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3

主日

馬可福音 2:1-12

2020.03.12

主日

一、 新酒需要新皮袋  神始終如一  神的真理絶不改變  我們周圍的世界正在改變(政府, 教育系統, 社會觀念, 全球環境和健康問題, …)  我們因為越來越明白神的啟示而成長 二、 新皮袋可意味著,在現今的時代以新的架構來完成神的事工  跟從耶穌,而不是跟從”律法”  例如: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 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 (馬可福音2:23-28) 三、 新皮袋也可意味著,在現今的時代我們有更新的能力來跟隨耶穌  耶穌是新郎  愛的關係,而非”義務”  時時刻刻要預備好(五個童女, 馬太福音25:10, 6)  晨光教會的異象: 我們是一個新世代的教會 總是為新酒預備好新皮袋 時刻準備著跟隨神今天的帶領

2020.04.05

主日

講題:苦難中拯救的醫治(馬可福音二:1~12) 列位敬疼的兄姐願咱在疫情嚴峻的時刻,仍體驗從神而來內心真實的平安: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中國爆發以後,至今全世界受感染人數已高達250萬以上。台灣好不容易有兩天的零確診,卻又爆發前往帛琉遠航訓練、外交之敦睦艦隊之軍人有確診20幾位案例,影響全台灣許多縣市,各縣市馬上進行確診案例所到足跡的消毒,及通知避免前往該處等訊息。新冠狀病毒帶來的恐懼、混亂、疑惑、死亡衝擊全世界,因防範措施大家需要掛口罩、勤洗手、要待在家減少外出,雖然環境生態、空氣變好了,因為沒有人為的破壞….教會的生態也因應有所改變,但是眾多經濟體與產業深受影響:經濟發展恐停滯不前、影響全球股市、工廠停工緩產、消費者手緊、旅遊業受災嚴重、甚至無法與罹患新冠狀病毒而去世的家人好好道別的內心遺憾……所有的一切都在撼動人們的心。 4月20日自由時報刊登一《人物專訪》張榮華影視豪賭 10年磨劍蓋影城:張榮華總經理超前部署,認為疫情對台灣的觀光反倒是絕佳機會,他並不看衰這個動盪年代,反而積極邁入「影城」計畫,利用影城和觀光結合起來的力量,將整個產業鏈做大,提升台灣整體觀光。因此計畫三立將在林口投資120億,打造一座超級攝影棚、預計投資250億在北中南建3座影城期待影視作品若能以「影城」方式延長壽命,再以影視帶動觀光,就能帶來長尾效應,兩者相互加乘的加分。 張榮華總經理在余湘所著《像鏡子一樣的朋友》一書中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任何事情總要有一個開始,而且設定目標很重要,有目標就會有動力,雖然不會馬上看到成績,就像多年前如果覺得開新聞台太難就沒做,那現在就不會有三立新聞台。任何新事業剛開始的兩、三年都很辛苦,但熬過了就有可能達到目標。」張榮華面對疫情的嚴峻卻有如此正面、積極的看見!同樣的,在此時經濟、環境、人心…各方面都需要重見的時刻,教會能做什麼?屬上帝國的門徒的我們能做什麼?我們願意在任何時刻為傳福音來熬嗎?我們願意成為別人在苦難中指引福音的貴人嗎?我們願意讓教會成為眾人聚集嘔咾、頌讚全能上帝的地方嗎?我們願意順服讓聖靈親自來帶領與更新我們的屬靈層面嗎?我們願意放下自我意識,單單只為榮耀神嗎? 馬可福音二:1~12耶穌醫治癱子的事蹟,我們耳熟能詳,這事件可以從許多面向來看。我們可以像這癱子的四位朋友成為有同理心的人、我們願意同心共同來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我們願意操練自己有健康的身體來服事、我們願意培訓成為有機智反應與專業能力的人。最重要的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需要耶穌的人,另一種是帶人來見耶穌的人。我們願意成為苦難中帶領人來經歷耶穌的拯救與醫治的人。 因為在這看似經濟繁榮,人們內心卻又貧瘠的世代,再加上新冠狀病毒疫情的嚴峻更是帶給我們更多的省思警告和審判,讓我們真實體驗:一、上帝是真實的存在、祂更是審判的神、更是憐憫的主。二、不要忘記魔鬼也真實的存在。他用謊言掩蓋事實、牠製造、放任、攪亂我們跟神的心。 嘉義中會今年設立九十週年,再十年我們即將迎接一百週年,我們要呈現什麼在上帝面前呢?我們要如何回應神的呼召 :馬太福音廿八:19~20「所以,你們要去使萬國萬民都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並且教導他們遵守我所給你們的一切命令。記住!我要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日。」宣教十年計畫是該馬上研議、啟動與檢討的。傳道部更克不容緩的要成為福音的媒介,除了研議各項造就事工,積極延攬福音策略平台,眾教會及兄姐更願意如同那四位抬癱子來見耶穌,得耶穌醫治與拯救的好撒馬利亞人。

