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上帝一起爭戰
閱讀: 詩篇11篇 | 全年讀經進度: 士師記7-8章;路加福音5章1-16節
我是投靠耶和華。—詩篇11篇1節
於2016年上映的電影《鋼鐵英雄》,講述二戰期間美國士兵戴斯蒙·杜斯(Desmond Doss)的英勇事蹟。雖然杜斯的信仰不允許他拿槍奪人性命,但作為醫護兵,他秉持救人的信念,即使冒著生命危險也致力搶救生命。在1945年10月12日杜斯獲頒榮譽勳章的典禮上,褒揚令中提到:「一等兵杜斯拒絕撤退,與許多傷兵待在被戰火掃過的地區,並將傷兵一個個背到懸崖邊緣……他勇敢地穿行在槍林彈雨中,毫不猶豫地協助炮兵軍官救人。」
在詩篇11篇,大衛闡述他堅信上帝是他的避難所,這信念使他寧願面對仇敵,也不願意接受逃命的建議(2-3節)。簡單的七個字便足以表明他的信心:「我是投靠耶和華」(1節)。這根深蒂固的信念引導他的行為。
在4-7節,大衛進一步詳述上帝的偉大。的確,當我們面對健康或財務危機、人際衝突以及精神壓力時,人生似乎就像是個戰場,敵方的炮火將我們打得四處奔逃流竄、尋找掩護。這時,我們該怎麼辦呢?大衛告訴我們,當承認上帝是宇宙的大君王(4節);以祂審判無誤的奇妙大能為樂(5-6節);相信祂喜愛正義、公平和公正(7節)。讓我們快快投靠上帝尋求保護吧!
生命中的砲火,何時曾使你想要尋找上帝以外的庇護?
上帝曾如何拯救你,讓你對祂重燃盼望?
天父,求祢幫助我更清楚地看見祢,而不看那些反對真理的各樣權勢,好叫我奔向祢,尋求真正的安全保障。
作者: 簡恩德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詩篇第11篇,上帝的名字「耶和華」共出現五次。在英文版本的聖經中,將希伯來字Yahweh翻譯成大寫字母LORD(和合本譯為「耶和華」),為要區分其他翻譯為「主」(「Lord」 or 「lord」)的希伯來詞語。耶和華是以色列上帝的位格(或專有)之名,意思是「永恆的」或「自存在的那一位」。這個名詞來自希伯來動詞hâyâh,意為「存在」。在舊約中,這個名字常與其他詞語連用,來強調上帝的大能、關愛或特質等。創世記22章14節提到「耶和華以勒」,意為「耶和華必預備」。上帝的名字「耶和華」表明祂信實可靠,無論是在何時、何種境況,或在任何爭戰中,祂都是如此。
簡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