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靠上帝
閱讀: 以賽亞書30章1-5、15-18節 | 全年讀經進度: 約伯記28-29章;使徒行傳13章1-25節
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以賽亞書30章15節
在美國獨立戰爭初期,美軍曾對在加拿大魁北克的英軍發動遠征,經過麻州的紐伯里波特時,特意到著名的佈道家喬治·懷特腓(George Whitefield)的墳墓。他們打開他的棺木,取出他的牧師領和袖子,並將他的衣服剪成一片片發給士兵們,因他們誤以為這樣就能旗開得勝。
這次的遠征失敗了,但士兵的行為卻顯示了人類的劣根性,我們寧可相信其他事物會帶來福祉,好比金錢、人的能力,甚至宗教傳統,而不願信靠上帝。當以色列遭亞述入侵和威脅時,上帝告誡祂的百姓不要信靠別的,但他們卻尋求法老的幫助,而不是離開自己的惡行,回轉歸向上帝。以賽亞對百姓說:「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你們卻說:『不然,我們要騎馬奔走。』所以你們必然奔走。」(30章15-16節)
以色列民想依靠埃及的救援也失敗了(就如上帝所說的一樣),後來猶大國更受到亞述的威脅。但上帝告訴祂的子民:「耶和華必然等候,要施恩給你們。」即使我們依賴那些次要的事物,但上帝仍會伸手幫助我們回轉歸向祂。讓我們時時提醒自己:「凡等候祂的都是有福的!」(18節)
除了上帝以外,有時你還會想依賴哪些事物?
你今天要如何完全信靠祂?
上帝啊,我信靠祢。請幫助我時時倚靠祢,
因為祢永遠信實可靠!
作者: 龐雅各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許多先知在寫作時都會使用對比的文學手法。當行為或觀念相互形成鮮明的對比時,這兩種選擇孰優孰劣,或哪個較好/較壞就會一目瞭然。作者通常使用「但是」一詞標明這種對比。在以賽亞書第30章中,先知以賽亞就用這種對比顯示出以色列做愚昧的選擇。在第1-5節,講到以色列希望能藉由與埃及結盟得到保護,「但投靠法老必使你們蒙羞」(3節,新普及譯本),顯然這種希望變成了羞辱。在第15-18節,上帝向以色列闡明得救之道,「但你們一點也沒有這樣做」(15節,新普及譯本)。以色列人選擇自己的方式,終將走向毀滅(16-18節)。
韓傑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