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
講題:在風浪中睡著了(詩篇五十五:4~8,馬可福音四:35~41)
現代人的疾病
現代疾病有關睡眠是其中之一,一般會稱這病是「睡眠障礙」,在台灣,這種疾病愈來愈明顯也愈普遍;正常每個成人平均睡眠應是8小時,事實上許多人都睡不到8小時,因此台灣人民睡眠有障礙,也快超過15%。「睡眠障礙」一種是睡眠過多(嗜睡),一種是睡眠過少(失眠);當它們發生在一個人身上時,就會有許多因「睡眠障礙」帶來的症狀:1.覺得睡不飽、2.晚上很難入眠、3.半夜無故醒來、4.太早無故醒來、5.就是睡一整晚,也不覺得精神恢復、6.白天會感到倦怠或想睡、7.白天很容易動怒。「睡眠障礙」因長期未改善,帶來的結果,就會影響一個人的健康;如體溫調整發生障礙,免疫系統產生變化,健康亮紅燈;如意外事故、血壓上升、急性心臟疾病、血糖控制不易、消化系統障礙惡化、憂鬱、焦慮……等。許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就是能睡的安穩、睡得著、睡得好,是最大的福氣與恩典,特別是現代社會壓力大的人或是長者,所以有人說:人生三大好就是:吃得下、睡得好、排的出;許多長者常常是晚上睡不著,但白天只要一坐下就睡著;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一段聖經上的記載說:耶穌睡得著、睡得好,而且是在風浪中船大搖晃時睡著了。
耶穌睡覺的畫面
我們可以在歐洲許多的場所(博物館、畫廊、禮拜堂、特殊建築中),看到有關耶穌的畫像,如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徹夜到清晨的畫面,還有許多耶穌的足跡畫像,但畫睡覺的耶穌不多,其中一幅應該是今天我們所讀的這段記事;當耶穌與門徒那天服事完的晚上,就在加利利海邊,與門徒一同搭船要到另外一邊,當船行走在因地勢因素,時常會突然起風,甚至是暴風的加利利海上時,聖經說:「忽然起了暴風,波浪打入船內,甚至船要滿了水。」(可四:37),那是一幅驚濤駭浪的景象,聖經說:「耶穌在船尾上,枕著枕頭睡覺……。」(可四:38a),這是一幅耶穌睡覺而且是睡著了。耶穌曾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太八:20),但這次他有枕著枕頭睡覺,而且是在風浪中安穩的睡,且睡得著,可見多安穩入眠。這就像我們一開始,所談到品質好的睡眠或是正常的睡眠,所以我們應該非常羨慕耶穌,這也正是人子耶穌呈現生命中極寶貴的情境,我們在基督裡,是否也可以在大風大浪中睡的安穩?睡得著?睡得好?
恐懼驚惶的實境
詩篇五十五篇也是屬大衛王的詩之一,大衛被選召的時候,有非常戲劇性場面,當時擔任最後一位士師也是第一位先知的撒母耳,遵循著上帝的指示,前往大衛家,撒母耳在大衛以外的七個兄長中,看不到上帝要選召的王,雖然他們外貌與身材都非常好,但聖經說:「耶和華卻對撒母耳說,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揀選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上十六:7),當撒母耳看到大衛時「……面色光紅,雙目清秀,容貌俊美,耶和華說,這就是他,你起來膏他。」(撒上十六:12),從此大衛的生命應該滿有尊貴榮耀,事實不然,反而是生命旅程艱難的開始;其中有掃羅王的追殺,因此閱讀詩篇五十五篇時,那正是大衛正承受敵人攻擊的時刻,他是「哀歎不安、發聲唉哼,都因仇敵的聲音,惡人的欺壓;因為他們將罪孽加在我身上,發怒氣逼迫我。」(詩五十五:2~3),再來就是我們今早讀到的部份,他說:「我心在我裡面甚是疼痛,死的驚惶臨到我身,恐懼戰兢歸到我身,驚恐漫過了我。」(詩五十五:4~5)。當大衛在風暴中疼痛無奈無助時,他希望「我必速速逃到避難所,脫離狂風暴雨。」(詩五十五:8);如果每一個人都能有一個可以安息藏躲的避難所,那絕對是非常幸福的;台灣的文化,古昔女兒嫁出,就不能隨便回娘家,但許多女兒都期待娘家是自己的避難所,事實上有許多人是沒辦法回娘家或是有人是不想回娘家,那都是生活上的缺憾,但上帝對敬畏祂的人宣告:「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詩四十六:1)。「上帝在其宮中,自顯為避難所。」(詩四十八:3)。一個可以安穩在風浪中睡得著的人,他一定有一個安穩的避難所,大衛生涯中,也有許多睡不著、睡不穩、無法睡的艱難環境中,但敬畏上主的大衛王,他有一個明確的避難所,他講述說:「祂是我的避難所,是我的山寨,是我的上帝,是我所倚靠的。」(詩九十一:2)。如果上帝是你的避難所,你為何仍然不得安穩?仍然睡不好?吃不下?
