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薄之地
閱讀: 出埃及記40章34-38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撒母耳記上7-9章;路加福音9章18-36節
日間,耶和華的雲彩是在帳幕以上;夜間,雲中有火,在以色列全家的眼前,在他們所行的路上都是這樣。—出埃及記40章38節
在1986年1月28日,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發射升空73秒後爆炸解體。當時的美國總統雷根在一場對全國人民的慰問演說中,引用二次世界大戰飛行員麥基(John Gillespie Magee)寫的詩《高高飛翔》(High Flight)。在這首詩中,麥基寫到了自己在空中飛舞,感覺好像踏進「高得神聖不可侵犯的空間」,伸手「觸摸到上帝的臉」。
雖然我們不可能真的觸摸到上帝的臉,但有時令人讚嘆的日落景色或大自然的靜謐之地,會帶給我們一種極其接近上帝的感覺。有些人會把這樣的情景稱為「稀薄之地」,隔開天堂與塵世之間的屏障似乎更加稀薄,感覺更接近上帝。
以色列人在荒蕪的曠野可能也歷經了「稀薄之地」,因為他們感覺自己接近上帝。上帝在白天設雲柱,夜間立火柱,帶領他們越過沙漠(出埃及記40章34-38節)。當他們待在營地時,「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帳幕」(35節)。在這整個旅程中,他們知道上帝始終與他們同在。
當我們享受上帝各種非凡美麗的創造時,便會越發意識到上帝的無所不在。當我們在禱告中與祂談話,聆聽、閱讀祂的話時,可以隨時隨處享受與祂的團契。
哪些大自然的景觀特別讓你感到接近上帝?
你如何隨時隨地尋求祂呢?
天父,請幫助我全心尋求祢,
即使我迷失在荒蕪曠野裡,也不忘記求告祢。
作者: 凱辛蒂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聖所(或稱會幕,或帳幕)是上帝的居所(出埃及記25章8節)。出埃及記有許多章節都在講述這個可以被搬動的聖所。在所羅門建造聖殿之前,以色列人無論行經曠野或在以色列地,都是在聖所敬拜上帝。出埃及記24-31章,詳細記述了會幕的結構及其中的器具。然後,我們在第35-40章看到,以色列人如何在西奈山遵行了所有的指示。出埃及記39章32節至40章37節,詳細講述了會幕的完工和獻禮。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後的第二年之初,就按照上帝給摩西的指示完成了這一工作(40章2、17節)。一切準備就緒時,雲彩遮蓋了會幕,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帳幕(34節)。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期間,始終有雲彩指示他們方向(34-38節,參閱13章21節;尼希米記9章12、19節)。
柯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