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羅馬書 6 : 1-4

這樣,怎麼說呢?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嗎?

十二月九日(週一)洗禮的意義─歸入基督

讀經三遍:羅馬書六1-4
1. 這樣,怎麼說呢?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嗎?
2. 斷乎不可!我們在罪上死了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著呢?
3. 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死嗎?
4. 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

聽主聲音:
1. 這樣,怎麼說呢?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嗎?
A. 「這樣,怎麼說呢?」保羅在寫作羅馬書時經常使用一種方式,就是假設和一位反對的人士辯駁,本節也是以這種方式來討論前一章最後保羅所提的「只是罪在那裡顯多,恩典就更顯多了。」所引起的辯論。
B. 「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嗎?」反對者的論點是既然上帝的恩典所作的比罪惡所帶來的破壞更大,上帝的恩典既然能夠赦免每一項罪。那麼就讓我們斷續地犯罪,我們所犯的罪愈多,恩典也會變得更多,因為罪給上帝機會施與祂的恩典。
2. 斷乎不可!我們在罪上死了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著呢?
A. 「斷乎不可!」絕對不可以!保羅以非常驚嚇的口吻來回答,好像他無法想像竟然會有人會提出這樣可怕的詭辯。
B. 會提出這種「犯罪愈多,恩典也愈多」謬論的人,不是真正悔改的人,他們只知道享受罪中之樂,卻不知道悔改的喜樂是何等的可貴。
C. 我們在罪上死了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著呢?
(1) 「我們在罪上死了的人。」
1. 保羅反對的理由必須從洗禮的角度才能理解。保羅說我們這些信了耶穌領受了神恩典的人,我們是「在罪上死了的人」。
2. 「死了的人」這裡的死是指生物性的死。是指凡死了的人再沒有活動的能力,並且不再受到從外界事物而來的影響。
3. 「在罪上死了的人」在當時無論是進猶太教的洗禮或是透過教導和戲劇進入希臘的神秘宗教的人,他們都明白,一旦舉行這些宗教的儀式,就表徵他們已經在罪上死了,他們將成為一個嬰孩,新的人。
4. 當時進基督教的洗禮主要都是成人洗禮,以浸禮為主,這樣的儀式當受浸者被水整個淹沒時,表徵他已經被葬在墳墓裡,當他從水裡上來是表徵他從死裡復活,因此,受洗是表明對罪惡而言,他們已經死了。
(2) 「豈可仍在罪中活著呢?」
1. 保羅在這裡將「罪」擬人化,表明罪是一種權勢,企圖操控人。在罪中活著是指活在罪惡的權勢和控制之下。
2. 基督徒受洗之時就是對罪死了,也就是不再活在罪裡,也不再對罪有反應。既然基督徒對死了,就不可能仍在罪中活著。
3. 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死嗎?
A. 「豈不知」:由於收信者多為基督徒,都受過洗禮,接受過教義的教導。保羅問他們難道不知道受洗的意義嗎?
B. 「受洗歸入基督」:這是指奉基督的名受洗之意。
C. 「歸入基督」:相信耶穌基督的信徒與基督有一種親密的關係,這種關係是藉著洗禮表達出來,這種親密關係被稱為「與主聯合」。「與主聯合」是受洗者「認同」並「參與」基督所成就的救贖,尤其是基督的受死與復活。這部份特別由洗禮所表徵出來。
D. 「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死」信徒受洗時,浸入水中是表明受洗歸入(聯合)基督耶穌的死。
4. 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
A. 「所以」:基於洗禮的意義,信徒應該有以下的表現。
B. 「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基督徒是藉著洗禮與基督的死認同(歸入就是認同),並且與祂一同埋葬。埋葬不但是人死亡的記號,埋葬也表明那充滿軟弱與罪惡的舊生命已經結束了。
C. 「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
(1) 「原是叫」:表明以下是洗禮的目的。
(2) 「一舉一動」:原文是「行走」,新約聖經經常以「行走」這字代表一個人的行事為人。
(3) 「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既然浸入水中表明認同基督的死與埋葬,耶穌埋葬之後三天從死裡復活。因此,信徒也應該在洗禮之後,藉著行事為人(一舉一動)表明他們有了復活的新生命。
D. 「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
(1) 這裡的「榮耀」是能力的意思。
(2) 基督的復活是靠著天父的能力。
(3) 同樣信徒若要在行事為人上要活出新生的樣式,必須倚靠天父的能力才有可能。

背誦金句:羅馬書六3
「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死嗎?」

禱告指引:
1. 求主啟示洗禮的意義給一切看這經文的人,使他們能看見神為我們所成就的大事。
2. 求主使我經歷悔改得赦免的喜樂,使我能厭惡並棄絕過去所享受的罪中之樂。
3. 求主讓我們知道藉著洗禮我已歸人基督的死,並且已經和祂一同埋葬,也與祂一同復活了。
4. 我若是已受洗的信徒,求神使我時時倚靠父神能力而活出新生命的樣式。
5. 我若是還未受洗,求神賜我勇氣和渴慕,使我很快願意藉著受洗而歸入基督,成為新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