2020.04.30

主日

今天的經文是一位癱子因他的朋友的信心被主醫治及罪得赦免的過程,而談到這段經文我們常想到的是四個朋友及攤子的信心、同心合一、赦罪與疾病的醫治等信息,但我們今天要從其他的角度來思想這段經文。就是生命中是否有許多攔阻,阻止我們親近神。 一、親近主的絆腳石 經文當中提到,有許多人聚集想要來見耶穌,擠滿了門前,以至於他們無法直接抬著癱子,來到耶穌面前。所以按照一般人的想法,這四個朋友如果因為親近耶穌的人太多,無法到主的面前而打了退堂鼓,結果一定是癱子無法得到醫治。 在這裡因為他們的信心與愛心,為了讓人可以就近主及得醫治,而排除任何阻礙困難,但我們有時會比不上這五個人,如「因為人多」或者「環境」等因素,阻礙我們或其他人與神的親近。 一、因為人多的阻礙 我們在信仰的過程中,或是教會的服事安排,我們有時候也會落入到這樣的想法,譬如:許多的時候,我們常認為教會或聚會人很多,少了個我沒有關係,也沒有人會關心,或者敬拜時,少了我沒有關係,或是教會的各樣服事,已經有許多長執、幹部在負責了,這些人都比我更有恩賜的人,就不需要我了。 其實我們的觀念錯了,神告訴我們,不要因為人多而失去與神親近的機會,神非常重視每個仁,如同這個癱子及四個朋友,神特別在這群多的人中,施行奇蹟給他們五個人。不要因為人多,阻礙你跟神親近,因為這是你與神的關係,是一對一的關係,別人無法取代,你與神的生命連結。 二、因為錯誤觀念的阻礙。 另外有些人,因為對信仰不了解,會被自我的框架給局限住,一般人看見屋子門前擠滿了人,想說空間有限,以為已經擠滿了人,就不知道屋內還有空位;或是想說門口太小了,加上擠滿人,沒辦法進入到門內,但是這群人跳脫了舊觀念,從另一個角度,挖通了屋頂,直接從將癱子垂降到門內。 教會去年是七十週年,我們對教會未來的方向,可能設定了某些目標,我們期待教會的青年人更多,期待這些年輕人可以獻身成為傳道人,我們期待能幫助小教會,我們期待部落人人都歸主,期待教會更貼近部落,期待教會友善所有觀光客。 這些我們感覺好像很困難要達到這樣的異象,所以要脫去我們舊有的觀念,有些時候可能不能按照原來的方式,要有不同的作為。甚至教會的事工過去都是牧者、長老說了,其他人盡力配合,是由上對下的一種關係。我們可以試著由下而上的開始,最了解教會平信徒的,不是牧者、不是長老,所以當教會裡佔百分之80的人,需要什麼來增進與神的關係,需要什麼才能委身在教會,需要我們說出來,然後一起想辦法來努力。在教會組織中可能需要更多的橫向連結,行政組,禮拜組、財務組,個別發揮能力,不是單打獨鬥,而是要合一達成共同的目標。 三、因為外在事務多而阻礙 另外最常見的就是因為我們所處的環境,給我們許多事物要忙碌,例如:工作多、功課多、要照顧的人多等等,所以我們就落入這個外務多的網羅。 在上班的人會說等我先忙完工作,再到教會,或是禮拜當中我就早點離開,今天有很多事要忙,不然就是今天要上班沒辦法參與禮拜或服事。 學生的人會說,今天要補習、明天要考試,我先認真讀書,聚會、禮拜等我考上好學校再回復認真聚會的生活,可是講出這種話的人,有沒有認真聽課,有沒有認真複習,書有唸完的時候,總是會畢業的一天,可是畢業後,接著就是工作忙碌的藉口,再來就是結婚生子,經營家庭的理由,漸漸的人心就不在神裡面了。 我們常常聽到有些人做見證說,感謝神我先參加禮拜、聚會再念書,反而考試成績比預期的好,我先忙完教會的事工,再去工作,反而工作效率、業績更好,得到的更是超過所求所想。卻沒有聽過這些先忙碌自己的事情的人,做見證說神給我的反而更豐盛。 四、癱子的反思 經文中的癱子其實就代表著我們的問題,代表我們人的軟弱,代表我們的壞脾氣,也可能是挫敗感,也許是不想讀書,也許是你現在所遇到的困難,又或者是家庭的問題以及對自己的失望等等。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與困難,所以我們很多時候就像「癱子」一樣,他知道如何行、也想要行走,但卻無力行走,其實我們個人、家庭或教會有時也如同癱子一般,想要親近主、為主做大事,知道要親近主,但卻無法踏出那一個步伐,因為我們軟弱。但這段經文激勵我們,雖然我們軟弱,但靠著同伴抬著,卻可以行走就近主。所以我們軟弱低潮的時候,需要有屬靈的朋友,幫助我們一起親近主。人生道路漫長,有時不自覺的時候,我們又成了癱子,知道要如此行,卻又無力去行走,鼓勵弟兄姊妹在教會中找尋你的屬靈朋友,可以互相抬著度過困乏的時刻,一起親近主。 五、結語:神的恩典總超過我們所想所求 我們看見這癱子的四個好朋友,經過很大的努力,終於將癱子平安的縋下去,他們心中的盼望是甚麼?當然是希望癱子的身體得醫治,能起來行走。但是,他們聽見耶穌對癱子說的第一句話甚麼?耶穌不是馬上醫治他,而是說:「孩子,你的罪蒙赦免了。Lalake, kwi pasalrivanesu kiapacepenga.」當耶穌說完後,經學教師心裡就議論起來。因為他們認為儘管耶穌有講解聖經的能力,可是怎麼可以有赦罪的能力呢,他們對於耶穌話是採取質疑的態度。但是癱子和四個朋友他們費盡千辛萬苦,不顧別人異樣的眼光,難道為的是希望這癱子的罪被赦免嗎?他們的盼望是耶穌能「醫治」他們的朋友。可是經過這麼多努力,耶穌竟然講的是「小子,你的罪赦了。」 耶穌所做的,常常和人想要的不一樣,我們會不會因為上帝所做的和我們所想的不一樣,就心裏懷疑、質疑上帝的作為呢?不要懷疑!上帝比我們大,我們所能想到的,也許只是一點點,但上帝所要給我們的是更多更豐富。 在這段經文中,我們看見,不是耶穌不會醫治,而是耶穌認為這癱子的靈魂得救,比他的病得醫治更重要。耶穌赦免這癱子的罪,為了要讓他得到更豐盛的祝福。我們知道,人的罪是阻擋上帝祝福的最大因素,只能先除掉罪,恢復和上帝的關係,我們的禱告才能進到上帝面前。而耶穌來,就是要赦免我們的罪,讓我們能恢復兒女的尊貴身分,領受兒女的寶貴恩典和祝福。所以,赦罪重要不重要?非常重要,更甚過身體的得醫治。所以耶穌先赦免這人的罪,為了要讓他得到更豐盛的祝福。 所以當我們願意相信耶穌,就要突破萬難,把阻礙我們來到耶穌面前的攔阻都拿掉,唯有親近主才能建立好的關係,才能得到神的恩典。