門徒不明白恩典是在的
睡在船尾的耶穌,被一群不明白恩典在的門徒搖醒,聖經說:「耶穌在船尾上,枕著枕頭睡覺,門徒叫醒了他說,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嗎?」(可四:38),我們一看,就明白門徒因風浪而驚慌失措,這時也是人性軟弱出現時:「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嗎?」(可四:38b),埋怨出現了。
人類始祖亞當夏娃,違背上帝的誡命,即不可吃、不可摸那園中的果樹的果子,卻因蛇的引誘摸了、採了、吃了,也分給亞當吃,從此人的靈因罪而死,即因罪與上帝隔絕了。上帝質問人類時,亞當回說:「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創三:12),夏娃也推託,都是蛇引誘的,也就是責任都推給別人,整個事件都呈現人類最軟弱的那一面。同樣跟隨耶穌的門徒,遭遇風浪時,他們不因主在船上而安心,反而叫醒耶穌,怪他睡的太好了:「你不管我們的死活嗎?」,這也再次呈現人類的軟弱;今日的社會、教會、家庭生活豈不是如此嗎?當風浪臨到時,到底我們是大能的勇士?或是我們是一群埋怨、指責別人的那一群人?門徒的小信與驚惶,耶穌斷定他們是沒信心的一群,特別在耶穌平靜風浪以後,他們更加害怕,原來他們並未真正認識所跟隨的主耶穌基督,如果他們知道所跟隨的主基督是救主,是避難所,是磐石,他們是否還是害怕、膽怯、沒信心?
疲憊的服事
COVID-19肺炎病毒至今,在印度地區愈來愈嚴重,印度是一個世界人口排名第一的國家,參雜許多印度社會的文化因素,就是無法像台灣如此完整的掌握、且有系統的防疫;上禮拜台灣世界展望會的同工告訴我,印度疫情非常慘重,印度世界展望會和許多當地同工,原本就在執行照顧許多貧窮的家庭與孩童,但就因印度防疫的困難度(制度、環境、文化、宗教習性),目前已有許多參與印度世界展望會的同工因而染疫甚至死亡,台灣世界展望會呼籲,為印度、為印度世界展望會的同工們關心代禱,雖然困難與危險性很高,但關懷印度貧困與困境中的孩童工作並不會為此而停頓下來,但除了需要更多國際的關懷、代禱外,他們也努力在風浪中,仍存著信,不因害怕而停止對當地的關懷各項事工,他們面對的是染疫與死亡的威脅,但他們卻是仍然充滿愛與信心,持續他們的工作;聽到這些報告時,我內心最大的感動是,上帝讓台灣享有如此被恩待的安全環境,歐美先進的國家都很羨慕台灣,特別是英、美國兩國更羨慕台灣,也對台灣安全環境的肯定;我們除了更多的感謝、更多的感恩,請我們不要再為許多小事或個人的感受而埋怨或彼此怨言。服事上帝,一定會為主付出許多的代價,但如果我們看得見價值時,我們則更願意付出更大的代價。
耶穌基督的權柄
上禮拜三查經禱告會,查到基督徒非常熟悉的詩篇廿三篇,那是再次提示耶穌基督是好牧者,相同的,每位牧者都有上帝給予,如同牧羊人手中的杖,擁有的權柄;耶穌對風浪斥責,祂「斥責風,向海說住了罷,靜了罷,風就止住,大大的平靜了。」(可四:39),在耶穌身邊的門徒,對耶穌這位大牧者的權柄仍然不明白,祂早就擁有這權柄,當門徒叫醒耶穌,並不是因祂有掌管風、掌管浪的權柄,而是緊張中,尋找一個可以埋怨的對象而已,這在社會、教會生活中是平常稀鬆可見的現象,耶穌確實有這權柄,只是門徒的信心不足;同樣的,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生命前景如何?我們不要過度擔心,因為我們的國家或我們的生命都在上帝的掌權之中。
牧者手中的杖,不但是權柄,也是象徵也宣告祂的杖就是管教的杖、安慰的杖、醫治的杖、賜福的杖,而且是大有權柄的杖,就如同是宣告福音就是上帝的大能(羅一:16),而且是使敬畏信靠祂的人得到拯救。
為什麼耶穌在風浪中,仍然睡的那麼安穩?為什麼我們也可能如此?不只我們因著信,且祂是我們的好牧者,祂是權能的主,正睡覺的主耶穌並不是不理我們,祂正告訴我們,在風浪中,我們仍然可以如祂安穩睡覺;你呢?睡的好嗎?或是仍處在睡眠障礙中,我們需要的是堅定的信心,但更需要是聖靈與我們的同在,也天天求聖靈充滿我們。上帝說:「在末後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徒二:17),我們不但要有充足的信心,信靠上帝必會照應許成就在你、我身上,且讓保惠師聖靈不斷的充滿我們。打開我們仍膽怯的心,領受上帝更多堅固的信心與恩典。
結語:
我們生命中,有許多的挑戰與壓力,我們面對的就如同海上的風浪,我們如何在風浪中仍然睡得著?睡得好?睡得飽?睡得安穩?我們所跟隨的耶穌基督,祂確實是滿有權柄,且因祂的同在,我們因著信而明白經歷祂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磐石與可安穩睡得著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