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出埃及記 15 : 27

他們到了以琳,在那裡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樹;他們就在那裡的水邊安營。

出埃及記 16 : 1-36

以色列全會眾從以琳起行,在出埃及後第二個月十五日到了以琳和西乃中間、汛的曠野。

禱讀聖經2021年4月28日(週三)出15:27-16:36

頌讀(大聲讀聖經):出15:27-16:36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從今天所讀的經文內容知道,一個群體的百姓是需要接受教導,否則會出大亂子,對這個群體就會產生極大破壞影響。
以色列百姓出埃及後的第二個月十五日又在汛的曠野發怨言。以色列百姓再次對摩西及亞倫抱怨,為什麼要帶領他們離開埃及,他們在埃及雖受苦但有肉吃,及有餅可吃,來到這曠野什麼都沒有,分明叫他們餓死在曠野;他們寧願選擇死在埃及地,也不願死在曠野。神聽到這群百姓的抱怨,主動告訴摩西,會把每天的食物按照個人每天需求,從天降下賜給百姓;使百姓晚上有肉可吃,早上有嗎哪可吃,但不可多拿,多拿的份第二天變發臭。要百姓守安息日,六天收集食物,到第七天要守安息日。摩西把神的話轉達給百姓,藉此機會也教導這群無知的百姓說:「我與亞倫算什麼?你們的怨言不是向我們發的,而是向耶和華發的。」。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摩西與亞倫知道祢的心意是如何,但這群百姓完全忘記是他們主動請求摩西向神禱告,帶領他們離開埃及這苦難之地;如今神帶領他們離開埃及,準備進到應許之地,然這群百姓以「選擇性」的方式,忘記神在他們身上所行的大事,只要不符合他們的需求,他們就抱怨連連;而他們發怨言不敢向神發,只敢對摩西及亞倫發怨言。這樣的情況,在現今的教會的群體裡也是如此,會眾只要有不如意的事,總是把問題都推到傳道人的身上;會眾一般都不會自我檢討,自己所做是否合神的心意,而是把問題都推給傳道人。祈求主幫助我們不要學這群以色列百姓的惡習,而是應該時時自我檢討,自己是否也有些地方需要改進調整。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抱怨」的產生是因人不懂得感恩,就像以色列百姓一樣。神已帶領他們離開苦難之地,他們不懂得感恩,而只想到自我,我沒有食物可吃,快把食物給我,完全忘記神曾在他身上所賜的恩典。「抱怨」往往是一個群體裡的殺手,我們每個人需要遠離抱怨,常心存感恩,感謝周遭人給我們的幫助,這樣我們才會活的自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