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裡的同伴
閱讀: 腓立比書1章3-8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撒母耳記上4-6章;路加福音9章1-17節
我每逢想念你們,就感謝我的上帝。—腓立比書1章3節
哈佛大學的成人發展研究是一個長達數十年的計劃,研究的成果讓我們更瞭解良好的人際關係之重要性。這項研究始於1930年代,以268個哈佛大學的大二學生為研究對象,後來拓展到456個波士頓市區內的居民。研究人員每隔幾年就會和參與者見面談話,並仔細研究他們的就醫記錄。結果他們發現,親密的關係是影響快樂及健康的最大因素。換言之,如果我們身邊有關係密切的同伴,我們或許就可以經歷到更深的喜樂。
這個結果也反映在使徒保羅於腓立比書第1章的描述。保羅在監獄裡寫這封書信時,不禁告訴他的朋友,自己每逢想念他們就感謝上帝,每次為他們祈禱時,心裡總是「歡歡喜喜」(3-4節)。但他們對保羅來說並非一般的朋友,而是與他在耶穌裡「一同得恩」,一起傳福音的弟兄和姐妹(7節)。他們之間是互相分享和扶持的關係,是因著上帝的愛與福音而成為親密的主內肢體。
是的,朋友很重要,但基督裡的同伴卻能帶來真實與深切的喜樂。上帝的恩典最能將我們緊密相繫,即使經歷人生最黑暗的時期,從彼此連結而來的喜樂將歷久長存。
你身邊有哪些朋友?你會如何形容你們之間的關係?
上帝的恩典如何影響你對同伴的選擇?
親愛的上帝,謝謝祢賜下友誼這份禮物,
請幫助我能對我忠誠的同伴表達謝意,
也請賜給我恩典,能去鼓勵與扶持他們。
作者: 裴格倫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保羅回顧他與腓立比教會「從頭一天直到如今」的關係(腓立比書1章5節),講明他們能持定盼望的原因(6節)。保羅和他的同伴曾嘗試去其他的地方,後來保羅看到上帝所顯明的異象,就轉而來到腓立比(使徒行傳16章6-12節)。他們來到這裡不久之後,遇到了呂底亞。她和其他一些婦女在城外的河邊聚會,等候上帝回應她們的禱告(13-15節)。呂底亞敞開心接受福音,隨後她和她的家人都受了洗禮,保羅的福音事工就此開展(16-40節),這是一個何等美好的開始!此後,保羅和西拉在腓立比遇到一連串的事,先是遇見一個被鬼附、會用法術的使女,致使他們後來被逮捕、被打並被囚禁,後來在地震中倖存下來,最後還見證了獄卒奇妙地信主和他全家受洗的經過。而使這些事件得以發生的,乃是上帝。
狄馬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