2021.03.20

主日

親愛的弟兄啊,上帝既是這樣愛我們,我們也當彼此相愛。(約翰壹書 4:11 )

2021.10.04

主日

福音主日 - 伊甸盲人喜樂合唱團 經文:馬可福音2:1-12

2021.11.06

主日

福音主日 - 伊甸盲人喜樂合唱團 經文:馬可福音2:1-12

2021.11.06

主日

經文:申命記30:11-20、馬可福音2:13-17

2021.11.13

主日

經文:申命記30:11-20、馬可福音2:13-17

2021.11.13

主日

同心同行

2022.03.29

主日

大綱: 1. (被基督所所揀選,被基督所差派的)彼得周流四方的時候,到了居住呂大的聖徒那裏 2. 遇見(不是無意間,而是神的旨意,藉著聖靈帶遇見)一個人,名叫以尼雅(可贊美,值得贊美的) 3. 以尼雅(是不是聖徒?) 得了癱瘓(悲慘,痛苦的災難),在褥子上躺臥八年(或是在八歲時) 4. 以尼雅(指名呼召),耶穌基督(全能的神,是大醫生)醫好(醫治,痊愈,回復到起初)你了 5. (以尼雅,你)起來!收拾(你自己應該,也可以收拾,整理)你的褥子(座位,床,准備吃飯) 6. 他就立刻起來了(聽從吩咐,定睛仰望,不看自己,不看別人,不看環境,信服真道,廣傳福音) 7. 凡住呂大和沙崙的人(所有住在呂大和沙崙的人,不論老少)都看見了他,就歸服主

2022.05.07

主日

講題:凡塵下的天使 講員:何宗信長老 講道大綱: (一) 遇到耶穌的四位凡塵下的天使 (可2:1-5) - 誰是凡塵下的天使? (來1:14)(路7:27) - 將一位癱子帶到耶穌面前 - 癱子得到耶穌奇蹟醫治之原因 - 這四位天使的特質 - 他們得到的祝福 (二) 你也可以成為凡塵下的天使 - 專心等候從上來的感動 (腓2:4-5) - 用愛心以行動回應 (雅2:18)(來10:24-25) - 如何開始?

2022.07.17

主日

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恐怕酒把皮袋裂開,酒和皮袋就都壞了;惟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裡。

2023.02.08

主日

巴色会亚庇中文堂线上主日崇拜(直播) 日期:08.12.2024 主题:传福音的心 经文:马可福音 2:1-5 讲员: 贺健隆教师

2024.12.05

主日

一、身體健康與靈命健康 二、基督徒的靈命會生病嗎 三、聖經中的案例 四、認罪帶來釋放和喜樂 五、赦罪帶來真實的改變 個人思想及小組討論題綱 1. 聽完今天的信息後,我對於靈命健康和罪之間的關係有什麼領受? 2. 面對罪的試探,我發現自己生命中有哪些軟弱? 3. 請弟兄姐妹彼此禱告,讓自己生命中的軟弱和罪能被上帝醫治和饒恕,並帶來生命的改變。

2024.12.13