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三十日(週六)功業的盡頭,是信的開始
讀經三遍:羅馬書三27-31
27. 既是這樣,哪裡能誇口呢?沒有可誇的了。用何法沒有的呢?是用立功之法嗎?不是,乃用信主之法。
28. 所以(有古卷:因為)我們看定了:人稱義是因著信,不在乎遵行律法。
29. 難道神只作猶太人的神嗎?不也是作外邦人的神嗎?是的,也作外邦人的神。
30. 神既是一位,他就要因信稱那受割禮的為義,也要因信稱那未受割禮的為義。
31. 這樣,我們因信廢了律法嗎?斷乎不是!更是堅固律法。
聽主聲音:
27. 既是這樣,哪裡能誇口呢?沒有可誇的了。用何法沒有的呢?是用立功之法嗎?不是,乃用信主之法。
A. 「既是這樣,哪裡能誇口呢?」這裡的誇口是指猶太人以遵守律法為誇口。
B. 「沒有可誇的了。」原文是「被封閉了」,也就是無言以對,誇口是不合理的,因為遵守摩西律法對於在神面前被稱義是完全不濟事。現在罪人只能因信稱義。所以無法再以遵守律法為誇口了。
C. 「用何法沒有的呢?」「法」是指使自己在神面前稱義的方法或道路。
D. 「是用立功之法嗎?」立功之法是指猶太人在上帝面前想要以善工討神喜悅的方法。
E. 「不是,乃用信主之法。」信主之法,乃是指罪人知道無法靠自己的善行稱義,因此,轉而藉著相信耶穌基督使他在神面前稱義之法。
28. 因為我們看定了:人稱義是因著信,不在乎遵行律法
A. 「因為我們看定了」我們是指寫信的保羅和收信的馬信徒,他們必然都已有了以下的共識。
B. 「人稱義是因著信,不在乎遵行律法。」這因信稱義的教義已經是當時所有教會的共識,也就是初代教會的信仰基礎。
29. 難道神只作猶太人的神嗎?不也是作外邦人的神嗎?是的,也作外邦人的神。
A. 由於猶太人具有強烈的狹隘民族思想,認為能與神建立特殊關係是猶太人的特權。然而,由於神是公義的,神並不偏待人,神願意使全世界所有的人類都能因信稱義,因此,保羅在講完了神的救恩之後,就要對付猶太人的狹隘民族主義思想。他仍是一問一答的方式來闡釋真理。
B. 「難道神只作猶太人的神嗎?不也是作外邦人的神嗎?是的,也作外邦人的神。」根據猶太人所讀的舊約聖經啟示,保羅所問的問題答案非常的明顯。神不但是猶太人的神,也是外邦人的神,祂是普世全人類的神。。
30. 神既是一位,他就要因信稱那受割禮的為義,也要因信稱那未受割禮的為義。
A. 「神既是一位」因祂是創造主,所以祂是獨一的真神。
B. 「他就要因信稱那受割禮的為義,也要因信稱那未受割禮的為義。」此句中的「稱義」是未來時態。因此是指未日審判時的稱義。神既是一位,祂是不變的神。在救恩方面,在未日審判時祂要因著猶太人的信而稱他們為義,同樣,在未日審判時祂也要因著外邦人的信也稱他們為義。
31. 這樣,我們因信廢了律法嗎?斷乎不是!更是堅固律法。
A. 「這樣」也就是猶太人和外邦人都要因信稱義的這個主張。
B. 「我們因信廢了律法嗎?」「廢了律法」是指使律法失去效用。因信稱義的教義會使律法失去效用嗎?
C. 「斷乎不是!更是堅固律法。」保羅的回答是根本不會。反而是更堅固了律法。
D. 因信稱義的教義如何堅固律法呢?
甲、 律法是使人知罪,使人前來尋求神的義。
乙、 因信稱義的教義早已有律法和先知的明證。
丙、 因著人的軟弱,律法有所不能行的,神藉著耶穌基督的救贖達成了。
丁、 律法是一預表,而耶穌基督的救贖實現了這個預表。
背誦金句:羅馬書三30
「神既是一位,他就要因信稱那受割禮的為義,也要因信稱那未受割禮的為義。」
禱告指引:
1. 感謝神為我們設立了信主之法來取代立功之法,使我們不是藉著自己的善行來與神建立關係。
2. 感謝神是公義的神,使外邦人也能與猶太人一樣能在未日審判時,都能因著信靠耶穌而被稱為義。
3. 感謝神!藉著因信稱義的信仰,使律法更被堅固。因著主耶穌的救贖,使律法的一切要求,都能在耶穌基督裡在我們身上都被成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