斷乎不是!只是非因律法,我就不知何為罪。非律法說不可起貪心,我就不知何為貪心。
A. 接下來這段經文是聖經中最赤裸裸地描述人在罪惡挾制下心靈的掙扎,可以說是保羅自己的靈性自傳,他敞開自己的心胸讓收信者一窺他過去還沒有藉著基督得著釋放時心靈裡因著罪所產生的掙扎。他用當時希羅世界「悲劇性獨白」的文學方式來自述他還未信主前內心被罪綑綁的掙扎。
B. 保羅在這段經文也把律法令人痛苦的兩極性啟示出來。
(1) 律法是良善的,是好的,是美的,是聖的,裡面有上帝的聲音。
(2) 律法卻總是把罪帶進人的裡面,律法在有罪的人身上會產生罪。
C. 「這樣,我們可說什麼呢?」保羅藉著這問句說出人們對律法的懷疑,它究竟是好或是壞?
D. 「律法是罪嗎?」前面屢次提到好像律法與罪聯合起來,帶來了死亡(七5)。難道律法等同於罪?
E. 「斷乎不是」保羅非常堅定地拒絕這種想法。
F. 「我」以下的「我」指的是一切活在摩西律法下的猶太百姓。包含保羅本人。
G. 「只是非因律法,我就不知何為罪。」此句說明律法是在「說明」罪。例如:一條街道若沒有規定單向行駛時,雙向行駛都可被接受。一旦掛上單向道的號誌(律法),逆向行駛的車輛就破壞了律法,並且要受到懲罰。
H. 「非律法說不可起貪心,我就不知何為貪心。」
(1) 貪心是想得到本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別人的東西,它是一種自我中心及叛逆神的舉動。傳統上,猶太以貪心為一切罪惡的根源。我們可以從夏娃被試探時,看見禁果就產生貪心看出這點。
(2) 不可貪心的誡命被放在最後一誡,因為神不但要禁戒人的外在行為,神的誡命也指向人內心的慾望。
(3) 保羅舉十誡最後一條「不可貪心」為例,說明律法一說明什麼是貪心,人就馬上知道貪心究竟是什麼。
(4) 保羅並不是說沒有律法人就沒有貪心,乃是說律法一明明說出「不可貪心」,人貪心的罪就無所遁形了。人也沒有任何藉口說自己不知情。
8. 然而罪趁著機會,就藉著誡命叫諸般的貪心在我裡頭發動;因為沒有律法,罪是死的。
A. 「然而」這詞表明保羅現在要提出真正的問題。
B. 所有的人真正的問題就是「罪趁著機會…….叫諸般的貪心在我裡頭發動」。要了解此句可從伊甸園中蛇引誘夏娃的背景去了解。神給亞當夏娃不可吃禁果的誡命,蛇來了,藉這禁令,就找機會引誘始祖犯罪。
C. 「因為沒有律法,罪是死的」死是指起不了作用。律法好似一個渠道,讓罪可以利用它而去引誘人。
9. 我以前沒有律法是活著的;但是誡命來到,罪又活了,我就死了。
A. 「我以前沒有律法是活著的」意思是儘管一個人犯了罪,但因為沒有律法,他就不被定罪,就可以因此仍然存活著。舉亞當為例,在神還沒有頒佈禁令之前,亞當活得好好的。
B. 「但是誡命來到,罪又活了,我就死了。」當上帝頒佈了誡命,罪好像因著誡命就活了起來,亞當就被引誘觸犯了禁令,亞當就死了。
10. 那本來叫人活的誡命,反倒叫我死。
A. 「活」可以體會為「神的祝福」。「叫人活」是指要叫人得著神的祝福,並且使人幸福地活著。
B. 保羅看律法是美好的,因為律法本來是要叫人活。
C. 「反倒叫我死」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是本來要叫人活的律法頒佈之後,不但沒有叫人得到神的祝福,反而叫人因著犯罪而死了。
11. 因為罪趁著機會,就藉著誡命引誘我,並且殺了我。
A. 「因為」一詞說明了保羅現在要解釋的是第10節,為什麼「那本來叫人活的誡命,反倒叫我死」?
B. 要明白9-10節可對照創世記二三章有關伊甸園裡禁果的記載,被禁止的事物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C. 亞當、夏娃被造後本是天真無邪,然而當時頒布不可吃禁果的禁令之後,蛇就藉著這禁令來引誘亞當、夏娃。
D. 「殺了我」亞當、夏娃一違反禁令吃了禁果,他們馬上就死了,靈性就與神隔絕,他們就躲避耶和華的面。所以保羅說罪殺了我。
12. 這樣看來,律法是聖潔的,誡命也是聖潔、公義、良善的。
A. 律法是摩西律法的統稱,誡命是指每一條誡命。
B. 律法是從神來的,它的本質必然是聖潔的、神給人的誡命也必然是聖潔、公義、良善的。因為本來是要給人帶來幸福的生活。
13. 既然如此,那良善的是叫我死嗎?斷乎不是!叫我死的乃是罪。但罪藉著那良善的叫我死,就顯出真是罪,叫罪因著誡命更顯出是惡極了。
A. 「既然如此,那良善的是叫我死嗎?」既然律法是良善的,難道是那良善的律法叫我死嗎?
B. 「斷乎不是!」保羅的答應非常絕對,絕對不是那良善的律法叫人死。
C. 「叫我死的乃是罪。」真正叫人死的乃是罪。
D. 「但罪藉著那良善的叫我死」在11節說到是「罪藉著誡命叫人死」。在這裡改成「罪藉著良善的叫人死」,目的是要帶出下一句,讓人知道罪是何等的可惡。
E. 「就顯出真是罪」由於罪竟能藉著良善的叫人死,罪的特性就更加一清二楚了。
F. 「叫罪因著誡命更顯出是惡極了。」「惡」是罪的形容詞,可譯為「有罪的」;「極」是卓越的意思,但在這裡是用來描述罪惡的東西,因此有「極端」之意。罪竟然藉著良善的誡命叫人死,這就顯出罪是極端的邪惡。
G. 7-13節保羅的重點是真正的問題不在於從神而來的律法,而在於罪,罪是極端邪惡的權勢。
背誦金句:羅馬書七12
「這樣看來,律法是聖潔的,誡命也是聖潔、公義、良善的。」
禱告指引:
1. 為神賜給我們聖潔、良善、公義的律法,使我們因著律法而能認識祂是聖潔、良善和公義的屬性感謝祂。
2. 感謝神賜下律法是要叫人蒙神賜福,並活出幸福的生活。求神使我愛慕祂聖潔的律法和誡命。
3. 那在我們裡面的罪竟能藉著良善的律法引誘我們犯罪而殺死我們,求主讓我們能認識罪的極端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